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1 10:30
轉自:蘇州新聞網
□蘇報記者 王英 張帥
「感謝吳江這片美麗的土地。我常常在想,當時如果沒有選擇吳江,還會有今天的英諾賽科嗎?我想了很多很多,答案是:沒有。英諾賽科的成功,離不開吳江的培育和陪伴。」昨天晚上,在英諾賽科(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活動上,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駱薇薇這樣感慨。
此前一天,這家從蘇州吳江走出的企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2577.HK。本次英諾賽科向全球發售4536.4萬股H股,每股發行價為30.86港元。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擴大氮化鎵產能、產品組合以及應用研發等。
從成立到上市,英諾賽科只用了短短9年時間。9年彈指一揮,英諾賽科卻如深深紮根於蘇州的廣大企業一樣,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英諾賽科成功的背后,離不開蘇州的默默耕耘——
連續5年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獲評全省民營企業心目中的「最優營商環境設區市」,全面打響「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一批批企業沉浸在蘇式營商環境的暗香湧動中,汲取着成長的養分,釋放着創新的活力,在這片充滿機遇與希望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一家半導體企業上市的成功之路
英諾賽科是全球功率半導體革命的領導者,也是全球最大的氮化鎵芯片製造企業。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先進的8英寸氮化鎵量產工藝,是全球產能最高的氮化鎵廠商。當前,公司主要產品高、中、低壓氮化鎵晶圓、器件,已在消費電源、手機、激光雷達、數據中心、光伏發電、儲能與自動駕駛等多領域得到應用。
2017年,英諾賽科落户吳江汾湖高新區。英諾賽科氮化鎵項目,是吳江的省級重大項目。吳江依託一體化示範區的區位優勢,積極推動該項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廠房建設及生產設備搬入,實現通線試產。同時,還為海歸創業人士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共同推進高端芯片的國產化。
一路走來,這家致力於第三代半導體硅基氮化鎵研發與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既艱苦又放松。2021年至2024年,英諾賽科連續四年入選江蘇省獨角獸企業名單,為吳江首家;2022年至2024年連續三年獲評全球獨角獸企業。
「此次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駱薇薇説:「我們將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堅定的步伐,邁向全球市場。」
駱薇薇的雄心,既來自於她及團隊勇敢的初心,也來自於蘇州營商環境的舒心。去年以來,吳江把新型工業化和民營經濟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主抓手,圍繞中心任務真抓實干、強化服務提升效能、不斷創新工作舉措。2024年1月中旬,吳江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區企業綜合服務中心掛牌啟用后,統籌整合各類涉企服務資源,推動涉企服務由「多頭分散」轉變為「一站集成」,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已實現全覆蓋。目前吳江組建了包含500多名助企員的企業服務隊伍,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記者從吳江區工信局瞭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省級及以上製造業創新中心悉數落户吳江,其中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2家,相關工作領跑全省。全區共培育企業技術中心428家,其中國家級11家,列全省第一,正在積極培育賽伍等企業爭創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科技類企業為何成為上市「主力」?
蘇州上市企業總體呈現經營效益好、創新活力足等特點。特別是2024年,科技類企業是上市「主力」。第一家上市的西典新能,是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年終「收尾」上市的英諾賽科更是全球氮化鎵龍頭企業,在全球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公司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市佔率高達42.4%。
科技類企業高歌猛進的背后,是蘇州營商環境提供的堅實支撐。
早在10年前,蘇州市科技局就率先啟動建設「蘇州市研發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建設全流程線上科技服務平臺——「蘇州市科技創新券服務平臺」,成功構建了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新模式,有效解決了科技服務手續繁瑣、科技服務機構響應不及時、線上線下流程斷點、科技創新券兑付滯后等問題,提升了企業獲得感。
蘇州星曜坤澤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孵化中的肝病治療創新平臺企業,曾面臨着研發檢測資源短缺等難題。企業技術團隊瞭解到蘇州市科技創新券服務平臺,申領了科技創新券,選擇了急需的研發檢測服務,在平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研發檢測,助力研發出全國首款自研中和抗體HT-102;最后成功兑付了50萬元的封頂資助,不僅解了檢測資源短缺的「燃眉之急」,還降低了研發成本。
鐳昱光電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專注於Micro-LED微顯示CMOS芯片架構設計、工藝和單片式全綵技術研究的高科技企業,核心團隊源於香港科技大學電子系,擁有多年尖端光芯片設計與製造經驗。公司自主研發出全球首款單片式全綵QD Micro-LED微顯示芯片,構建了領先全球的全綵Micro-LED顯示技術及解決方案。
2024年,蘇州科技服務業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全市規上科技服務機構達到1771家,科技服務業收入預計超過2500億元,大力推動了產業升級,構建優質發展環境。目前,全市219家A股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達到85%,74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均受惠於蘇州創新創業的這方水土。
政企「雙向奔赴」,要素流通高效順暢
2024年,蘇州市委、市政府以「新春第一會」形式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佈實施《蘇州市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政策措施》,打造綜合更優的要素環境。
蘇州營商環境一頭連接企業需求,一頭連接創新資源,打造便捷增值的服務環境。蘇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輪流主持召開每月「助企直通」政企懇談會,持續開展「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活動,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點對點協調解決問題。企業家們最愛用的「蘇商通」功能持續升級,目前已通過「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流程撥付財政惠企資金,歸集政策措施等超2.2萬條,推送政策信息超920萬次,實現「同城通辦、免申即享、直達快享」。
記者瞭解到,全市新開工「工業上樓」項目165個,累計供應產業用地1.85萬畝,有效加強規劃資源要素保障,強化貸款貼息、投資基金、融資擔保等支持,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支持2.3萬家企業獲得授信2199億元,「科創指數貸」支持4119家科技型企業獲得授信超800億元。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面落實各項惠企創新政策。2024年,蘇州「1030」產業沙龍、生產性服務業沙龍人氣很旺,市工信局牽頭發布「三張清單」「蘇工貸」系列產品,增強制造業競爭力,努力形成「壓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技術優勢和配套能力。在全省率先實施創新聯合體「人才舉薦制」,探索建立國(境)外技能人才培養評價集羣,加快暢通人才流動渠道,推動企業和人才「雙向奔赴」。區域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強化信用信息互聯互通,推進跨區域標準統一互認。
如今,蘇州踩着新型工業化的節拍,精準對接企業,促進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效流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力提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國際化經營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讓越來越多的人才、企業、資本選擇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