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恆大多筆「1元起拍」債權拍品全部撤回,單筆高達1.2億元,出價已破千萬元

2024-12-27 11:24

恆大地產集團1.2億元債權拍賣被撤回。   阿里拍賣平臺截圖

恆大地產集團1.2億元債權拍賣被撤回。   阿里拍賣平臺截圖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道

近期,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掛出多筆針對恆大地產集團的債權,且均為「一元起拍」。

其中,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1.2億元債權原計劃於12月25日進行拍賣。但當日下午5時許,因「信息有誤」,包括該筆債權在內,恆大地產集團多筆「一元起拍」債權拍賣被撤回。截至被撤回前,這筆1.2億元債權拍賣已有13.6萬人圍觀,762人報名,有375次出價記錄,最高出價已至1055.60萬元。

就撤回本次拍賣的具體原因、這些標的后續是否還會再次上架,阿里拍賣平臺客服解釋説,競拍過程中遇到應當暫緩或中止執行等情況,處置單位會對拍品進行中止或撤回;已報名的競買人保證金會自動釋放退回。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恆大地產集團近年來深陷債務危機,其財務狀況糟糕,這可能是導致債權拍賣撤回的一個重要背景因素,而恆大集團的資產處置複雜性也可能是撤回的原因之一。

「參與債權拍賣存在一些潛在風險。」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建議,在參與拍賣前,競買人可以對債務人及其財務狀況進行充分調查,瞭解其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仔細審查債權的相關文件,確保債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確認債權的具體條款和條件等。

多筆債權因「信息有誤」緊急撤回

近日,多筆針對恆大地產集團及旗下子公司的債權在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上架,包括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2億元債權、恆大地產集團上海盛建置業有限公司6800萬元債權/4500萬元債權、恆大長基(沈陽)置業有限公司5888萬元債權以及成都恆大御府首期二期等2户105.20萬元工程款債權等四項拍賣,起拍價均為1元。

其中,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2億元債權計劃於12月25日10時起至12月26日10時止在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網絡競價活動拍賣;起拍價1元,保證金6000元。

公告披露,該債權是「恆大系」公司上海豐濤置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豐濤」)欠上海早田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早田」)的工程款、保證金、補償款及利息。

此前,申請人上海早田以上海豐濤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上海豐濤(被申請人)進行破產清算。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被申請人,並於2023年3月27日組織雙方進行了聽證。不過,被申請人不同意破產清算,認為若破產清算不利於保交樓工作,且公司並非沒有清償能力等。

競價方式顯示,本次競價採用無保留價的增價競價。該1.2億元債權至少一人報名且出價不低於起拍價,即可成交。成交后,則需另付軟件服務費,為成交價的0.5%—1%,還需另付成交價5%的佣金。而此次拍賣之前,負責拍賣事宜的宿遷德易拍賣有限公司向媒體表示,參與競拍需要準備的資金「肯定要50萬(元)以上了」。據悉,該公司在成交后會收取佣金和服務費,但無法保證后續的追債事宜。

記者看到,截至12月25日上午10時拍賣前,該項拍賣已有超4.7萬人圍觀,239人交納保證金報名。截至12月25日17:22,在因「信息有誤」被叫停之前,競買號「R0688」的競拍者已經報出了1055.60萬元的價格。

不僅如此,恆大地產集團上海盛建置業有限公司6800萬元債權/4500萬元債權、恆大長基(沈陽)置業有限公司5888萬元債權以及成都恆大御府首期二期等2户105.20萬元工程款債權等拍賣也悉數被撤回,撤回原因也均顯示為「信息有誤」。

恆大地產集團深陷債務危機

多筆恆大債權為何突然撤回?該標的后續是否還會再次上架?就這些問題,記者嘗試與宿遷德易拍賣有限公司方面聯繫,但截至發稿未獲對方迴應。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參與債權拍賣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比如債務人可能無法按時還款,導致競買人無法收回投資;有些債權可能存在虛假或不完整的信息,競買人可能會購買到無效或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債權等。

為規避上述風險,王玉臣律師建議,在參與拍賣前,競買人可以對債務人及其財務狀況進行充分的調查,瞭解其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同時仔細審查債權的相關文件,確保債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確認債權的具體條款和條件。在必要時,尋求法律和財務專業方面的幫助,以獲取專業意見和建議等。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也認為,債權處置存在風險:「賣任何一個資產,債權人、股東都有可能存在不同意見。此次撤銷,也説明會對相關項目進行重新考慮。比如其中一些債權背后的項目涉及保交房。有些東西也不能想賣就賣的,不是純粹一個金融的操作。」嚴躍進表示。

「恆大地產集團近年來深陷債務危機,其財務狀況糟糕,這可能是導致債權拍賣撤回的一個重要背景因素。」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恆大集團的債務規模龐大,涉及的債權人眾多,且部分債務由於違約問題未能按時清償,導致大量債務資產面臨處置。此外,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0月末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約3013.63億元,這進一步說明了其財務狀況的嚴峻性。

同時,柏文喜表示,在某些情況下,債權拍賣可能會因為第三方提出異議或法律訴訟而被撤回。過往恆大相關債權拍賣實際上也有撤回情況,原因就是「第三人提出異議,案件撤回」。此外,恆大集團的資產處置複雜性也可能是撤回的原因之一。柏文喜認為,由於債權可能存在回收困難、債務人破產等風險,低起拍價的策略可以作為一種風險補償。

據公開資料,2022年6月24日,佳盛環球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中國恆大的清盤呈請,涉及債權金額為8.625億港元;今年1月29日,中國恆大正式被法院頒令清盤。目前,恆大清盤人正在全球範圍內竭盡全力追索資產。

12月11日,恆大清盤人安邁顧問有限公司據悉已接管許家印名下持有私人飛機的離岸實體公司,並將飛機掛牌出售。法庭文件顯示,除這架飛機外,許家印名下至少還有一架空客A330、灣流G450私人飛機,以及兩艘遊艇和兩輛勞斯萊斯幻影系列等資產被凍結。

更早一些時候,今年8月5日,中國恆大披露,於2024年3月22日,清盤人以公司名義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高等法院)針對三名被告展開法律訴訟,即許家印、公司前行政總裁夏海鈞以及公司前首席財務官潘大榮,目前該訴訟逐步發展至加入許家印前妻丁玉梅等其余四名被告。在該訴訟中,公司尋求向七名被告收回(其中包括)公司根據其聲稱為誤報的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各財政年度的財務報表支付的股息及酬金共約60億美元。

不過,中國恆大的清盤聆訊日前已經宣告延期:11月12日,中國恆大在港交所公告稱,法院指示取消原定於11月14日上午10時舉行之聆訊,並將申請押后,聆訊日期很可能不會早於2025年2月20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