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3 17:36
來源:嘉實基金HARVEST FUND
面對近幾年市場,配置決策並不容易。但決策的錨點,絕不應是外界的喧囂、短期的波動。
過去一年宏觀和市場都出現了轉折性變化,以2024年度來看,滬指累漲12.67%,中證A500指數上漲12.98%。
行情往往在波折中醖釀,投資更重要的是保持大方向的定力,不因急漲而貪婪,不因回撤而恐懼。
展望2025年,多家券商機構在年度投資策略展望中對A股市場看法相對積極,認為隨着政策積極發力、經濟基本面及企業業績築底回升、市場情緒回暖后,未來權益市場投資具有吸引力,節奏需相機而動。
總結2025年策略展望中,有哪些關鍵詞可供投資佈局參考?隨着市場回調整固,逢低佈局可以選什麼?
關鍵詞一:基本面驅動
海通證券年度策略認為,回顧歷史,市場底部后的第一波反彈主要源自政策寬松、情緒修復,而基本面的趨勢還未明確,情緒驅動的「心動」階段難免有波動。隨着政策持續發力,基本面終將改善,行情會步入基本面驅動的「幡動」階段。
隨着一攬子政策組合拳陸續落地,近期經濟數據上已有所顯現。2024年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1%,連續3個月處於擴展區間;1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2%,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中期繼續看好中國股市「信心重估牛」,隨着政策逐步加碼展開與見效,2025年市場有望從「流動性牛」逐步邁向「基本面牛」,雖然過程中難免出現震盪分化,但市場將不會缺乏投資機會。
關鍵詞二:企業盈利復甦
權益投資,從本質上來看我們賺的是公司盈利增長和估值提升這兩方面的錢。從企業盈利層面看,經濟周期和企業盈利周期大概率處於底部並指向未來回升趨勢。
數據端,2024年9月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連續兩個月負值收窄,11月份工業企業盈利顯示出積極信號。中期視角下,本輪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最低點大概率已探明,后續需結合需求端恢復情況,觀察企業利潤整體企穩情況及持續性。
海通證券測算,當前A股處於產能和庫存周期底部,在財政力度強弱兩種情形下,2025年全A非金融歸母淨利同比或分別在20%和10%,新的一年A股基本面預期或有望得到改善。
關鍵詞三:流動性寬松
2025年相對確定的是偏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積極,2025年政策組合爲「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
廣譜利率下行的邏輯,也有望給權益市場一項利好支點。不僅有望為市場提供較為充裕的流動性,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提升企業盈利預期,利於權益市場新興成長等方向的估值。中泰證券認為,所謂「寬松無熊市」,政策對資本市場的重視與貨幣政策的寬松,使得儘管2025年企業盈利或呈現「慢復甦」的同時,股市可能呈現底部抬升與不斷活躍的特點。
在市場資金層面,海通證券認為,隨着宏觀流動性改善,疊加基本面預期修復推動風險偏好回升,A股微觀資金入市情況或相較2024年進一步改善;2025年被動資金、險資或仍是入市主力,未來中長線資金仍有望借道ETF加速流入A股市場。
關鍵詞四:科技成長
關注方向上,科技、消費等板塊是2025年重要高頻詞。
從政策端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未來科技依然是產業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包括加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佈局、「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等;外部環境多變下,自主可控必要性和緊迫性也進一步強化。此外,從產業周期視角看,AI驅動下當前科技產業正處在新一輪向上大周期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各個領域加快落地。
中信證券認為,考慮到2025年將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年」,也將制定「十五五規劃」,產業政策將是兩會前后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硬科技主題」或將迎來海內外共振。
興業證券認為,新質生產力領域是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託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重點關注AI、半導體、信創、機器人、低空經濟等。
關鍵詞五:內需消費
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成為2025年全年首要任務。其中,「兩新」、「兩重」是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兩新」是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重」是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2025年外需受潛在關税政策擾動,經濟增長更需內需接力。興業證券認為明年對於消費的支持和補貼將從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向服務消費等領域擴大,還將積極培育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引擎。
當前多個消費行業估值處於近十年的相對低位,已較為充分反映了此前的悲觀預期,供需改善、優質成長公司的機遇值得關注。
關鍵詞六:併購重組
資本市場改革,同樣是結構性機會的重要來源。多家機構提及重點關注併購重組和回購的投資機會。申萬宏源認為,併購重組從2024年2月證監會座談會首提「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開始,到4月新「國九條」鼓勵併購重組,再到6月「科八條」,9月「併購六條」,併購重組政策持續催化。
興業證券研究表示,行業上競買方主要集中在機械、醫藥、電子、化工、新能源、計算機等產業整合加速及新質生產力行業,同時交易金額較大的有軍工、交運、非銀、有色等行業。海通證券認為未來併購重組的三大投資方向或集中在科技股、製造龍頭以及國有企業。
保持在場「防踏空」
借道寬基配置以對
全年節奏上,多家機構提到需取決於國內穩增長政策與海外貿易及貨幣政策博弈節奏。
結合上述關鍵詞,面對短期市場的起伏蓄勢,投資不如化繁為簡。逢低佈局行業均衡覆蓋、更重成長性和龍頭效應的A500指數ETF(159351)及聯接基金(A類022453/C類022454),或是作為中長期底倉配置的工具利器。
01
一看基本面盈利增長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2024年A500指數預期淨利潤將超4萬億,2025年預計將比2024年高出約11%。近年來除2023年淨利潤輕微負增長外,指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每年保持正增長,體現了龍頭公司經營的相對穩定性,2025年有望繼續受益於基本面復甦。
02
二看行業權重佔比
中證A500指數中新質生產力與內需消費方向佔比均覆蓋,有助於一鍵把握重點機遇。
03
三看估值分位
Wind數據截至1月2日,中證A500指數PE(TTM)為14.31,位於近十年49.41%分位;PB為1.50,位於近十年14.12%分位,配置性價比較優;流動性寬松環境下,也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等方向估值擴張。
04
四看股息率
政策不斷鼓勵上市公司分紅,當前中證A500指數股息率為2.92%,行業龍頭企業具備更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往往具有更強的分紅意願。A500指數ETF(159351)還設置了季度分紅機制,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有利於提升投資體驗。
行情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長期機遇當前,既要有耐心,也需有信心,宜心懷敬畏、保持在場。
想要精準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飛刀還要難,事實上根據市場的波動性,行情往往不是勻速前進的,漲幅較大的行情往往在其中部分交易日完成。
想要把握回調后的潛在反彈機遇,不如逢低分批佈局A500指數ETF(159351),耐心保持在場,追求跟住市場核心龍頭企業整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