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威海出發仁川登陸!TEMU和速賣通把韓國變包郵區,山東人笑了

2025-01-04 12:56

轉自:桔子財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蔡宇丹

「1月4日,在威海綜保區跨境秀場內,海外版拼多多Temu官方平臺山東威海專場推介會如火如荼進行,全市300多家優質工廠型賣家匯聚於此,共同分享‘出海’新訊息,佈局跨境電商新賽道。」

這是2024開年,威海日報以隆重筆墨,記錄了12家境外主流電商平臺助力威海當地企業出海的盛況。

一年過去,Temu已成為韓國成年人新增下載量最高應用,此時距離它登陸韓國市場,僅過去一年零五個月。

在「卷王」們的努力下,中國在2023年就超過美國,成為韓國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來源國。

當速賣通在韓國實現「三日達」,Temu在韓國「砍一刀」時,山東人笑了——

作為距離韓國最近的城中國城市,威海成為速賣通、Temu等跨境電商平臺「天選」的對日韓出口基地;跨境電商平臺的全託管模式,使得「威海製造」快速出海;鮎魚效應引來韓國本土電商平臺落户威海,挖掘中國賣家;聚集效應之下,南方貨源也捨近求遠,來威海集散。

威海在十年之后,再一次零距離體驗到跨境電商又一波兇猛紅利。不過,這次紅利來自韓國買家「海淘中國」的浪潮。

1.「海中國」+周五下班到上海

2024年1月4日,海外版拼多多Temu在威海舉辦的這場專場推介會,被威海市商務局認為是「有利於促進威海市外貿產業帶優質工廠快速登陸TEMU平臺」。

這樣的跨境電商平臺招募賣家的招商會,去年一年,威海綜保區和威海市商務局一共舉辦了30多場,總共對接了威海本土生產廠家、中小賣家2000余人。

速賣通、Temu、Coupang輪番登場,向威海賣家詳解進軍韓國市場的「通關攻略」和優惠政策,希望他們能到自家平臺開店。

韓國機場排起長隊 韓國機場排起長隊

就像「周五下班去上海過周末」成為韓國年輕人的時尚,「海淘中國」在韓國也成為潮流。TEMU、速賣通、Coupang這些在韓國打成一片的跨境電商平臺,尋找更多的中國賣家到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開店,成了他們競逐韓國電商市場的核心要素。

5100萬人口的韓國,人口數量僅為山東一半,卻是一個讓中國電商平臺心動的增量市場。

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韓國海淘交易額同比增長25.6%,達2.014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創下自2014年實施相關統計以來的單季最高值。

在韓國的海淘市場排名中,TOP3國家依次為中國、美國和日本。其中,自中國的海淘交易額達1.237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4.5億元),同比增長64.8%,在整體海淘規模中所佔比重達61.4%。根據央視新聞報道,這一比重在2023年才49%。

根據韓國《亞洲日報》報道,單一國家海淘規模比重超過60%尚屬首次。

2024年2月28日,在深圳舉行的雨果跨境全球平臺資源大會上,Coupang華南區招商經理透露,韓國電商市場規模已超1600億美金,全球排名第四,未來5年年複合增長率達8.7%。韓國海淘族熱衷購買中國產品,在前三大海淘市場中,中國位居第一,交易額同比增長106%。

全球第四大電商市場,1600億美金的規模,體量與整個東南亞相當;更何況東南亞是多國家、多島嶼、多語言的分散市場,而韓國是統一語言的集中市場,擁有4000萬電商用户,並且人均GDP達3.5563萬美元,已連續兩年超越日本。

並且,韓國與中國同屬東亞文化圈,對中國的產品、品牌、設計風格幾乎是「無縫銜接」。

這樣的市場、這樣的增量數據,誰不心動?

畢竟從2022年起,天貓、京東等主要電商平臺就不再公佈雙11期間的GMV數據了。 

就在這一年,韓國人第一次遭遇「雙十一爆倉」,來自速賣通的包裹塞滿韓國海關,速賣通由此超過韓國本土電商一哥Coupang,成為韓國下載量最大的韓國購物類App。

2.潑天的流量落到威海頭上

這個來自韓國的「雙十一爆倉」,讓各方看到新的財富增量,新的競爭對手。

這一年9月,Temu在美國上線全託管模式,跨境電商平臺變身超級大賣家,商家只需要為平臺供貨,物流、倉儲都不用操心。這種保姆式的服務,使得跨境電商這門生意的門檻驟然降低許多。

速賣通隨即跟進,2022年12月在韓國上線全託管模式。

平臺建立全託管模式后,倉儲選址至關重要,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威海成為最佳選擇。

威海是國內距離韓國港口直線距離最短的口岸之一,威海到韓國首爾的直線距離,比到省會濟南還要近。

速賣通2021年進入韓國市場,2023年10月,速賣通月度用户首次躋身韓國綜合電商TOP3,一個最重要決定就是佈局威海倉。

2021年4月,菜鳥華北唯一的優選倉落户威海綜保區這個「國內最優中韓跨境通路」。這一年一季度,韓國從中國網購數額增長223.6%。

2024年7月31日,菜鳥威海優選倉二期開倉儀式在威海綜保區舉行。在原有2萬平方米倉庫的基礎上,新建5萬平米速賣通全國首個自營倉,以進一步佈局日韓跨境電商市場。

這時候一個最大變化是,發貨韓國和日本的跨境商家在菜鳥威海倉備貨后,可享受「夕發朝至」的跨境履約時效,全面實現日韓5日達。

這一物流升級后,華北商家可將貨物備至山東威海、煙臺等倉庫,通過海運和空運快速抵達韓國。這使得速賣通在韓國部分地區,甚至能做到當日或次日達,初步向江浙滬包郵區看齊,最大程度保障了平臺商家的競爭優勢。

目前,速賣通在韓國的配送速度基本實現「5日達」,最快能做到「3日達」,即韓國消費者在上午9點前下單,綜保區速賣通倉庫會立即揀貨打包,當天下午4點就能裝船發往韓國,最快3天到達消費者手中。

在韓國,物流時效已成為消費者網購的重要決策因素之一。根據Statista一項韓國消費者調研,有24.7%的人將快速且便利的配送視為網購時的重要考慮因素,這一比例僅次於商品價格優勢(44.5%)和整體購物的便利性(33.1%)。

此前,韓國沒有跨境購物平臺能做到「3日達」。

「不休假」的中國卷王的速度讓韓國人難以招架。一個細節是,2020年,韓國四大快遞公司聯合將每年8月14日設立為「無快遞日」,全行業提前一天停止攬件,當天集體放假。

公開報道顯示,速賣通依託在威海市設立的菜鳥系最大單體出口倉庫,每日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量超過6萬單。

3.韓國「三日達」怎麼做到的?

日韓「3日達」這個物流時效,是怎麼搶出來的?

2024年雙11,威海當地媒體曾「直播」威海綜保區雙11「火力全開」的盛況——

「提前一個月備戰,大促期間800多位工作人員晝夜分揀打包,24小時不間斷作業」,這是威海泓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菜鳥項目部2024年雙11的繁忙狀態。

經過測算,速賣通平臺大促期間日均單量是平常的7-8倍,不休假的中國人以極高的效率,確保韓國買家的貨物24小時之內出庫。

關鍵是,爲了迎接這一潑天的流量,從平臺到倉儲、港口、機場、郵路、海關,「國內最優中韓跨境通路」上的每一個零件都高度契合,高效運轉起來。

「威海-仁川」航線是中韓間運行距離最短的海運郵路,夕發朝至,與空運時間相當,而運費成本可節約超過70%。

2023年12月,威海—仁川開始試行多式聯運整車運輸,省掉裝卸、換車環節,同時減少報關次數,全程節省5個小時,降低物流成本約30%。

威海市綜保區打造多模式跨境電商產業園,出口電商貨物可集中拼裝運輸,精簡等待時間,通關效率保持全省領先;再搭配以威海、仁川兩地海港、空港設施為支撐的「四港聯動」模式,一個國際跨境黃金物流通道的優勢凸顯——

晚上8時30分,輪艙內的貨車將於12小時后抵達韓國仁川海港,繼而駛往仁川機場,當日下午便可將商品裝上飛往日本的飛機。

這意味着自南方某省發往韓國的貨物,如果從威海中轉的話,貨物自當地發往仁川只需3天,而從當地直發韓國,僅海運過程就要四到五天。

這樣的黃金物流通道,在國內並不多見。這就使得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商家紛紛捨近求遠,來威海集散。

據統計,2023年,從威海口岸通關的貨物中,異地企業貨物佔比超七成,主要發往韓國。

2024年9月,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電商智慧物流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目前,速賣通跨境電商出口合作、拼多多TEMU海外出口項目的先后落地,吸引南方貨源向山東口岸聚集,帶動山東港口關聯業務量上漲至700TEU/月。

2024年8月,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完成跨境電商出口586TEU,同比增長92.6%,創單月曆史新高。

這一數據在港口界、電商界、物流界引發震動。原因很簡單,作為以「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為已任的山東港口,已積極投身中韓跨境電商「5日達」這股洪流中。

2024年7月,山東港口中韓跨境電商「5日達特送」業務,在韓國平澤啟動。電商貨物通過山東港口出口,經韓國平澤港清關,遞交快遞公司后高效交付至消費者手中,為拼多多TEMU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走出國門提供了全鏈條的供應鏈綜合服務。

根據山東港口官方信息,自2024年3月山東港口打通韓國電商特送網絡以來,TEMU業務月單量已迅速攀升至100余萬單。

4.鮎魚效應

2024年一季度,Coupang單季淨虧損318億韓元,連續六個季度盈利的紀錄終結。

不光是因為來自速賣通的正面進攻。

2023年7月,TEMU正式登陸韓國市場,2024年4月,TEMU殺入韓國購物軟件Top3,用户數量和月均交易額分別翻了11倍和4.5倍。

Coupang這個在韓國猶如中國淘寶、京東地位的韓國本土電商平臺,感受到來自中國卷王的近身攻擊的強烈壓迫感。

最直接的攻守戰,便是到競爭對手的大本營「挖牆腳」,而Coupang平臺熱賣品類數據,也證實了「中國製造」對韓國買家強大的吸引力。

2024年12月19日,在深圳舉行的2024 Coupang(中國)賣家峰會上,Coupang火箭倉產品負責人透露,在Coupang查詢無線耳機的搜索結果中,2023年10月,前8個結果中只有1個來自中國。到了2024年12月,前8個結果中有4個來自中國。不僅是輕小件,諸如牀墊、家居等大件商品也有明顯的積極變化。

TEMU、速賣通拿的劇本,作為同行的Coupang當然看得很清楚——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國供應鏈優勢,源源不斷地輸出低價商品。

2024年12月26日,AliExpress走進威海產業帶招商會舉行,速賣通的運營人員全面覆盤2024年平臺數據及露營、户外、漁具類目商機,向威海的大中小賣家分享了2025年出海新模式。

在速賣通、TEMU這些跨境電商平臺眼里,在全託管模式下,威海的漁具、家居等來自產業帶白牌的「神祕東方力量」橫掃韓國市場,正中物價飛漲、節衣縮食的韓國人下懷。比如一款在韓國市場售價約40元人民幣的圍裙,若在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上下單,價格只有20元。

通過這些招商會,威海的白牌廠家對日韓市場的受眾羣體、市場規模、電商權重有了更深入瞭解,在后續選品、打法等方面有了更準確的研判。

當然,被跨境電商平臺推着走的,不光是「威海製造」。在速賣通倉庫內,威海漁具、臨沂小家電、青島服飾等來自山東各個產業帶的快遞包裹隨處可見。

「目前,韓國網購用户約為4700萬,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8.4%……」這是2024年10月30日,Coupang來威海開展招商會時,為中國賣家展現韓國市場的商機,希望威海商家到Coupang上開店。

2024年12月5日,2025 Coupang賣家啟動大會又在威海綜保區舉辦。這場「深入解析韓國電商平臺發展新動向」的大會,吸引了威海市420多位跨境電商賣家前來交流。

兩個月不到, Coupang在威海連開兩場招商會拉新,可見競爭態勢的激烈。

2022年7月,Coupang全球物流CGF華北威海倉正式上線,從流量、物流、支付與結算、系統對接等全方位對接中國賣家。

2023年8月,Coupang推出韓國本土火箭倉計劃,並向中國賣家開放。憑藉「次日達」配送時效和商品曝光流量加持,吸引了眾多中國賣家。

公開報道顯示,Coupang自2022年入駐威海綜保區開展保税備貨業務,經過兩年發展,日單量已突破3萬單。2023年「雙11」大促中,CouPang出口單量突破30萬。

鮎魚效應之下,韓國主流電商平臺趣天網、樂天等也在威海綜保區開展業務。

作為威海跨境電商主陣地,如今,在威海綜保區,跨境電商倉庫正以每天18萬單的速度快速出倉,確保貨品3日之內到達韓國。

2020年上半年,威海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9.9億元,佔山東四成。

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威海對韓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近100億元,保持全省首位。威海正在全力培育「跨境電商+產業集羣」,全市有1000多家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