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31 19:49
2024年,AI行業炙手可熱。
這一年,OpenAI發佈旗下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可根據輸入的文字指令直接生成60秒左右的視頻;微軟推出名為Copilot+PC的新款人工智能電腦;蘋果正式發佈其首個生成式AI大模型AppleIntelligence;特斯拉推出名為CyberCab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和無人駕駛Model Y;百度發佈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小度AI眼鏡……
AI技術繼續向前邁進,攪動市場風雲激盪。二級市場上,2024年AI領域多個相關概念表現活躍,Sora、Kimi、人形機器人、無人駕駛、AI眼鏡等熱點概念掀起一輪又一輪漲停潮。
展望2025年,光大證券研報表示,AI仍是2025年全球科技的核心主題,AI大模型的迭代、新應用的落地持續帶來算力基礎設施增量需求,亦將助力終端生態和交互的新變革,賦能千行百業迎來新奇點。
AI熱點概念上演漲停接力賽
回望2024年,AI概念在二級市場上表現搶眼。從年初的Sora、Kimi,到年中的人形機器人、無人駕駛,再到年末的AI Agent 、AI眼鏡,AI熱點概念「輪番上陣」,屢屢掀起漲停潮。
2月15日,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正式發佈了旗下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成為人工智能界的開年「王炸」。
Sora的橫空出世,引爆了A股AI板塊,2024年春節后首個交易日(2月19日),A股相關個股掀起漲停潮,其中多隻個股「20cm」漲停:大視頻領域公司當虹科技「一」字漲停,全天報漲停價23.63元/股,漲幅為20.01%;因賽集團全天報漲停價29.46元/股,漲幅為20%;易點天下2月19日高開高走,盤中衝上漲停,最終收漲20.01%;萬興科技、會暢通訊、博匯科技等個股均漲停收盤。
2月20日,Sora概念股持續大漲,會暢通訊、易點天下、當虹科技、因賽集團等多股持續漲停。2月21日,Sora概念股繼續領漲A股。作為概念龍頭,因賽集團於2月19日至2月21日連續三日漲停,區間漲幅達72.79%。
繼Sora之后,3月,人工智能創業公司月之暗面推出的Kimi智能助手宣佈支持200萬字超長無損上下文,並於3月19日啟動內測。消息一出,市場對AI板塊的熱情再次被點燃,Kimi概念股應聲上漲,華策影視3月20日至22日斬獲三連20%漲停;掌閲科技也收穫三連板。
5月,微軟推出名為Copilot+PC的新款人工智能電腦,攪動PC市場「一池春水」,AI PC概念爆發,其中英力股份自5月20日至5月31日9個交易日內大漲超160%,並斬獲3連板;雷神科技、隆揚電子、信音電子和思泉新材區間漲幅均超30%。
7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首次公開亮相。7月4日,人形機器人概念逆勢上漲,恆工精密、雷賽智能等多隻個股漲停。同月,百度旗下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在武漢爆火,無人駕駛概念也跟着狂飆,7月10日,天邁科技20%漲停,德賽西威、凱中精密、移遠通信等近20股漲停或漲超10%。
10月,智譜發佈AutoGLM智能體,可通過讀取語音指令理解用户意圖,並模擬人類行為,自動完成點外賣、訂機票和酒店等操作。受此消息影響,智譜AI概念成為市場熱點,10月28日至10月31日,豆神教育接連實現「20CM漲停」,4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107.4%。
除智譜以外,谷歌、字節、浪潮信息、中科創達等多家公司也接連發布了AI Agent相關進展。
11月,百度發佈了首款眼鏡——小度AI眼鏡,並稱該產品為「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除百度外,回車科技、Rokid、閃極科技等多家公司也陸續發佈AI眼鏡新品。
受多公司發佈AI眼鏡新品等刺激,AI眼鏡概念近期反覆活躍,12月18日,博士眼鏡、潤欣科技、明月鏡片、卓翼科技、中光學、瀛通通訊、比依股份等多隻概念股漲停,恆玄科技、佳禾智能、雲天勵飛、星星科技、宇瞳光學等多隻個股跟漲。
寒武紀成2024年AI「漲幅王」
2024年AI賽道持續火熱,相關概念股也「沾光」飛昇,多隻個股股價漲勢喜人。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73只人工智能(AI)概念股中,有40只個股股價上漲,其中11只個股年內漲幅超50%,2只個股漲幅翻倍。
2024年漲幅最高的AI概念股當屬「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自「924行情」以來,寒武紀的股價一路上揚,屢創新高。年初至今,寒武紀股價累計上漲387.55%,12月31日收盤報658元/股,較2月份低點的95.85元/股漲586.49%。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紀如今已成為A股市場上僅次於貴州茅臺的高價股。
AI算力公司潤澤科技以108.42%的漲幅位居2024年AI概念股漲幅第二,公司股價同樣在「924行情」后快速上漲,並於12月20日觸及年內最高點61.88元/股。截至12月31日收盤,潤澤科技股價報51.96元年/股,市值894.48億億元,近3個月市值增長超400億元。
中科曙光年內累計漲幅達83.92%,位列第三。高偉達、合合信息、天璣科技、瑞芯微、全志科技、浪潮信息、光環新網和機器人位列其后,上半年累計漲幅均超50%。
從AI概念股2024年漲停情況來看,川大智勝收穫17個漲停板,拿下「漲停王」,智微智能次之,年內收穫16個漲停板。此外,天娛數科、中電興發、掌閲科技、華勝天成和瑞芯微均在2024年內收穫10個漲停板。
港股方面(注:Wind港股人工智能板塊),廣告營銷公司匯量科技漲幅領先其他AI概念股,2024年累計漲幅達187.59%;光啟科學、美團2024年漲幅位列其后,分別為103.92%、85.23%;中興通訊、騰訊控股、中國電信和商湯2024年股價漲幅均超20%,分別為45.73%、43.26%、38.46%、28.45%。
國產AI芯片扎堆IPO,年內AI上市公司擴容
乘着賽道火熱的「東風」,2024年諸多AI企業積極尋求上市。
其中,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爾線程三家AI芯片企業陸續開啟上市進程備受關注。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今年8月,燧原科技在上海證監局辦理了上市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輔導;9月,壁仞科技在上海證監局辦理IPO輔導備案登記,輔導券商為國泰君安;11月,摩爾線程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自動駕駛公司也在2024年掀起上市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10家自動駕駛公司尋求上市,包括地平線、黑芝麻智能、文遠知行、Momenta、佑駕創新(MINIEYE)、小馬智行、縱目科技、希迪智駕等。
與此同時,2024年AI上市公司陣營不斷擴容,雲星宇、星宸科技、合合信息、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等多家公司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A股市場上,2024年,雲星宇、成都華微、星宸科技、廣合科技、燦芯股份、合合信息、託普雲農和聯芸科技8家公司闖關IPO成功,先后在A股上市。
從新股上市表現上看,2024年A股市場上市的AI新股「首秀」表現均十分亮眼。其中,託普雲農和聯芸科技上市首日分別收漲800.07%、353.16%;燦芯股份、廣合科技、星宸科技、雲星宇和合合信息5家公司上市首日股價均翻倍增長首日漲幅分別為150.25%、197.65%、197.65%、166.31%和105.91%;成都華微上市首日收漲25.49%。
港股方面,1月,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商速騰聚創在港交所掛牌上市;4月,出門問問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AIGC第一股」;5月,AI SaaS解決方案公司邁富時在港交所上市;6月,數字閲讀平臺服務和營銷商宜搜科技、「AI製藥第一股」晶泰科技和「邊緣雲第一股」雲工場3家人工智能公司先后在港交所上市。
進入下半年,7月,「交互式AI第一股」聲通科技、「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第一股」如祺出行同日在港交所上市;8月,「國產智能駕駛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登陸港交所;10月,智能駕駛科技公司地平線在港交所上市;12月,「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智能駕駛企業佑駕創新和「醫療大模型第一股」 訊飛醫療科技先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年內港股上市的AI新股中,晶泰科技、佑駕創新、邁富時和宜搜科技上市首日均表現不俗,分別收漲9.85%、14.12%、18.46%和91.72%。
展望2025,AI路向何方?
近日,券商「2025年展望」陸續出爐。綜合券商觀點來看,多家券商看好AI行業在2025年的發展前景。
中信建投證券在其2025年投資策略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行業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將呈現出以算力為基礎的強勁發展態勢。研報認為,自主可控是AI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而Agent及B端應用的崛起將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隨着AI技術的不斷進步,模型與應用將迎來雙突破。這將進一步推動算力基礎設施的增量需求,為AI產業鏈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智能製造作為AI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將在202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國金證券表示。
「AI應用躍過商業化拐點,全面迎接AI+大時代。」民生證券研報指出,人工智能為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頭雁」,將驅動以「AI+」為主線的偉大時代機遇:國產AI算力崛起已經是大勢所趨,AI一方面正在驅動空前的終端硬件革命,另一方面AI+應用迎來全面落地拐點,此外量子產業有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引擎」,衞星互聯網與信創也進入規模落地階段。
中金公司則從產業鏈的角度分析了AI行業的發展趨勢。研報指出,AI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落地將持續推動新應用的誕生和發展,進而帶來算力基礎設施的增量需求。同時,AI技術還將助力終端的新變革,為產業鏈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AI仍是2025年全球科技的核心主題,AI大模型的迭代、新應用的落地持續帶來算力基礎設施增量需求,亦將助力終端生態和交互的新變革,賦能千行百業迎來新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