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變身「數字黃金」,比特幣不止10萬美元

2024-12-24 16:54

  來源:華夏時報

華

  「如今,嘲笑比特幣(BTC)已經不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了。這一輪周期鞏固了BTC作為宏觀資產的地位,它再也不能被忽視。」知名投研機構Delphi Digital在報告中寫道。

  2024年,比特幣的價格從年初的4萬美元附近,一路飆漲至10萬美元。曾被稱為「互聯網泡沫」的比特幣,如今已經成為貝萊德、富達等華爾街金融巨頭競相追逐的「數字黃金」。

  過去一年里,比特幣不僅刷新了歷史高位,還成功上市了十余隻比特幣現貨ETF,成為美國總統大選中的熱門話題,並順利完成了第四次減半。然而,不能因此忽視比特幣背后的風險,由於比特幣的波動性極高,爆倉隨時都在發生,整個加密市場的流動性及安全問題也都面臨着極大的風險。

  2025年,比特幣將會走向何方?

  現貨ETF瘋狂「吸金」

  2024年1月11日凌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通過了包括貝萊德IBIT在內11只現貨BTC ETF。隨着現貨ETF的推出,比特幣的價格在今年第一季度上漲了超50%,成功突破7萬美元。

  美國批准比特幣現貨ETF被視為是加密市場的重要里程碑,它開啟了機構投資者進場的閘門,至此,比特幣不再由散户主導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傳統金融機構。

  數據顯示,從上市至今,這些ETF產品的淨流入資金已經超過300億美元,遠超2004年SPDR黃金ETF首年48億美元的表現。這也讓加密貨幣ETF躋身過去30年推出的約5500只ETF的前0.1%。其中,貝萊德推出的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創下了新紀錄,僅用數周時間便實現了1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遠超其黃金ETF的發展歷程。

  最新的13-F報告顯示,包括捐贈基金、養老金、對衝基金和家族辦公室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型的機構投資者都參與了這些產品。如今,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上市公司,甚至是部分主權國家政府都在上演一場「奪幣」大戰。

  美股上市公司微策略MicroStrategy(MSTR.US)在本次搶購浪潮中獨樹一幟。根據披露,在過去四年中,MSTR共發佈了約40次購買比特幣的公告。截至目前,MSTR已持有超過40萬枚比特幣,約佔比特幣全球總供應量的1.5%,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比特幣持有者。在瘋狂買幣的同時,MicroStrategy的股價也隨之飆升,截至上周五(12月20日)美股收盤,MSTR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477%。

  上市公司也開始效仿MSTR,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美國上市醫療公司Semler Scientific、德國上市公司Samara Asset Group、港股上市公司博雅互動等多家公司也紛紛開啟了「囤幣」之路。統計顯示,目前已有超過60家上市公司投資比特幣。

  1比特幣=10萬美元

  在現貨ETF批准之后,比特幣在今年4月底,完成了第四次減半,挖礦獎勵降至每區塊3.125比特幣。在「減半」機制的推動下,比特幣的價格有了更進一步的支撐。不過,真正推動比特幣衝向10萬美元的功臣,非特朗普莫屬。

  在本屆美國大選競選的過程中,特朗普撕掉了此前加密貨幣「頭號反對者」的標籤,轉身變成了比特幣的「代言人」。

  在今年7月舉辦的比特幣2024會議上,特朗普曾公開承諾,要把美國打造成全球「加密貨幣之都」,同時建立比特幣國家儲備,讓市場充滿期待。9月19日,特朗普現身美國紐約一家加密貨幣主題酒吧,花了等價950美元的比特幣,給現場的粉絲們購買漢堡和可樂。10月15日,在特朗普家族的支持下,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平臺正式發行新型加密貨幣WLFI。

  自11月5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比特幣便開啟了猛漲模式,先后在11月10日和11月13日,分別突破8萬美元和9萬美元大關,並最終在12月5日,突破10萬美元大關。

  在競選總統過程中,特朗普的競選團隊接受了來自加密貨幣公司超2億美元的政治捐款,主要捐款者包括Ripple、Coinbase和Andreessen Horowitz。加密貨幣交易平臺Kraken的創始人Jesse Powell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的兩位聯合創始人還位列特朗普最大的個人捐助者名單之中。

  「加密行業的捐贈行為和政治參與表現出明顯的戰略意圖,意在確保行業在未來政策走向中的話語權。」Uweb校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於佳寧認為,尤其是以加密資產政治行動委員會(PAC)Fairshake為代表的團體已經成爲了選舉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其籌集的資金總量和支出規模表明,加密行業已經從一個邊緣性產業逐漸成長為能夠影響選舉進程的重要利益集團。

  在特朗普獲勝后,Coinbase、Kraken、Ripple和MoonPay已宣佈向就職委員會捐款。其中,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和Kraken分別向就職委員會捐贈100萬美元。此外,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宣佈向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貨幣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投資3000萬美元。

  此前,在拜登任期內,SEC在Gary Gensler的帶領下,對加密貨幣行業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嚴厲打擊,美國加密貨幣市場一直籠罩在監管陰霾之下。特朗普的成功當選,為加密市場注入了新動力,其政府任命了多位支持加密貨幣的領導者擔任關鍵職位。市場普遍認為,這些任命代表着反加密政策的終結,將BTC定位為戰略資產的時代即將到來。

  不過,儘管市場熱度高漲,投資機構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貝萊德在報告中指出,比特幣在投資組合中的配置比例應控制在1%到2%之間,以避免因高波動性帶來的過大風險。

  政治的不確定性也讓市場感到擔憂,儘管特朗普明確表態,美國會建立類似石油的比特幣儲備,但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同樣堅定地表示,美聯儲不打算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隨后,加密市場以「跳水」式的下跌進行了迴應。特朗普在上任后會兑現多少承諾,依舊值得關注。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類別,與傳統資產相比,具備稀缺性、去中心化、高流動性和低相關性等獨特特性。」於佳寧表示,比特幣的供應量被嚴格限制在2100萬枚,賦予其抗通脹的「數字黃金」屬性,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使其不受單一機構或政府的控制,成為規避地緣政治和貨幣政策風險的工具。此外,比特幣市場全年無休的交易機制和全球化屬性增強了其流動性,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比特幣價格受市場情緒、宏觀經濟變化以及政策因素的驅動,波動幅度遠超傳統資產。這種高波動性不僅可能帶來短期的投資損失,還可能對機構投資組合的整體穩定性造成衝擊。此外,監管的不確定性風險和技術風險也不容忽視,這些問題都將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

  於佳寧表示,爲了控制這些風險,投資者需避免盲目追漲,應當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避免過度槓桿化操作,並保持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從而在參與市場的同時規避可能的陷阱。

  2025年能否再創新高

  接下來,比特幣能否再創新高?加密貨幣市場又將走向何方?

  區塊鏈數據分析平臺CryptoQuant分析師Kripto Baykus表示,目前,比特幣交易所儲備量創下歷史新低,這反映出投資者行為的明顯轉變。他指出,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採取長期持有策略,顯示出他們對比特幣的未來潛力表現出強烈的信心。Baykus預測,比特幣供應有限,加上儲備減少,被視為市場強烈的看漲信號。投資者正在將供應衝擊的影響計入價格,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比特幣很可能在2024年底和2025年進一步創下新高。

  近日,美國投資管理公司VanEck發佈報告認為,加密貨幣牛市將在2025年持續發展,並於第一季度達到第一個高點。VanEck預測,在這一周期高峰期,BTC的價格約為18萬美元,而以太坊(ETH)的價格將超過6000美元。在這一輪高峰之后,預計BTC的價格將回調30%,而山寨幣的跌幅可能更大,達到60%。市場將在夏季進行盤整,預計秋季將迎來反彈,主要代幣重新獲得動力,並在年底前恢復之前的歷史高點。

  分析公司Bernstein的預測更加激進。他們認為,到2025年底,比特幣價格將達到20萬美元,並最終取代黃金,成為新時代的首選「價值儲存」資產。同時,比特幣可能成為機構資產配置和企業財資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

  在行業發展方面,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認為,目前,針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日益完善,尤其是美國過去幾年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逐漸建立「四梁八柱」,形成了加密貨幣監管的美國標準,並逐漸成為國際標準,對加密貨幣市場影響日益增強。

  「從國際層面來看,以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等為主的國際組織在加密貨幣的發展和跨國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於加密貨幣帶來的金融穩定和金融風險問題形成了共識,並建立起預防和聯動機制。」劉斌表示,發達國家近年來圍繞加密貨幣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生態體系,圍繞傳統金融機構和加密貨幣市場之間,在交易、託管、基礎設施、合規等多個方面實現了穩步推進,並開發出符合監管要求的金融基礎設施,實現傳統金融體系與加密貨幣生態的合規有機融合。

  劉斌認為,未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代幣化有望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國際清算銀行目前已經提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互聯網(Finternet)模式,並且得到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和進一步探索,未來金融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將對加密貨幣市場和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產生重要影響。

  此外,穩定幣或許也將在2025年實現「升咖」。Presto Research方面認為,預計穩定幣市值將在2025年達到3000億美元,這一增長將受到長期和周期性因素的推動。長期驅動因素包括人們對代幣化美元優越功能的認可,以及美國國會在穩定幣立法方面的進展,周期性驅動因素包括更廣泛的加密貨幣牛市周期。

  VanEck發佈的報告也認為,穩定幣將從加密交易中的小眾角色躍升爲全球商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到2025年底,穩定幣每日轉賬額將達到3000億美元,遠高於2024年11月的約1000億美元。這一增長將受到大型科技公司及支付網絡採用穩定幣的推動,從而重新定義支付經濟學。

責任編輯:何俊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