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奕斯偉材料IPO進入問詢階段,近60家機構資本加持、不到4年虧損超20億元!

2024-12-25 14:56

2024年12月24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奕斯偉材料」)科創板IPO進入問詢階段。

11月底,奕斯偉材料成為本年第四家獲受理的科創板IPO企業,前三家分別是泰金新能、新芯集成、環動機器人,奕斯偉材料是其中第二家半導體相關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尚未盈利的企業。

營收快速增長,不到4年虧損超2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奕斯偉材料主要從事硅片的研產銷,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硅片廠商,本次IPO擬募資49億元,用於總投資125億的西安12英寸硅片產業基地二期項目建設。

Wind數據顯示,奕斯偉材料此次IPO是滬深京交易所年內受理的最大IPO。

招股書顯示,奕斯偉材料近年來技術落地疾蹄步穩,收入增長態勢良好,但盈利能力卻相當有限,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奕斯偉材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10.55億元和14.7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66.50%;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收入達到14.34億元,前九個月的收入規模近乎與2023年全年齊平,增速強勁。

不過伴隨着快速增長的營收,奕斯偉材料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5.21億元、-5.33億元、-6.83億元和-5.89億元。據此計算,該公司在四年不到的時間內累計虧損達到23.26億元。

報告期內,奕斯偉材料的扣非后淨利潤分別為-3.48億元、-4.16億元、-6.92億元和-6.06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該公司合併報表及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分別為-17.79億元和-4.68億元,存在未彌補虧損。

奕斯偉材料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現階段不僅要快速進行設備調試、產能爬坡、實現達產,持續提升良率和優化成本,同時需契合下游客户技術路線迭代,持續對拉晶、成型、拋光、清洗和外延五大核心工藝進行研發投入。

按照最新的IPO項目投資來看,奕斯偉材料還在繼續大規模投資,什麼時候能夠扭虧為贏,尚不得知。

奕斯偉材料表示,上述項目的設計產能為50萬片/月,能夠有效擴充12英寸硅片產能規模,與第一工廠形成協同效應,二者2026年合計可實現120萬片/月產能,幫助該公司躋身全球12英寸硅片頭部廠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半導體行業近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但由於宏觀經濟波動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放緩,全球主要晶圓廠2023年的產能利用率處於低谷,直接影響了電子級硅片市場的景氣度。

SEMI統計,2023年全球電子級硅片市場規模為124億美元,同比下滑10.1%。受此影響,奕斯偉材料的產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81.71%降至2023年的72.92%,雖然2024年前三季度已回升至91.07%,仍未達到滿產狀態。

「明星」創始人王東昇、近60家機構資本加持

據瞭解,奕斯偉材料由被譽為「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的王東昇創立。

王東昇在1993年創立並領導半導體顯示企業京東方,解決了中國「少屏」的問題,並使京東方成長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被業界譽為「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

2019年6月從京東方卸任的王東昇,7月加入北京奕斯偉科技,11月擔任奕斯偉集團董事長和奕斯偉計算董事長至今,2019年7月-2023年2月期間還擔任奕斯偉材料有限董事長。

本次發行前,奕斯偉材料控股股東奕斯偉集團直接持股比例為12.73%,與一致行動人寧波奕芯和奕斯欣盛、奕斯欣誠和奕斯欣合三個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比例為24.93%,不足30%。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王東昇、米鵬、楊新元、劉還平四人直接和間接控制發行人控股股東奕斯偉集團合計67.92%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奕斯偉集團的高管團隊大多來自京東方,包括實際控制人米鵬、楊新元及劉還平,都曾在京東方下屬子公司擔任過財務、品質、技術部科長等職務。

在王東昇和一眾京東方元老帶領下,奕斯偉材料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據瞭解,奕斯偉材料完成了5輪融資,機構股東多達近60家,累計融資額達到115億元。

其中2021年,奕斯偉材料完成了超過30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中信證券投資和金石投資聯合領投,中網投、陝西民營基金、毅達資本、眾為資本、國壽股權等機構參與跟投。

2022年,奕斯偉材料又再次完成了近4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這一輪融資還創下了當時中國半導體硅片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的記錄。

此后在2023年,奕斯偉材料二期基金等8名投資者以23億元人民幣認購了新增的29.0805萬股本成。當年奕斯偉材料又新增了5家股東,使得公司的最新估值達到了240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信息信息,陝西集成電路基金以9.06%的持股比例成為奕斯偉材料最大的機構股東,二期基金持股7.5%。除此之外,還有55家持股比例低於5%的財務投資者,這些投資者中包括了IDG資本、博華資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