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盤點2024 展望2025】| 全產業鏈升級邁進快車道

2025-01-02 19:10

開欄語:盤點2024篳路藍縷艱辛路,展望2025踔厲奮發行不怠。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中國經濟經歷了重重考驗,也見證了各種新興力量的蓬勃發展,實現了重點領域風險的有序有效化解。站在新的起點,夢想與挑戰共舞,激情歲月仍將持續。值此開年之際,本報選取產業升級、樓市企穩、股市變化等重點話題,推出《盤點2024 展望2025》系列報道,從宏觀視角觀察歲序更替中的經濟變化。

近期召開的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在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九項重點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針對產業升級問題,會議提出,要大力實施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更大力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佈局,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企業、科技領軍企業。

縱觀2024年,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取得重要進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同樣,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在產業升級的大潮中勇挑大樑,經濟增長基礎持續夯實、結構持續優化、質效持續提升,正邁進全產業鏈升級的快車道。

加速突圍,轉型升級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作為當前經濟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實現我國從製造業大國走向製造業強國的必經之路。2024年,不少江蘇傳統產業企業全力以赴、加速突圍,以確定性的轉型升級對衝不確定的風險挑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機牀產業素有「工業之母」的美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工業發展水平。在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揚力集團)內,又一臺大型智能化偏載多工位壓力機完成交付,這是國內多工位閉式壓力機首臺套產品。「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智能智造,打造智能車間和智慧工廠,源源不斷地給企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揚力集團董事長林國富表示。

作為江蘇傳統優勢產業的紡織業也正在迎來蝶變。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無錫海瀾集團生產車間里,流水線上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這幾年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我們實施了‘5G+AI智慧供應鏈融合質檢項目’,將AI機器視覺的‘慧眼’引入驗布領域,實現了對布匹裁剪和成衣加工環節質量瑕疵的精準檢測。」工作人員介紹,相較傳統人工驗布模式,新模式質檢合格率提升至97%以上,年節省人工成本至少300萬元。

在農業領域,江蘇企業同樣運用科技賦能,實現產業提檔升級。在揚州高郵大蝦產業園,打開高郵大蝦智慧園區大數據平臺,温度、pH值、溶氧、氨氮、亞硝酸鹽等塘口相關的水質數據,以及空氣濕度、温度、光照強度、風速、風向、雨量等塘口實時畫面和當日氣象數據,全部清晰地呈現在電子大屏上,幫助工作人員精準管理養殖環境。有了智慧「新農具」的加持,當地養殖的羅氏沼蝦在養殖效率與產品品質上均得到了顯著提升,贏得了市場的廣泛信賴。

向新而行,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的發展關係到國民經濟能否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正向循環之路,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的重要作用。2024年6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宣佈啟動總規模500億元的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致力於構建功能完備、體系健全的基金矩陣,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在江蘇集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政策與資金的雙重推動下,2024年江蘇新興產業集羣乘勢加速崛起,一批新興產業企業快速成長。江蘇新瑞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開發的「零碳」生物基新材料,可完全替代傳統有污染的化工原料,獲得行業內全球首個生物質DIN國際認證;南京領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地行業首個生態大模型——領行阡陌,對區域內半小時之后的出行需求預測準確率超過95%……

2024年,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儘管面臨着嚴峻的外部環境,但仍然逆勢發展、不斷突破。2024年11月,蘇美達能源吳橋7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舉行了盛大的開工儀式,項目佔地面積達1379畝,總裝機容量70兆瓦,年發電量預計為1.07億度,同時能減排二氧化碳7.39萬噸。

去年7月,「鋰王」贛鋒鋰業宣佈與南京公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江蘇投資建設3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基地項目。項目落成后,贛鋒鋰業的鋰電池回收產能將進一步提高,也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江蘇鋰電池產業鏈的佈局和發展。

同樣在去年7月,國內首個覆蓋智能網聯汽車及自動駕駛能力測試全部場景要求的大型綜合封閉式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長三角(鹽城)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正式運行。試驗場總投資15億元,由中汽中心、悦達集團等聯合出資建設,佔地面積約4000畝。項目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及自動駕駛能力測試項目的全部場景,將成為國內首個智能網聯封閉測試場地和世界領先的商用車測試場地,進一步推動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

把握大勢,前瞻佈局未來產業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重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持續涌現,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融合不斷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新產業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未來產業已成為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開闢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2024江蘇省未來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全省未來產業核心企業近1700家,核心企業營收總規模超過5000億元,從綜合實力來看,全省未來產業位居全國第一方陣。銀河航天南通衞星智慧工廠批量生產的衞星,華能金壇參建的世界首座非補燃式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無錫盤古新能源全國首條鈉離子電池柔性量產線生產的高能量密度鈉電芯……在南京召開的2024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上可以看到,未來產業已經「遍地萌芽」。江蘇企業正不約而同地將科研目光放在「推動發展方式轉變」上,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紮實發力。

如果要推選出一個2024年最受矚目的未來產業,那毫無疑問是低空經濟產業。在這個「低空經濟元年」里,江蘇多地在低空經濟領域搶灘佈局,南京、蘇州、無錫、揚州、常州、南通等地相繼出臺政策,舉全市之力聚焦發展低空經濟。

在拓攻(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裝配物流無人機產品。目前,這家南京無人機企業服務着400多家國內客户和100多家海外客户。「2024年年初,我們推出了豐鵬600系列物流無人機產品,這款多旋翼構型的產品能夠載荷60公斤以上物品,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山地、跨江跨河和特殊場景的物流作業。」拓攻(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羽説,「希望藉助低空開放的大潮,讓無人機能夠服務越來越多的行業。」

2024年,我國經濟發展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展望2025年,這一良好發展勢頭必將繼續迅猛發展,取得更大成效。賽迪研究院近期發佈的《賽迪展望2025》指出,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新技術新領域新賽道競相涌現、數實融合加快深入推進等積極因素帶動下,我國工業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結構向新、質效向優。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認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隨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預計還將取得更為顯著的進展。

江蘇經濟報記者 樊 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