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寨臺積電?韓產業界提議政府組建「韓積電」

2024-12-26 15:42

近日,在韓國國家工程院(NAEK)舉辦的研討會上,韓國工業及學術界提議效仿中國臺灣的臺積電(TSMC),創建一家名為 「韓國半導體制造公司(KSMC)」 的企業,以應對韓國半導體行業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韓國專家預計,到2045年,對KSMC高達20萬億韓元(約合996.16億人民幣)的投資,將產生300萬億韓元(約合1.49萬億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儘管名字類似臺積電,但是從具體討論來看,這個構想或許更多是爲了擴大韓國成熟製程產能,而不是同臺積電展開先進製程競爭。

據韓國商業新聞網站(Korea bizwire)消息稱,該計劃旨在通過多元化的製造工藝,包括前沿技術和傳統技術,在晶圓代工廠和fabless(無晶圓廠)公司之間構建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

根據報道,此倡議主要是爲了助力規模較小的fabless企業,目前韓國很多這類企業都高度依賴三星10納米以下的先進製程。

創建KSMC的計劃,是由韓國國家工程院12月17日舉辦的研討會上披露的。

圖自Korea Bizwire

在韓國專家看來,中小型fabless企業並不總是需要高成本的先進製程,反而更應該採用成熟製程。

成均館大學的權錫俊(Kwon Seok-jun)教授表示,中國臺灣維持着一種平衡的生態系統,像聯華電子和力積電等公司專注於傳統和中等技術工藝,與臺積電的先進製造相輔相成,這使得新竹有超過250家fabless企業,得以同大廠一起蓬勃發展。「而由韓國政府支持創建KSMC,有望複製這一成功模式,在韓國產生類似結果。」

韓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存製造商,但在邏輯處理技術和芯片設計方面,卻遠遠落后於中國臺灣,而且情況沒有任何好轉。對此,該研討會明確了韓國半導體行業目前面臨的七大關鍵挑戰,包括縮小與海外競爭對手的技術差距、投資競爭力減弱、fabless廠和封裝業務增長乏力、人才外流以及過度監管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會議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強化半導體生態系統、增加研發投入以及實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韓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安基鉉(Ahn Ki-hyun)為此強調了及時投資的緊迫性,倡導到2047年,韓國政府要通過補貼和税收抵免等方式提供300萬億韓元(約合 2087 億美元)的支持,以維持韓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安基鉉還援引臺積電工程師「更快的發展節奏往往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説法,呼籲提高韓國52小時工作周政策的靈活性。

而郭魯正則表示,應該將此前大型企業對對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中小企業的涓滴支持模式,轉變為對中小企業的直接投資,通過增強研發競爭力擴大整個半導體生態系統,以形成所謂的「噴泉效應」。

此外,對於像KSMC這樣的國企能否處理先進工藝,引發了與會者諸多擔憂。對此,SK海力士首席執行官郭魯正(Kwak No-jung)則建議,可先將三星的部分舊設施重新利用,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

其實從中國大陸的經驗來看,韓國這一提議不無道理。

近年來,中國大陸成熟製程產能快速擴張。據TrendForce預估,到2027年中國大陸28nm以上成熟製程產能佔全球比重可望達39%,臺灣地區會滑落至40%,韓國則會降至4%。

成熟製程並不代表落后,在消費電子、汽車、家電、工控等廣闊領域,28nm及以上芯片能夠佔據四分之三的市場份額。成熟製程的擴張,正在帶動中國芯片出口額節節攀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