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31 19:48
國風+國潮、非遺+AI、科創+文創……上海的互聯網企業正用創新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上海味道的「中國節」,乾貨滿滿,熱熱鬧鬧。
「春節」申遺成功,年味復甦
2025年春節即將到來,春節幾乎是每個中國人心里最期待的節日,它意味着團圓,也代表着除舊迎新。
在2025年春節前夕,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申遺成功,引發了社會熱議,也被更多人寄予了「年味復甦」的願景。
嗶哩嗶哩(簡稱「B站」)是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綜合性視頻社區。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B站月均活躍用户達3.48億,其中86%都是35歲以下的Z世代年輕人,用户日均使用時長達到106分鍾。春節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成爲了年輕世代展示新文化的平臺。
嗶哩嗶哩政府事務部副總監何朗朗介紹,2025年春節,嗶哩嗶哩結合平臺特色,將推出「非遺賀新春——我的家鄉年」主題活動,充分運用UP主和專業製作團隊的力量,努力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喜愛並傳承中華文化。
B站將在專題頁面向所有用户集中展示「我的家鄉年」相關的「年文化」主題視頻徵集、春節主題直播與站內優質非遺視頻內容,以及嗶哩嗶哩拜年紀、藏在年貨里的「年味兒」、全球共慶中國年等一系列活動,展示中國春節的獨特魅力。
不只是春節,中國節覆蓋面廣、文化味濃
中國節的活動豐富多彩,除了春節,還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上海的互聯網企業都用心經營,弘揚着中國傳統文化。
比如B站已計劃在2025年2月上線「美好元宵節」計劃,擬設置「元宵我們在一起」專欄,「鬧元宵」專題和「我們的節日元宵」專欄。
soul與上海大學社會學青年研究團隊發佈的《2024年青年婚戀觀念及趨勢調查報告》顯示,線上社交加線下奔現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標配」,因此,soul通過獨特的「七夕」社交場景,讓用户能夠通過數字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增強節日的參與感和儀式感。
人工智能讓中國節更有「AI」
AI既是人工智能的簡稱,也是「愛」的拼音,融合人工智能讓中國節更具有愛的味道,AI的應用也充分結合到了上海互聯網企業的節目氛圍里。
比如,soul今年七夕節計劃結合SOULX大模型在情感陪伴、聊天社交垂直細分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AI虛擬人、虛擬場景推進「七夕」傳統節日和平臺、技術、社會及用户多方的深度鏈接,讓真人和AI虛擬人共同參與「七夕」羣聊派對。
B站將利用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結合,推動傳統文化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傳承。擬設置「當非遺遇見AI」專欄,推出一系列AI賦能的非遺展示和互動內容。鼓勵UP主通過AI的圖像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繪畫等技術手段,創作傳統文化非遺技術相關視頻,如AI復原古建築、AI生成傳統花紋圖案等,讓用户體驗到高科技與傳統文化碰撞的樂趣,在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賦予其新的生機和活力。
商湯科技政府事務部副總監黃冰瓊介紹,商湯推出了AI相機,讓不能相聚的親朋好友,通過上傳照片,拍攝春節、元宵、七夕等不同節日主題的全家福或者情侶寫真,下一步計劃把AI相機功能進一步擴大到更多的中國傳統節日,讓大家分享到朋友圈,營造更濃厚的中國節氛圍。
科技+科創,線上線下大聯動
米哈遊是上海市創新創業政策帶動發展起來的科技型文創企業。該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科創+文創」的優勢,通過《原神》等優質產品,持續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和全球傳播,讓全球用户在享受遊戲的同時,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
以《原神》為例,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這類的傳統節日化身為遊戲內的海燈節、逐月節等,在遊戲中以互動性和觀賞性的形式呈現,讓用户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原神即將與貴州展開合作,全力探索「遊戲+文化」跨界融合的全新範式。
立足於精品休閒遊戲全球化研發的波克城市目前運營遊戲、數字醫療產品超過60款。波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忠生介紹:「遊戲產業是文化產業,遊戲的內核就是文化。」要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植根深邃厚重的中華文明。
近年來,波克城市積極探索「遊戲+傳統文化」的發展可能性。《爆炒江湖》是波克城市旗下的一款放置收集類手遊,藉助中國美食文化,串起傳統文化與當代精神。2025年元旦期間,《爆炒江湖》推出中草藥主題特別版本,通過靈藥擬人、特色藥膳等元素,帶領玩家深入探索中草藥的奧祕,瞭解中華文化內涵。
「遊戲素養計劃」是波克城市發起的公益項目,以遊戲化教育手段,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中。在過去的一年內,「遊戲素養計劃」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為上海、青海、雲南等地的孩子開展了超過30場遊戲共創工坊活動,引導700多名兒童與青少年瞭解中國節日內涵。2025年,遊戲素養計劃也將持續與中國節相結合,寓教於樂,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遊戲素養計劃」是波克城市發起的公益項目,以遊戲化教育手段,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中。
買買買,讓中國節的味道更濃
作為互聯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有不少的知名電商平臺,也推出了一系列與中國節相關的活動,在「買買買」的同時,讓中國節的味道更濃。
比如,拼多多推出了節日大促和春節不打烊活動,開設元旦、春節等節日專區,通過平臺的官方補貼、商家讓利促銷等方式,讓消費者以更具性價比的方式購買到各類年貨禮包;餓了麼推出年貨節以及二十四節氣時令官視頻,為中國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大眾點評的年夜飯推廣、國風鮮花、年貨節等同樣內容豐富;閲文集團提供更多的精神年貨,設立中華文化閲讀專區,開展非遺徵文大賽等,並推動網絡文學出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中國傳統節日,喚醒傳統文化
近日,上海主要互聯網企業會聚西岸智塔東塔傳媒港會議室,與上海市互聯網業聯合會暨社會責任與社會公益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圍繞「上海互聯網企業創新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的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上海的互聯網企業表示,將結合自身優勢,持續全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引導「Z 世代」青年、年輕一代,並調動老中青三代羣體,讓大家通過互聯網的平臺,線上線下結合,表達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上海市互聯網業聯合會(簡稱「上網聯」)社會責任與社會公益委員會祕書長帥羣介紹,越來越多的上海互聯網企業直面社會痛點、難點,與自身發展的主業密切結合,融入新質生產力培育和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用年輕一代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表達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喚醒傳統文化。
上網聯常務理事、社會責任與社會公益委員會主任委員蘇蓉娟認為,上海的互聯網企業充滿活力,結合自身的特點,創新傳統節日慶祝方式,也是展示企業社會責任感和企業形象的契機。
上海市政協常委、上網聯會長姜迅表示,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線上線下創造性地創新中國節日慶祝形式,構建中國特色的節假日文化,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既加大了對年輕人的吸附力,也增強了市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利於展示國家形象,增強文化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