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撞鳥、設計違規、準備不足?韓國失事客機原因為何?

2024-12-30 17:15

中新網12月30日電 綜合報道,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7C2216號航班在位於全羅南道的務安機場降落時墜毀,造成179人遇難,僅有2名機組人員生還。針對事故原因,韓國各界眾説紛紜。

圖為韓國濟州航空客機事故救援現場。 圖為韓國濟州航空客機事故救援現場。

客機失事時間線

泰國當地時間29日1時30分,客機從泰國首都曼谷起飛,原計劃於韓國當地時間8時30分抵達務安機場。機上載有181人,包括6名機組成員,乘客中除了兩名泰國人,其余均為韓國人。

韓國當地時間29日8時54分,該客機得到着陸許可。

8時57分許,塔臺向客機發出「注意飛鳥」的警報。

僅1分鍾后的8時58分,機長發出求救信號。

9時許,客機嘗試在19號跑道着陸。

9時3分許,客機在起落架未放下的情況下,進行「機腹着陸」,客機偏離跑道、並與機場圍牆相撞。

濟州航空7C2216號航班在位於韓國全羅南道的務安機場着陸時以機腹着陸,之后脱離跑道撞向機場圍牆,並爆炸起火。圖為發生事故后的務安機場。中新社發 韓國紐斯頻通訊社 供圖

失事原因是什麼?

事故發生的過程,引發許多猜測和疑問。

·鳥羣撞擊?

韓國《中央日報》稱,不少人指出,客機失事原因是「飛鳥撞擊」。同時有數據顯示,務安國際機場的撞鳥發生率,在韓國處於最高水平。

韓聯社援引在附近海邊釣魚的目擊者介紹,飛機在降落在跑道上時,與飛來的一羣鳥正面相撞。「好像有一些鳥被吸入發動機中」。

在事故發生當天,當地消防部門也推測稱,事故疑因鳥擊造成。

·起落架故障?

韓國媒體29日報道稱,韓國警方和消防部門推測説,墜機事故的原因,可能是飛機在降落過程中起落架發生故障。

關於起落架為何未正常打開還有待進一步調查。韓國方面有消息指出,初步推測飛機撞上鳥羣導致起落架無法放下。

·跑道長度不夠?

部分觀點認為,「跑道長度不足」導致事故發生,對此,韓國國土交通部予以否認。

韓聯社稱,務安機場跑道長2800米,但由於跑道擴建工程計劃於2025年進行,約300米無法使用。全長約2500米。

不過,國土交通省相關人士表示,「事故機型B737-800能夠在1500米至1600米的跑道上降落」,「其他飛機目前運行沒有問題,因此很難將跑道長度視為事故的原因。」

·設計違規?

韓聯社稱,濟州航空失事客機着陸時,先失控撞上混凝土方位角設施(航向信標台),即混凝土基座及上方定位天線,接着又撞上外牆,最終機體被截成兩半,釀成慘劇。

有意見質疑,這種設計可能違規。

韓國國土交通部航空政策室室長朱鍾浣表示,務安機場距離跑道末端約251米處設有方位角設施,麗水機場和清州機場的方位角設施也採用混凝土突出結構。方位角設施是協助飛機進入跑道的定位天線設施。

朱鍾浣指出,方位角設施必須遵循設置規定,正在調查材質和材料是否有限制,以及與事故的關聯性。

·基本準備工作不足?

有專家質疑道,機身着陸時跑道上沒有噴灑特殊泡沫,機身着陸前機場沒有做好基本準備工作。

一飛行員對媒體表示,「據我所知,機身着陸時會在跑道上噴灑泡沫,以減少着陸時的衝擊」,「我們需要再次確認機場是否有時間噴灑泡沫」。

·為何不放油?

此外,還有部分人對於着陸前,客機沒有放掉剩余的燃油提出質疑。原因是,只要放掉剩余的燃油,就能減少外牆相撞后造成火災引發的損失。

據調查,事故客機等波音737機型從製造開始,就沒有可在空中放油的功能。

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必須繼續在同一區間旋轉,自然消耗燃料。但據推測,像此次事故一樣,在發動機異常等多種緊急情況疊加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耗燃料。

當地時間12月29日,韓國政府宣佈,韓國即日起就客機墜毀事故進入為期7天的國家哀悼期。圖為當地時間12月30日,韓國國會降半旗誌哀。中新社發 張森淼 攝

具體事故原因仍在調查

韓國國土交通部表示,對於事故原因,有鳥擊、起落架故障等多個説法,目前事故調查委員會已回收事故客機的兩個黑匣子,計劃通過黑匣子確認具體的事故原因。該部門還宣佈將封鎖務安機場跑道至當地時間2025年1月1日凌晨5時。

不過,韓聯社援引韓國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等方面消息,黑匣子外殼受損,解讀工作至少耗時一個月。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由美國波音公司和美國航空機構專家組成的團隊正前往韓國協助調查務安機場客機墜毀事件。

韓國國土交通部30日宣佈,將對韓國國內現有的101架波音737-800型客機進行全面特別檢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