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八大關鍵詞,讀懂時尚圈2024

2024-12-31 13:22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袁哲 北京報道

2024年悄然過去,轉眼迎來嶄新的2025年。

回望年初,2024年新年大幕剛拉開,第一聲重錘直指股市。開年便持續走低的歐洲股市以及諮詢機構紛紛下調行業預期,為2024年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只有愛馬仕憑藉穩健的經營策略,依舊穩坐奢侈品王座,成為少數的「逆勢贏家」。

暗流之中不乏亮眼。Prada發佈上半年業績數據,集團半年收入增長14%至25.5億歐元,旗下Miu Miu收入猛漲93%,成為行業矚目的增長標杆。同樣逆勢而上的還有Ralph Lauren,品牌不再專注「老錢風」,而是轉向吸引更多女性消費者,成為品牌在動盪中實現增長的關鍵動力。此外,國貨品牌毛戈平四戰IPO終於上市,首日股價大漲80%,成為美粧行業的一匹黑馬。

奢侈品行業向來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面對十年來最大的盤中跌幅紀錄,Burberry在年中果斷決定大刀闊斧搞改革,力圖重振品牌雄風。而另一邊,LVMH則憑藉在年初大膽公佈上一年的業績報告,穩步拉昇整體股價,為資本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算是平穩度過了開年的寒冬。

回首過去一年時尚與奢侈品圈的動盪與高光,21Style總結了8個關鍵詞,梳理那些風雲變幻、跌宕起伏的瞬間,以及值得銘記的精彩故事。 

01/凜冬

這個冬天對於各大奢侈品牌來説要格外難熬一些。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Richemont)在2024上半財年的淨利潤大幅倒退70%至4.6億歐元。開雲集團今年前九個月的收入下滑12%,第三季度更是暴跌15%。其頂樑柱Gucci前路未卜,第三季度收入大跌25%,成為開雲集團旗下跌幅最大的品牌。高盛將開雲集團的評級下調至「賣出」更是雪上加霜。

美粧行業也不好過。法國歐舒丹在港交所上市14年后宣佈正式退市,雅詩蘭黛在2024財年的淨利潤暴跌61%至3.9億美元,跌幅比去年還兇。瑞士鍾錶工業聯合會在前不久剛剛發佈了最新的11月出口數據,瑞表出口已經連續大跌了3個月。今年9月份,瑞士手錶出口量降幅高達12.4%,中國市場幾乎腰斬。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歷峰集團董事長甚至直言奢侈腕錶需減產。

02/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在全球奢侈品行業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開年時,大批公司相繼公佈財報,最具購買力的中國消費者一度重現昔日輝煌。歷峰集團第三財季的增長几乎完全依賴亞太市場的貢獻,而香奈兒也時隔十五年將全新系列的全球首秀選在中國,彰顯對這一市場的重視。

然而,中國市場的波動同樣給全球奢侈品牌帶來巨大挑戰。拋開日本市場不看,LVMH集團2024年第二季度在中國等亞洲地區的有機銷售下降了14%;開雲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1%,亞太區的營收更是大跌22%;歷峰集團第一季度在大中華區的銷售下滑了27%。 

03/轉型

面對低迷的消費市場,各品牌開始在調整中尋求增長和突破,「懷舊復興」成主導風格。Burberry「迴歸傳統」的改革戰略奏效,打響了奢侈品價格戰的第一槍。Gucci也決定讓經典煥發新生,在用Gucci Ancora系列向靜奢風轉型的同時,決定減產兩成瞄準高端客户。

香水賽道正成為奢侈品牌新的發力點。諮詢公司麥肯錫預測,到 2028 年,全球香水市場規模將達到 1060 億美元。雅詩蘭黛在皮膚護理、頭皮護理、彩妝業務的業績均下降時,只有其香水業務淨銷售額微增1%,一舉推進Le Labo進入中國市場。施華洛世奇與化粧品集團科蒂簽署了一項長期協議,合作重啟香水部門——是香水業務的絕佳表現推動了科蒂在2025財年一季度淨收入增長2%至16.7億美元。靠高端香氛一舉上市的西班牙美粧集團Puig提振了市場信心信心,歐舒丹於年初收購了意大利奢華家居香氛品牌Dr.Vranjes Firenze;歐萊雅集團也收購了美國高端香水品牌Annick Goutal的少數股權,又投資中國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觀夏,目前已擁有了14個香氛品牌。

洗護和醫美護膚的賽道競爭白熱化,化工巨頭漢高收購了寶潔旗下沙宣品牌及其大中華區相關頭發護理業務;皮膚科學美容巨頭高德美(Galderma)在瑞士的上市進一步搶佔了醫美市場。不過隨着美粧護膚品牌高調擴張而引發的化粧品致癌物超標問題還是無解,各品牌口徑不一,市場監管標準還需統一。

04/運動

2024年是「體育大年」,奢侈品行業與體育世界的聯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巴黎奧運會的熱潮賦予品牌新的營銷機會,各大奢侈品牌提前佈局,通過贊助運動員、打造奧運聯名款等形式,在全球市場掀起一股運動時尚風潮。

中國游泳隊的明星選手成為品牌合作的焦點:摘得三枚獎牌的張雨霏成為Dior的中國品牌摯友;汪順與積家攜手;覃海洋則成為泰格豪雅的品牌大使。LVMH集團作為巴黎奧運會的高級贊助商,以1.5億歐元的投入包攬了10%以上的份額,旗下品牌為賽事提供團隊服裝、獎牌及火炬設計,將奧運會打造成了有史以來「最時尚的一屆」。

網球明星鄭欽文也成為跨界合作的典範。作為耐克與威爾勝的簽約運動員,她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同時也贏得了蘭蔻和勞力士的青睞,甚至身穿巴黎世家登上了《時尚芭莎》的八月刊封面,展現了她在運動與時尚領域的雙重影響力。

除了奧運熱潮,運動風尚在高端市場的表現同樣亮眼。雖然號稱是「中產收割機」的Lululemon增長明顯放緩,但更多的高端運動品牌實現了躍升。瑞士品牌On昂跑在三季度創下6.358億瑞士法郎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2.3%;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也收穫了年初700億元IPO估值和年末淨利潤增長651%的雙重喜報。北面與卡戴珊的聯名系列更是5分鍾內售罄,將户外風格推上奢侈品舞臺,成為全新的敍事焦點。

從奧運賽場到日常生活,運動元素的全面滲透正在重新定義奢侈品的未來。

05/包容

在先后落幕的2024秋冬中國國際時裝周和上海時裝周上,新中式風格再次衝上時尚圈的前沿,以依託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之美傳達了對中式美學和文化價值的個性解讀。「包容」之名重塑美學,10月15日,消失T台6年的維多利亞的祕密以全新姿態迴歸,繼續以「包容」為核心價值觀。維密不再單一追求性感與骨感,而是強調多元化與舒適性大碼模特成為新亮點,為全球女性帶來更多共鳴。雖然2024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1%,達14億美元,但維密實現了兩年來的首次盈利,表明品牌轉型的成效開始顯現。

此外,包容理念在珠寶市場也得到了新的詮釋。長期以來,彩色珠寶因傳統觀念束縛被視為「次等選擇」。但隨着女性主義的興起,寶曼蘭朵等品牌借勢突破偏見,以色彩斑斕的設計重新定義珠寶美學,彰顯出新時代女性的自信與力量。

06/告別

今年,我們面臨一次次「告別」和一頁頁「謝幕」。Hedi Slimane結束了在Celine長達7年的創意旅程,這位極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以其極簡風格和搖滾精神為品牌注入了鮮明的個性。與此同時,「海盜爺」John Galliano也宣佈辭任Maison Margiela創意總監,為其顛覆性的職業生涯再添一段謝幕時刻。2月時,《Vogue》中國版主編章凝宣佈離任,她的繼任者是《GQ智族》前主編劉衝,這一變動無疑為時尚傳媒領域帶來了新的期待與關注。「婚紗女王」Vera Wang在年底結束了她的同名品牌34年的獨立經營,這些告別不只是個人的立場,更象徵着一個時代的落幕。

企業高管的卸任則為奢侈品行業注入了更多不確定性。Lululemon產品總監Sun Choe的離職,被視為品牌銷售持續疲軟的信號之一;加拿大鵝前首席運營官John Moran於3月離職,其后集團宣佈裁減17%員工,以推動所謂的「轉型計劃」。另一邊,任職了35年的聯合利華首席品牌官Aline Santo離職;香港新世界發展的行政總裁鄭志剛辭任,其主導的K11項目未來走向撲朔迷離,也令業內充滿疑問。

同時,行業也在緬懷失去的閃亮之星。意大利高級珠寶品牌 Bulgari(寶格麗) 創始人 Sotirios Bulgari 的孫女、意大利高級珠寶品牌 Marina B. Jewelry 的創始人 Marina Bulgari 在羅馬去世,享年93歲;快時尚品牌MANGO的老闆則因意外墜崖離世,讓人扼腕嘆息。

07/新生

如果説告別是對舊時代的揮手,那麼2024年的時尚與奢侈品行業,更多是以「新生」擁抱未來。BV前創意總監Matthieu Blazy接任香奈兒創意總監一職,被寄予厚望將香奈兒帶入一個更具未來感的新時代。同樣引發熱議的還有Burberry的領導層變動,Joshua Schulman接替Jonathan Akeroyd出任首席執行官,這已是Burberry五年來的第三次換帥。

歷峰集團的領導層也迎來全面換血。梵克雅寶首席執行官Nicolas Bos接任集團CEO,將統領卡地亞等一系列頂級品牌。而旗下積家與江詩丹頓也雙雙換帥:Jérôme Lambert重返積家,Laurent Perves則成為江詩丹頓的新任CEO。

在設計領域,新人輩出。Hedi Slimane離開后,Celine迎來了前Polo Ralph Lauren創意總監Michael Rider的加入,為品牌注入全新創意方向。而法國設計師Haider Ackermann接任Tom Ford創意總監一職,以其標誌性的優雅與先鋒風格被業界寄予厚望。同時,Peter Do從Helmut Lang卸任,Glenn Martens與Y/Project分道揚鑣,也在創意浪潮中留下懸念。

企業高層的人事變動同樣備受關注。被戲稱「一年換一次CEO」的Gucci再度換帥,由LV前高管Stefano Cantino 擔任;John Idol重返Michael Kors再次出任首席執行官,並繼續擔任母公司Capri Holdings的董事長兼CEO;Dior也迎來了新一任董事總經理——曾在Miu Miu任職的Benedetta Petruzzo。在運動品牌領域,耐克前高管Elliot Hill以CEO身份重返公司,他在耐克長達32年的經驗為品牌注入強大的信任背書;安踏也在為國際事業部招兵買馬,聚焦出海新發展。

08/戲精

時尚界的光鮮亮麗背后,戲劇性與爭議從未缺席。今年的「戲精」時刻,奢侈品大佬們紛紛登場,將行業變動與資本風波演繹得格外吸睛。LVMH總裁Bernard Arnault領銜上演「宮鬥戲」,因涉嫌權錢交易被傳喚作證,其前顧問Bernard Squarcini被指控濫用公共資金、泄露國家安全信息等,案件還涉及多年前竊取愛馬仕商業機密的指控。

另一邊,開雲集團創始人François Pinault則上演了「財富滑鐵盧」。這位現年88歲的奢侈品巨頭跌出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百大榜單,自首次入榜12年來,這是他首次排名滑至第105位。

特步在北京半程馬拉松比賽中自砸招牌比假賽后,特步因收購又賣出KP Global虧損8億元,再加上輿論壓力,形象和財務皆受重創;LVMH「奪冠」F1贊助權,正式成為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主要贊助商,取代勞力士這一長達十年的標誌性品牌。

從法庭到財富榜單,從賽場到賽道,奢侈品界用一出出「戲精」大戲,讓2024年的舞臺更加扣人心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