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玩轉幣安Alpha,短期博弈or長期價投?

2024-12-25 15:29

原創 | Odaily星球日報

作者|南枳

幣安自 12 月 18 日推出 Binance Alpha 以來,累計上架了 38 個代幣,第一期由於上線的多數是超高市值代幣,漲幅較為不顯著;而第五期的 WHALES 則由於市值非常小從而大幅上漲。那麼究竟該如何投資?

本篇我們將通過詳細數據,解答幾個問題:

  • 短期上幣效應如何?

  • 中長期上幣效應如何?

  • 不同鏈是否存在不同的漲跌規律?

  • 上幣效應與市值之間是否有所聯繫?

數據一覽

幣安 Alpha 六期、 38 個代幣的 5 分鍾漲跌幅、 1 小時漲跌幅、上線至今累計漲跌幅如下表所示,所有價格數據均來自 TradingView 5 分鍾 K 線圖;市值為流通市值,來自 CoinGecko。

爲了客觀對比累計漲跌幅是否跑贏全體市場,本文選取了三個代幣作為參考對象,分別為 Solana 上的 arc、Base 上的 VIRTUAL、BTC。(Odaily 注:其中 PSTAKE 未能找到具有充足流動性的交易對,價格波動非常之大,故本處略去。)

短期上幣效應如何?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期到第六期的 5 分鍾平均漲跌幅全部為正數,分別為 14% 、 23% 、 18% 、 5% 、 22% 和 0% ,可見幣安 Alpha 也存在短期上幣效應,但和幣安本站相比肯定差距很大。作為參考,Moonshot 的 5 分鍾上幣效應平均值約為 30% ,水平較為接近。

但進一步分析,短期漲幅主要由個別一兩個比較突出的代幣貢獻,多數代幣漲幅可忽略不計。

下圖為三種時段的漲跌幅柱狀圖,可以明顯看到紅色部分(5 分鍾漲幅)有少數幾根非常突出,但多數漲幅很小。

中長期上幣效應如何?

以 1 小時收盤價作為參考對象,從表中可以看出上架 1 小時后多數代幣仍維持着正漲幅(綠柱在 0 軸上方)。

考慮買入速度不夠快的用户,用一小時收盤價對比 5 分鍾收盤價(綠柱低於紅柱代表相對下跌),可以得到六期的相對漲跌幅為 -10% 、-7% 、 3% 、-3% 、 4% 、 4% 。這意味着如果你買入慢了,中期內就會被套住。

長期表現如何?從圖中的藍柱可以明顯看出,上線幣安 Alpha 之后,這些代幣的長期漲幅明顯優於短期漲幅。對於多數用户,更適合上線后先調研誰是優質項目,然后回調抄底等待長期漲幅。

長期漲幅是加密市場整體上行帶來的,還是確實存在來自平臺的影響?通過 arc、VIRTUAL 和 BTC 三個對照組我們可以看出,前三批上線時大盤處於下行區間,但上線的代幣仍有正向漲幅。因此整體而言,上線幣安 ALpha 確實屬於代幣的長期利好。

不同的鏈是否漲跌存在不同規律?

按鏈進行整理,數據表單和柱狀圖如下所示。各鏈的差異非常明顯, 5 分鍾漲跌幅以太坊明顯領先,而 Base 則最為弱勢;長期漲幅則 Solana 遙遙領先,其余三鏈差別不大。

Solana 鏈各代幣數據如下,整體來看 5 分鍾、 1 小時漲跌差異不大,而長期漲幅遙遙領先,可能是幣安 Alpha 中最適合參與的鏈。

以太坊數據如下所示, 5 分鍾、 1 小時差異相對 Solana 擴大不少,表中可以得到 5 分鍾平均漲幅為 24% 、 1 小時平均為 17% ,但上線至今的累計漲幅只有 24% 。以太坊需要付出極高的 Gas 成本才能搶到短期的有利位置,但整體漲幅不大,因此目前來看參與價值最小。

BNB Chain 數據如下圖所示, 5 分鍾與 1 小時漲跌幅參差進一步擴大,但可以看到長期漲幅最好的(紫色柱)都是 1 小時漲幅不大的代幣。

Base 數據如下所示,漲幅主要貢獻者為 LUNA 和 ODOS,樣本數量較小,暫難以明確背后規律。

上幣效應與市值之間是否有所聯繫?

按照市值升序,各時段數據如下圖所示。可以明顯看出,短期上漲最明顯的幾個代幣均是小市值代幣,但 1 小時也回落最多。長期漲幅則與市值沒有明顯聯繫。

(轉自:星球日報)

責任編輯:張靖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