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V23遭遇退訂潮,iCAR汽車真的懂年輕人嗎?

2024-12-26 22:1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帥國 奇瑞iCAR品牌旗下第二款車型V23在預熱了大半年之后,終於在12月16日正式上市,但剛一上市,就引發了用户的「退訂潮」,主要原因在於iCAR V23的價格和配置不合理。

12月18日,iCAR品牌迅速調整了V23的用户權益,以期可以扭轉局勢。但很多用户並不買賬,目前退訂還在持續。12月22日,奇瑞集團法務部和iCAR汽車聯合發佈公告稱,自身受到了「大量水軍賬號」攻擊。

iCAR品牌是奇瑞集團在2023年4月發佈的一個純電動車品牌,發佈至今僅一年多時間。但iCAR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公司層面的調整和變動,使得其在品牌定位和產品營銷方面,令用户難以適應。

「黑馬失蹄」

iCAR品牌錨定年輕人羣體,主打純電動產品。今年2月,iCAR首款車型緊湊級SUV 03上市,售價區間為10.98萬—16.98萬元。目前,iCAR 03的月銷量穩定在4000輛到5000輛之間,在緊湊級純電SUV市場中可圈可點。

4月的北京車展上,V23作為iCAR汽車的第二款車型首發亮相,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臺方盒子」。 V23自亮相以來,因為復古的獨特設計受到很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在11月的廣州車展上,V23宣佈開啟預售,預售價爲11萬元到15萬元,8小時內訂單量突破3.1萬輛,一度被認為是車市的一匹「黑馬」。

然而,iCAR V23在12月16日正式上市后,由於大量預訂用户對新車的價格和配置不滿,引發了大規模退訂。

價格方面,iCAR V23預售時的價格為11萬—15萬元,當時宣佈只有401兩驅和501四驅兩個版本,最終這兩個版本的價格分別為10.98萬元和13.98萬元,且不含科技選裝包。如此算來,V23 401兩驅版的正式售價只比預售價格低了200元;在購置選裝包的情況下,反而比預售價貴了9800元。而新公佈的301兩驅版,雖然售價只有9.98萬元,但並非主銷車型,且續航短、明年3月才能交付。如此產品定價,讓消費者感受到了「誠意不足」。

配置方面,很多在同級別車型上都是標配的東西,在V23身上卻是選配,且不能單獨購買,必須購買整個科技選裝包,沒有給消費者自由選擇的空間。這一點讓不少已經下訂的車主感到惱火。

12月18日,iCAR汽車對於用户退訂一事緊急作出反應。iCAR汽車首席產品官(CPO)蘇峻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道歉,調整了用户權益。蘇峻表示,每位小訂用户,可將原本贈送的行李架和車衣轉換為5萬積分,並額外贈送5萬積分,合計10萬積分。積分可以用於0元換購科技舒適包或任意換購商城精品。其次,如果因為交付不到位導致車主趕不上國補政策,iCAR承諾大定全退。最后,已經鎖單和提車的用户也將同享以上權益。

對於iCAR汽車臨時的權益調整,有行業人士認為,iCAR品牌的動作看似「聽勸」之舉,實則「應付了事」。針對用户權益修改后市場反饋如何,經濟觀察網向iCAR品牌進行了諮詢,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營銷事故頻發

V23上市遭遇「退訂」事件,反映出的是iCAR品牌在營銷能力上的不足。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儘管有着奇瑞集團的資源幫扶,但iCAR汽車並沒有很好地找到自身在市場上的定位。

iCAR品牌在發佈時將「年輕人的車」作為其品牌定位,但iCAR V23在年輕人十分敏感的產品定價和配置上出現失誤,且發佈會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蘇峻的發言也被指充滿「説教」意味。這些都透露出,iCAR品牌在洞察消費者需求方面還不夠成熟。

另有行業觀點指出,iCAR汽車在V23營銷上的失利,與企業的「用人不當」有關。公開資料顯示,蘇峻在2014年創立小米供應鏈企業——智米科技,並出任CEO。2021年,蘇峻跨界進入汽車行業,組建創業團隊,啟動造車項目。2023年,該造車項目創業團隊與奇瑞建立合作關係,其團隊成員融入奇瑞汽車,雙方合作打造了新能源品牌iCAR。

奇瑞集團在新能源轉型上已經落后於行業平均水平,iCAR汽車被看作奇瑞集團加速轉型的主力軍,V23這款產品更被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認為將「賣爆全球」。但誰也沒有料到,iCAR因一場發佈會栽了跟頭。

從整個汽車行業看,營銷能力不足是大多數初創品牌面臨的共性問題,若處理不當,則對品牌發展帶來傷害。此前,小鵬、蔚來、理想、智己、哪吒等新勢力品牌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2022年9月,G9作為小鵬汽車的戰略車型被推出,卻因產品配置過於複雜等問題,引發用户批評和退訂,小鵬汽車也因此遭遇了公司創立以來的最大「滑鐵盧」。對此,小鵬汽車推出改變車型命名方式、增加配置、變相降價等多種調整舉措,但效果並不明顯。直到一年后,新款G9大幅降價增配,情況才得以緩解。

小鵬G9的前車之鑑,並沒有引起新勢力們的重視。哪吒汽車推出的哪吒S和哪吒GT,上市之初由於定價過高,與原本以高性價比吸引消費者的品牌形象相背離,不僅影響了銷量,也使得哪吒汽車陷入市場被動地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