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31 18:3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上海報道
經歷四年連續下跌之后,2024年的恆生綜合指數終於以上漲終結了全年的走勢。而隨着A股IPO節奏放緩以及港股流動性的回升,港交所成為滬深交易所的替代選項,迎來了眾多內資新質生產力企業的落腳。
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於港交所IPO的70家企業中,按港交所行業區分,資訊科技業企業IPO共有17起,排名居行業首位;非必需性消費緊隨其后,累計IPO共16起;醫療保健行業則排名第三,共計11起。
而從融資規模上,非必需性消費企業引資403.2億港元,佔據今年港股IPO首發募集資金約一半;資訊科技業企業引資138.3億港元,排名第二,必選消費合計募資77.3億港元。
從企業資本化階段的角度,成熟企業發行H股融資,成爲了港股IPO認籌的主流選項,且分化明顯。其中美的集團(00300.HK)一家企業首發募集資金總額達到310億元港元,佔全年港股IPO的近四成;其次為順豐控股,其IPO融資規模達58.3億港元。
而港股IPO頭部化依然明確,融資規模靠前10%的企業,佔到了港股IPO總融資規模的三分之二。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從行業來看,食品,飲料,家電製造業企業居於港股IPO規模的頭部。而創新葯企業往年大幅進軍港股,今年融資則降至5起,合計融資規模僅20.76億港元。
但與此同時,以智能駕駛、AI衍生行業為代表的新行業,新熱點企業迭出。
智駕出行頭部企業集體赴港
今年以來,共有四家智能駕駛相關企業宣告登陸港交所,包括1月的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02498.HK)、8月的黑芝麻智能(02533.hk),10月的地平線機器人-W (09660.HK)以及12月的佑駕創新(02431.HK)。
其中,地平線機器人-W首發募集資金54.07億港元,列居榜首。四家公司合計募集資金84億港元,佔到今年港股融資總金額的約十分之一。
從產業地位來看,地平線機器人-W,黑芝麻智能均為以智能汽車算力芯片為核心,為汽車OEM廠商集成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配套的明星企業,市佔率在國內獨立智駕算力芯片企業中分居前兩位。
速騰聚創則為車載激光雷達的「雙寡頭」,其與美股上市的禾賽科技分食國內車載激光雷達賽道大部分市場佔有率。
佑駕創新亦為智駕解決方案領域的重要企業。招股書顯示,公司與29家整車廠就94款車型展開量產,其中涵蓋銷量排名前十的國內整車廠中的七家;而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佑駕創新累計為35家整車廠進行量產。
縱觀已經登陸港股的智駕公司,國內頭部廠商幾乎盡收眼底。而排隊企業亦不乏智駕行業主要玩家,如福瑞泰克、縱目科技、希迪智駕等也已向港交所遞表,賽目科技通過了上市聆訊。此外,激光雷達玩家圖通達12月20日也宣佈將通過SPAC借殼方式登陸港交所。
除智駕行業外,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兩家網約車企業,亦攜Robotaxi預期登陸港交所。今年年中時,行業「巨擘」滴滴再度被傳港股IPO,雖彼時迴應「沒有具體時間表」,但時至年底,滴滴港股IPO之傳言似又有升溫之勢。
智駕,Robotaxi和網約車擠入港股科技賽道,分流了極大的市場關注。但與此同時,在新股解禁壓力之下,速騰聚創、地平線在遠離新股炒作后均處於破發狀態;黑芝麻智能交易於12月31日港股收盤驚險回升至發行價上方。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均大幅破發。
AI,短視頻港股試水
從行業生態來看,年初時分析人士預計的港股18C科創企業蜂擁上市的情況並未出現。與此同時,傳統產業結合新興玩法的業態卻成為港股IPO市場的香餑餑。
12月30日,港股IPO年關之際,訊飛醫療科技(02506.HK)順利登陸港交所,其發行價格達到82.80港元,首發融資規模達到5.82億元,在2024年全年港股IPO企業中位居24名。
訊飛醫療科技系出訊飛體系,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醫院人工智能服務,智慧醫療,智慧醫保,智慧醫生等智慧醫院服務。
此外,卡位AI,藉助垂類大模型進入細分行業,也成為港股新股的「賣座」手法之一。
如今年6月登陸港交所的晶泰控股-P(02228.HK)便在IPO階段豪取10億港幣。公司也宣稱已開發專有的ProteinGPT,為一種基於人工智能的生物醫學生成工具,旨在預測和篩選蛋白質序列,並通過將LLM納入公司的算法,生成符合特定預設標準的蛋白質藥。
而由於該業務契合今年關於蛋白質預測貢獻的化學諾獎,該公司上市后股價短期獲得市場眷顧,階段漲幅一度較IPO價格漲超200%。
除此之外,聲通科技(02495.HK)、出門問問(02438.HK)兩家公司均卡位聲控AI技術,其中聲通科技通過AI語音識別卡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通信等領域;出門問問則聚焦車內全棧式語音AI系統,卡準智能汽車語音識別賽道。兩家公司分別募集資金6.32億港元和3.21億港元。
短視頻等新領域企業,也在2024年開始首次登陸資本市場。
如5月完成IPO邁富時(02556.HK)主打短視頻數字營銷賽道,其主營業務包括通過大模型工具管理生成視頻營銷物料,私域流量管理等等。
以信息流廣告起家的樂思集團(02540.HK)則在近年轉型至短視頻製作,並生產集體移師長沙。公司招股書顯示,樂思集團開始探索向零售商提供廣告及營銷服務的商機,以通過直播串流在海外視頻平臺推廣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