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模型五大「標王」與六邊形戰士

2025-01-03 15:13

2024年,是大模型項目數迅速膨脹的一年。

在公開招投標市場上,大模型項目數幾乎月月遞增。據數智前線不完全統計,2024年Q1,相關中標數已超70個,Q2則直接翻了一倍多,達到超200個,到Q4,預計已超500個。

在這些項目中,哪五大領域在大模型落地中砸錢最多?

根據數智前線的瞭解,分別是互聯網與泛科技、能源、金融、汽車,以及教育,這五大行業可以稱得上是「標王」行業。而在這幾大行業中的大玩家,也都堪稱六邊形戰士。

01

五大「標王」行業

泛科技:互聯網和手機企業打頭陣

互聯網和泛科技是2024年大模型落地*行業,並將繼續是2025年大模型落地市場上的主力行業。這其中代表性企業是大中型互聯網、手機企業

「互聯網有場景、有數據,也有技術,是最早將大模型落地的羣體。」軟通動力人士告訴數智前線,騰訊、百度、阿里等大廠通過大模型,將自家「全家桶」產品進行了重構。中腰部互聯網企業也落地了各自的企業大模型,如網易有道子曰、好未來MathGPT、貝殼BELLE等。

在泛科技賽道上,目前大模型推理調用量*的之一是手機。2024年全年,主流手機品牌的佈局和落地都十分活躍。三星推出搭載大模型的旗艦機型、蘋果Apple Intelligence上線、華為手機引入盤古大模型、OPPO官宣成立AI中心、vivo發佈「藍心智能」AI 戰略、小米組建超過3000人的AI 實驗室……

浪潮信息AI專家Owen ZHU告訴數智前線,國內一線手機企業推出的助手功能(類似OPPO的小布、vivo的Jovi、華為小藝),實際業務量已經比較大了,也是智算算力消耗大户。「手機廠商是大模型投入比較大、也比較堅決的行業。」手機企業也匯集了國內*的推理應用人才

能源:數萬億市場,想象空間大

2024年,無論從公開招投標項目數量,還是到落地應用廣度來看,能源都是跑在前列的行業。「能源、金融都屬於預算相對較多,且整體數字化基礎設施做得比較好的行業,因此在這一輪大模型浪潮中跟進最快。」愛分析創始人CEO金建華稱。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管網這「三油一網」,每年的產值有幾萬億元,在這里尋找大模型落地的市場空間,想象力是非常足的。」科大訊飛研究院副院長王金鍚對數智前線分析。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加起來也有4萬億元。

能源行業在大模型上的投入已進入較廣泛的場景中。比如南方電網在2023年,發佈了企業大模型——「大瓦特」,2024年以來,僅Q3一個季度,就至少完成了20個大模型相關項目招採工作,並完成了核心業務部門——南網總調的大語言模型選型工作。

2024年8月和11月,中石油聯合中國移動、華為和科大訊飛發佈崑崙大模型。12月,國家電網聯手百度、阿里官宣光明電力大模型,都涉及廣泛場景規劃和探索。中石油數智院人士告訴數智前線,中石油在集團層面成立了9個人工智能工作專班,展開應用場景設計,已形成214個應用場景,1100多個細分場景

金融:大行之外,中腰部金融機構開始啟動

2023年下半年,國有大行和一些頭部股份制銀行,已開始進行大模型落地的佈局和嘗試。

「2024年,落地向前邁了一大步。」華為金融軍團人士告訴數智前線。數智前線獲悉,工商銀行2023年還只在客服助手、櫃檯助手場景,展開幾千人的小範圍試點。2024年已將這些功能正式上線全國幾大客服中心。9月,工行大模型的日活達到數萬建行自2024年5月,內部已上線大模型,為各個崗位提供助手類服務。

今年9月的百度雲智大會上,郵儲銀行介紹,正在風控領域探索大模型落地。引入大模型后,在反欺詐方面,抓取可疑交易準確率超90%,可疑報告產出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

2024年,在公開招投標市場上,除了頭部大行,各地的城商行、農商行,以及證券、保險機構紛紛啟動採購。容聯雲產業智能雲大模型應用產品經理彭波告訴數智前線,2024年上半年在觀望的中小金融機構,下半年也開始主動尋求已在頭部企業成功落地的解決方案,希望在自己的業務中複製。

汽車:智算採購,僅次於互聯網

2024年,國內大模型廠商的座上賓是車企。今年是大模型上車元年。科大訊飛智能汽車市場與解決方案部總監祝敏告訴數智前線,從Q1和Q2開始,車企已在嘗試「大模型上車」。

不少車企採用大模型的智能座艙已上市,如理想汽車搭載了自研的Mind GPT大模型;蔚來搭載了結合百度文心一言的NOMI GPT;小米SU7搭載了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奇瑞星紀元ES,搭載了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問界和智界,搭載了華為盤古大模型......

除了捲上車,基於大模型的端到端智駕技術,成為行業明確的方向,讓車企投入意願更強烈。數智前線觀察,理想是較早把端到端大模型用到智駕的車企。最近幾個月,更多企業宣佈入局端到端大模型智駕市場,如華為、蔚來、小米、吉利、比亞迪等。預計2025年,將有一批產品量產。

車企從三四年前開始,就成為智算採購大户,採夠規模僅次於互聯網企業。來自長安汽車人士判斷,伴隨大模型的訓練,未來1~2年內,車企智算算力還會再翻兩番左右

教育:諾貝爾獎激勵高校加碼

2024年,在公開招投標市場上,從年初一直到年末,教育一直是出單最多的行業之一,全國各地的大學、職業院校、中學都參與其中。

據數智前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Q3,來自教育行業的大模型項目數就至少有80個,約佔當季總項目數的1/5。這些項目的採購不僅包含了各種算力硬件、基礎大模型、應用場景,也包括了不少大模型人才培育項目,金額則多在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2024年10月,諾貝爾獎頒佈后,AI for Science大火,更是激起了高校對大模型和智算的進一步投入熱情。

「大家最興奮的是,原來AI for Science要由各種不同的模型去做,但現在搞蛋白質的、搞數學的......都可以‘揉’到大模型的方式中來,核心架構甚至全都是transformer。」百度傑出系統架構師王雁鵬告訴數智前線。

王雁鵬觀察,隨着這波熱潮,高校預算正迅速增加,都拿到數億元資金,建設智算基礎設施。2024年Q4,公開招投標市場上,多所大學也都已發佈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的算力採購需求。

02

行業落地中,活躍企業都怎麼打?

在行業落地中,客户的採購越來越理性、謹慎。一家交通行業國企採購人士告訴數智前線,由於大模型的採購成本和運維成本都不低,他們要進行各種評估、PoC工作,也會全方位考察大模型企業的能力,包括前期頂層設計、后期運維、人才培養等。

要想在這一市場力拔頭籌,大模型企業呈現五大特質:

六邊形戰士,端到端和全鏈路

2024年全年,觀察百度、科大訊飛,幾乎都構建了端到端、全鏈路的體系,應對用户對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

來自生態夥伴的反饋,可能由於李彥宏號召「不卷模型卷應用」,百度的生態圈較開放,採用了體系化打法。百度智能雲成立渠道生態部,2024年開春召開了規模不小的生態大會。在大模型底座之外,千帆平臺提供了全鏈條開發工具,以及標準化產品如數字人、智能客服、代碼助手。生態夥伴提供相應的行業應用開發,百度支持聯合方案製作、定製化產品適配等。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則在2024年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強調,全鏈條的投入,是科大訊飛拿下大量項目的核心原因科大訊飛不諱言定製,採用了輸出整體解決方案的打法,提供行業大模型定製+應用羣的形態。應用羣有代碼、公文寫作、招投標助手等。他們認為這些應用,是每個央國企基本都存在的需求。

除了模型大廠,一批大模型技術應用服務商涌現,如中關村科金在金融行業、眾數信科在政務和教育行業、中工互聯在工業領域等。

這類企業也在力圖實現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如中關村科金近期發佈大模型「三級引擎戰略」。中關村科金CEO喻友平提出,平臺+應用+服務是企業大模型落地的*路徑,也將是企業智能化升級的未來方向。

模型水平,採購決策因素之一

2024年,用户採購時,更關注模型水平,不同場景會選擇更擅長的模型。前谷歌大腦、現閃極合夥人潘欣説,模型水平目前是動態變化的。在美國市場,谷歌模型2024年也追上來了,OpenAI在最強的複雜推理模型上,還有一些優勢。「阿里通義千問是國內較早達到TOP效果的,字節豆包模型發展也很快,我們會持續觀察和評測各種模型能力。」

在技術圈,阿里通義千問、智譜、Deepseek受到認可。數智前線觀察,截至2024年9月,通義Qwen系列的下載量超過4000萬,多次登上HuggingFace、Github的trending趨勢榜單。在海內外開源社區中,通義Qwen的衍生模型超過7.8萬,超越Llama衍生模型,成長為世界*的生成式語言模型族羣。

在進入行業時,需要大語言模型和各種模型的配合。如華為雲盤古大模型最早提出了AI for industry。盤古大模型未單獨突出大語言模型,而是突出多個模型,如預測大模型、CV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與大語言模型的合作。

數智前線獲悉,盤古大模型在寶武集團,挑戰高爐這一鋼鐵行業「AI落地最難的應用場景」,採用了各種通用、專用模型的配合,在央國企層面形成廣泛認知。

企業級市場,配備專業行業組織

智譜在2024年,是「六小虎」企業中拿到企業級項目最多的公司。數智前線獲悉,智譜「在企業級市場決心下的比較早」,較早投入商業化組織,重點聚焦在科技互聯網、垂直行業頭部、大型國央企和汽車手機四大類。

從百度公開的信息來看,在企業級市場上,它聚焦在泛科技、金融、汽車、能源、工業等賽道,有專門的行業組織。

科大訊飛大模型落地集中在央國企、教育、醫療、汽車等賽道。在央國企市場,科大訊飛在2023年成立了一級組織星火軍團,做整體解決方案輸出,重點行業為能源、航空等。在垂直行業,也組建了相應的公司,如在能源電力行業,投入羚羊工業互聯網公司,深度參與瞭如中石油崑崙大模型等的構建。

在烏鎮舉辦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提出,中國是互聯網和傳統產業雙強國家,中國的AI產業有機會雙管齊下,走出差異化之路。在2024年9月,華為在上海舉辦的全聯接大會上,展區以行業軍團形式來對外呈現

「錢袋子」,支撐價格戰

從2024年初到最后一天,大模型市場與價格戰密不可分。字節幾次挑起價格戰。2024年5月才入局企業級大模型市場的字節,其可統計的2024年Q1大模型中標項目數為0。但隨着5月火山引擎打響價格戰,它迅速就在Q2獲得了大模型項目。

數智前線獲悉,字節目前在全力推廣它的智能體中臺HiAgent,也就是釦子私有化版本,採用的打法也是通過價格戰,先將中臺打入企業,培訓企業自主使用。不過,不少客户目前還用不起來,要回頭再找生態企業做應用。但這一打法落單速度快,可先在企業中實現佔位。

阿里、百度、騰訊等大廠都以不同形式迅速跟進了價格戰。價格戰讓「百模大戰」迅速落下帷幕。大模型市場發展下去,需要「錢袋子」的支撐,但最終需要形成自我造血機制。

大模型競賽的*,是雲計算?

業界有觀點認為,大模型的競賽終局是雲計算。如阿里大模型的打法,有點類似微軟。一方面投資不少大模型創業企業,如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等,這些企業會返租阿里雲的算力。另一方面,阿里的通義大模型,通過開源模型,吸引用户,帶動其MaaS平臺和雲業務。

從2018年左右開始,百度智能雲將搜廣推業務逐步遷移到GPU集羣上,對智算體系的探索較早。目前,各大雲廠商都在轉型「Cloud for AI」。

數智前線獲悉,智譜這家大模型軟件企業,今年加大了對MaaS的投入。與雲大廠定義的MaaS偏向軟件有所不同,它由IaaS和PaaS組成,可以簡單認為是智能雲,底層算力有自建,也有租用。

中國電信天翼雲等企業,也在大力推動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服務,9月升級了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

回顧2024年,大模型市場已展開激烈爭奪,*的企業迅速構建了自己的技術能力、打法體系。2025年,大模型項目將持續膨脹和碎片化,而市場格局也將發生新的變化。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數智前線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