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3 12:14
2023年10月4日,賽諾菲(Sanofi)宣佈與梯瓦(Teva Pharmaceuticals)達成合作協議,以5億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共同開發靶向TL1A的單抗藥物Duvakitug,總金額高達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億元)。
2024年12月17日,雙方宣佈Duvakitug在臨牀2b期研究中達到主要終點,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展現出「best-in-class」潛力。這一消息再度引發行業對賽諾菲佈局的熱議。
但TL1A只是賽諾菲龐大自免佈局的冰山一角。從已成行業標杆的Dupixent到潛力管線的多靶點藥物,賽諾菲正在構建一個覆蓋多種免疫疾病的「生態系統」, 以「全場景佈局」重新定義自免市場規則。本文將通過深入剖析賽諾菲的多靶點佈局與發展邏輯,展示其如何引領全球自免市場的未來格局。
不止是TL1A,賽諾菲的自免佈局多點開花
(1) TL1A——炎症性腸病的下一代治療希望
Duvakitug通過靶向TL1A這一新興靶點,調節免疫反應以減輕炎症和纖維化,已成為賽諾菲開闢IBD藍海市場的核心武器。
● 最新數據:在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患者中,Duvakitug的IIb期試驗均顯示出「best-in-class」的潛力。
● 市場潛力:目前TNF抑制劑市場已接近飽和,TL1A的獨特機制為賽諾菲帶來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2) IL-4/IL-13靶點——Dupixent的持續統治力
Dupixent的成功不容忽視。作為全球首個靶向IL-4Rα的療法,它已經成為自免領域的「爆款模範」:
● 廣泛適應症:從特應性皮炎到哮喘,再到慢性鼻竇炎和食物過敏,Dupixent的適應症覆蓋面仍在持續擴展。
● 銷售表現:2023年全球銷售額達115.56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突破130億歐元(140億美元),繼續引領賽諾菲業績增長。
(3) OX40L——特應性皮炎的新突破
Amlitelimab是賽諾菲另一款聚焦特應性皮炎的潛力管線。
● 差異化優勢:通過阻斷OX40信號通路調控免疫反應,設計了每12周給藥一次的低頻用藥方案,顯著減少患者治療負擔。
●開發進展:目前正在進行2/3期臨牀試驗,預計最快於2026年上市。
(4) CD40L——多發性硬化症的新選擇
Frexalimab是一款靶向CD40L的單抗藥物,採用非淋巴細胞耗竭機制,兼顧療效與安全性。
● 適應症拓展:目前正在3期臨牀中,聚焦多發性硬化症(MS),2027年有望上市。
(5) TNFR1——多適應症的口服療法
SAR441566是賽諾菲研發的一款口服TNFR1抑制劑,用於類風濕關節炎(RA)和銀屑病(PsA)。
● 技術亮點:選擇性抑制TNFR1信號通路,同時避免對TNFR2的干擾,提升安全性。
● 開發進展:IIb期臨牀數據預計於2025年發佈。
(6) IL-13/TSLP雙靶點——哮喘治療的協同效應
Lunsekimig通過阻斷IL-13和TSLP兩條炎症信號通路,展現了強大的協同治療潛力。
● 數據亮點:1b期臨牀試驗顯示,顯著改善了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症指標(如FeNO)。
● 市場前景:有望成為新一代哮喘治療的重磅藥物。
自免市場主要國外玩家的佈局分析
輝瑞
通過 Xeljanz(託法替布,JAK抑制劑) 在風濕免疫領域建立了一定市場,但面臨安全性爭議。未來或依賴新一代JAK抑制劑和小分子創新葯物。
諾華
在IL-17領域表現強勁,Cosentyx(IL-17A抑制劑)已覆蓋銀屑病、強直性脊柱炎等適應症,2023年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新一代雙抗藥物 Bimzelx(IL-17A/IL-17F)正逐步拓展適應症。諾華通過深耕IL-17靶點確保在炎症性疾病中的領導地位。
艾伯維
依靠 Humira(TNF抑制劑)長期主導自免市場,併成功推出 Skyrizi(IL-23抑制劑),在銀屑病和IBD領域表現突出,2023年銷售額突破50億美元。艾伯維正積極佈局多靶點聯合治療,進一步鞏固其在IL-23和IL-17領域的優勢。
強生
在IL-12/IL-23和IL-23領域佔據領先地位,Stelara(優特克單抗)2023年銷售額約90億美元,Tremfya(IL-23抑制劑)也實現快速增長,銷售額突破30億美元。其重點聚焦於IBD等高增長領域,通過差異化療效保持競爭力。
禮來
以 Taltz(IL-17A抑制劑)和 Olumiant(JAK抑制劑)為核心,在銀屑病、類風濕關節炎等適應症中佔有一席之地。2023年Taltz銷售額約25億美元,Olumiant約10億美元。禮來正在加速雙抗和小分子創新葯物的研發,以增強競爭力。
武田製藥
憑藉 Entyvio(α4β7整合素抑制劑)在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領域的卓越表現,2023年銷售額突破40億美元。作為IBD領域的重要玩家,武田通過基因療法和細胞療法進一步提升技術競爭力。
阿斯利康
專注於呼吸系統自免疾病,Fasenra(IL-5受體α拮抗劑)和 Tezspire(TSLP抑制劑)在重度哮喘中表現優異。2023年Fasenra銷售額約15億美元,Tezspire正逐步擴展至更多適應症。
百時美施貴寶(BMS) 通過 Orencia(T細胞共刺激調節劑)和 Zeposia(S1P受體調節劑)在類風濕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適應症中建立穩固地位。Zeposia正在拓展至神經免疫疾病,為BMS提供新的增長點。
勃林格殷格翰
憑藉 Spevigo(IL-36抑制劑)在廣義膿皰型銀屑病領域的獨特佈局,開闢了全新市場。其在新興靶點和雙抗藥物領域的先發優勢為其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結束語
通過在 TL1A 和 TNFR1 等藍海靶點的戰略佈局,賽諾菲展現了其在自免領域的創新實力和對未來趨勢的深刻洞察。憑藉前沿技術的支持和多靶點管線的協同發展,賽諾菲正在重新定義免疫疾病的治療方式,並以患者為中心構建一個全面的健康管理生態系統。
展望未來,賽諾菲在多靶點佈局的驅動下,有潛力開拓更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並通過技術突破和全球市場的深耕,不斷擴大其在自免領域的影響力。從持續開發差異化藥物到探索數字化生態的邊界,賽諾菲不僅在推動行業向前邁進,更為患者帶來更具希望的治療方案。隨着這一戰略藍圖的逐步實現,賽諾菲有望成為全球自免領域的創新領導者,為未來繪就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於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公眾號發佈的各類文章重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會刪除。
(轉自:求實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