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馬智行加速Robotaxi商業化進程:從千台到萬台的新跨越

2024-12-27 18:57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小馬智行Robotaxi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寧在日前舉辦的溝通會上表示:「早在2018年,小馬智行就推出了中國首個常態化自動駕駛測試車隊,並在年底推出了中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一舉措不僅展示了小馬智行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實力,也標誌着其正式進軍Robotaxi市場。」

張寧指出,L4級別自動駕駛行業的洗牌階段已經告一段落,未來競爭的核心將聚焦於車隊規模的擴張和運營效率的提升。他透露,小馬智行計劃在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車隊規模突破千輛大關,並達到單車運營盈虧平衡(即毛利轉正),這標誌着其Robotaxi業務將正式邁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

「隨着車隊規模的擴大,運營成本將逐漸降低,毛利率將顯著提升。」張寧強調,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不僅僅是車輛成本的問題,更需要關注整個運營過程中的支出和收入關係。他介紹,小馬智行通過整編車隊、數字化管理等方式,實現了無人駕駛車隊的「化零為整」,顯著提高了運營效率。

在技術層面,小馬智行不斷推動算法和模型的優化,以適應更加複雜和多樣的駕駛場景。同時,公司還推出了全球首個採用車規級硬件的Robotaxi,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小馬智行Robotaxi廣州研發中心負責人莫璐怡進一步透露,小馬智行正在與豐田、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等車企合作,共同打造面向L4級無人駕駛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車型。這些車型將搭載小馬智行的第七代軟硬件系統,具備全冗余的線控底盤和多重安全保障措施。

在成本控制方面,小馬智行通過多項措施實現了運營成本的持續下降。一方面,公司的全無人駕駛車輛已經無需配備傳統意義上的遠程安全員,而是由「遠程協助員」提供支持。這些遠程協助員能夠在道路施工、道路堵塞等情況下為車輛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輔助,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隨着車輛管理系統的不斷提升,車輛管理所需的地勤人員數量也在逐步下降,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

莫璐怡還透露,小馬智行正在與多家出行平臺和出租車公司合作,共同推動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她表示,這些合作將有助於擴大小馬智行的服務範圍和提升用户體驗,同時也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效率。

政策方面,小馬智行也迎來了利好消息。隨着今年7月4日首批獲得上海市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許可,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無人化出行載客服務正式覆蓋北上廣深四座超一線城市。截至目前,小馬智行Robotaxi在北上廣深的運營面積已近2000平方公里。莫璐怡表示,未來一兩年時間內,行業有望迎來城市級別的開放,為Robotaxi的規模化商業運營提供更多機會。

據小馬智行官網介紹,公司成立於2016年,並在2018年推出了Robotaxi服務。今年11月27日,小馬智行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PONY」,目前總市值約為50億美元。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小馬智行有望在Robotaxi商業化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務。

「未來,小馬智行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和商業化落地並重的發展策略,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張寧表示,公司計劃在2026年底將車隊規模擴張至2000-3000台,並在未來3-5年內實現從千台到萬台規模的跨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