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23 19:16
「 洞悉AI,未來觸手可及。」
整理 | 美股研究社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帶來了廣泛的機會。《AI日報》致力於挖掘和分析最新的AI概念股公司和市場趨勢,為您提供深度的行業洞察和價值分析。
AI快報
1. 12月22日消息,日本半導體代工企業Rapidus日前宣佈,已接收到從ASML採購的先進EUV光刻機並開始安裝,這也是日本首家擁有EUV光刻機的公司。
Rapidus計劃2025年春季完成2nm芯片原型開發,並在2027年實現量產,相比之下臺積電則計劃2025年開始量產2nm芯片。
至於Rapidus目前的2nm客户,Rapidus CEO小池淳義先前透露,正在與40家客户洽談,預計明年以后才能對外公佈。
NVIDIA CEO在上(11月)13 日暗示,未來可能考慮委託Rapidus代工生產AI芯片,他強調供應鏈多元化的重要性,並對Rapidus的能力有信心。
Rapidus CEO小池淳義還表示,儘管臺積電在2納米芯片的量產時程上領先,但Rapidus有信心在製程進度上具有優勢,並能快速提升良率和效能,追趕上臺積電。
Rapidus於2022年8月成立,被視為日本的"半導體國家隊",是由日本政府以及索尼、豐田、鎧俠、NTT、軟銀、NEC、電裝與三菱日聯銀行等8家日本企業共同出資組成。
2.英偉達預計明年3月GTC大會揭露下世代GB300 AI服務器產品線,鴻海等供應商近期已進入GB300研發設計階段。據悉,英偉達已初步拍定GB300訂單配置,鴻海仍是最大供應商,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實機面市。業界人士透露,廣達、英業達也是英偉達GB300重要夥伴,訂單份額上,廣達僅次於鴻海,為第二大供應商。
3.榮耀將部署在雲端的長焦增強大模型,可利用生成式AI技術學習圖像特徵,實現萬物皆可增強,擁有124億參數,計算量巨大,讓手機攝影真正進入「雲側」全新賽道,遠眺風光美景,近賞細節紋理;此外還在圖庫端設置了入口,用户可選擇在拍攝后進行100倍增強。在12月底,榮耀Magic7系列將全網升級大王影像。所謂大王影像,是指榮耀Magic7系列剛剛升級的AI計算攝影系統。
4.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宣佈,繼9月份的3000萬美元融資完成之后,又完成約3000萬美元的現金融資。該筆資金將用於推動公司及其FX戰略的發展。FX戰略旨在美國市場推出「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大眾放量車型,以填補美國AIEV市場結構性空白,並推動公司實現整體發展戰略。
機構看AI
1.華福證券研報指出,蘋果生態與國產大模型的融合是助力AI手機落地的關鍵。蘋果Apple Intelligence方案能否在中國市場落地,除了支持中文,更需要本土合作伙伴來解決技術和監管難題。爲了快速落地,蘋果需要為其AI功能找到合適的本土AI大模型服務商夥伴。此前,蘋果計劃使用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作為中國版蘋果AI的方案,但在實現AI操作系統方案、蘋果生態與大模型能力融合方面,仍有較多挑戰需要克服。蘋果與騰訊和字節的合作洽談將更改或增加合作方的行為,加快了蘋果AI化在國內市場的落地節奏。
2.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豆包大模型表現超預期,體現出字節跳動在AI的投入形成正反饋,國內AI產業追趕海外的效果開始體現,國內龍頭公司有望加速在AI領域的投入。參考海外,北美互聯網龍頭已連續多個季度加大AI投入,Meta的資本開支佔比超20%,而國內互聯網龍頭資本開支佔比均遠低於10%,中美科技巨頭AI投入強度差距較大,預計國內巨頭資本開支有一定的提升空間。看好國內AI投入,加大對AIDC、高速交換機、光模塊、AEC、液冷等領域的拉動。
3.華源證券研報指出,OpenAI新品發佈有望繼續引領AI產業發展方向,字節跳動等頭部互聯網公司在AI領域底層技術和應用側的持續推進,也將加速場景+AI的產業實際落地,再次強調AI作為生產工具層的變革力量,將持續滲透和優化產業生產工業化鏈路,推動產品的降本增效及形態的升級,細分場景+AI價值繼續深化。持續把握場景+AI產業方向,關注B端、C端用户真實反饋以及內容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延展。
七巨頭日報
【蘋果的本土戰略一直舉步維艱。這種情況會改變嗎?】
多年來,蘋果 ( NASDAQ: AAPL ) 在硬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 Mac、iPhone、iPad、AirPods 等等。雖然該公司也有一些失敗的產品(還有人記得 Pippin 或 Newton 嗎?),但該公司在家庭領域取得了好壞參半的成功,包括 Apple TV 4K 和 HomePod。
然而,該公司似乎正在重新考慮其家庭戰略,據信該公司將於明年某個時候推出一款「HomePad」。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次有什麼不同?
投資公司伯恩斯坦認為,蘋果已經「日益」成為一家平臺企業,進一步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將提高其生態系統的「粘性」,並可能以「實質性」的方式提升這家科技巨頭的利潤池。
伯恩斯坦分析師託尼·薩科納吉 (Toni Sacconaghi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智能家居領域增加產品銷量可使蘋果的毛利潤提高約 10%,並指出中國科技公司小米取得了成功。薩科納吉估計,小米明年的智能家居產品收入可能高達 154 億美元,高於 2015 年的 12 億美元。
薩科納吉在報告中寫道:「假設蘋果實現類似的每用户經濟效益,考慮到我們估計的 iPhone 第一手安裝用户羣約為 9.11 億,智能家居可能為蘋果帶來約 37 億美元的毛利潤。」
該分析師對蘋果的評級為「跑贏大盤」,目標價為 240 美元。他指出,蘋果在財務上優於小米。蒂姆·庫克 (Tim Cook) 領導下的蘋果每位智能手機用户的收入約為 455 美元,而小米每位智能手機用户的收入約為 50 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更高端」的傾向和更高端的用户羣。
然而,智能家居市場也面臨着諸多困難,亞馬遜 ( AMZN ) 和谷歌 ( GOOG ) ( GOOGL ) 等公司儘管推出了眾多產品,但尚未取得財務上的成功。
即使是財力雄厚的蘋果(該公司的毛利率超過 40%),在家庭領域也舉步維艱,推出了 Apple TV 4K 和 HomePod 產品。不過,薩科納吉表示,有理由相信,隨着新智能家居設備和后續產品的推出,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
「如果蘋果能夠將智能家居收入佔智能手機收入的 50% 左右,與小米持平,那麼收入將達到約 1000 億美元 - 利潤率為 20%,這將是一個 200 億美元的毛利機會,或 10% 的提升,」他假設道。「如果蘋果花 10 年時間打造這項業務,那麼毛利潤的複合年增長率將增加 1%。」
據悉,蘋果還正在研發一款智能家居相機,最早可能在 2026 年推出。
金融領域(以及生活中)最可怕的術語之一是「但這次不同」。
然而,薩科納吉表示,生成人工智能的前景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智能家居產品的性質。因此,這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利潤和訂閲機會。
薩科納吉表示,這可以抵消部分低利潤產品帶來的風險,尤其是考慮到蘋果「傾向於成為一家完美主義的公司」。
而且由於蘋果正在研發的許多產品最終都沒有實現銷售(包括人們猜測已久的汽車項目),蘋果的可能性有限,而小米已經為消費者發佈了許多產品。
智能家居市場也有可能已經飽和。因此,蘋果可以促進市場競爭,一些監管機構「可能確實會對此表示讚賞」,薩科納吉表示,同時還指出該公司在其他方面存在法律問題。
最終,薩科納吉總結説,蘋果的智能家居策略在未來 3 到 5 年內不太可能發生太大變化,理由是「該領域的競爭性質,市場對智能手機以外的其他家庭設備的需求不確定,以及需要非常廣泛的產品陣容才能實現臨界規模/有意義的收入。」
【OpenAI 公佈新前沿模型 o3;稱其超越了之前的 AI 基準】
OpenAI 發佈了其最新的前沿模型 o3 和 o3-mini,該初創公司表示,這兩款模型超越了其之前的人工智能模型設定的基準。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在周五的直播中表示:「今天我們有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要告訴大家。我們宣佈推出 o3 和 o3-mini。」
微軟支持的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FT ) OpenAI 跳過了 o2,直接從 o1 進入 o3,以避免與英國電信服務提供商 02 混淆。
「我們可以使用這些模型來完成越來越複雜的任務,」Altman 説。「這個模型的編程能力令人難以置信。」
OpenAI 多模態和前沿研究主管 Mark Chen 表示:「o3 是一個強大的模型。它在編碼、數學和博士科學問題上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數。這些分數中有很多已經接近飽和。我們將不得不為測試設定更高的基準。」
人工智能基準 ARC-AGI 的創建者 ARC Prize 總裁 Greg Kamradt 表示,超越 ARC-AGI 的人工智能模型將成為邁向通用智能的人工智能模型。
Kamradt 表示:「人工智能模型在 ARC-AGI 上的得分從 0% 上升到 5% 用了五年時間。o3 的得分為 87.5%。這是一個新領域。看到這些分數,我需要改變我的人工智能思維,因為這設定了一個新的標準。明年我將與 OpenAI 合作,創造一個新的基準。」
OpenAI 表示,o3 mini 還為成本效益型 AI 樹立了新標準。它將提供低、中、高三種型號。o3 mini 中型的編碼性能已經比標準 o1 型號更好、更便宜。
「我們今天不會公開發布這些產品,但我們今天將開始安全測試,」奧爾特曼説。「我們增加了一個新的公開測試階段。」
公眾可以訪問 OpenAI 網站申請成為安全測試員。申請者必須在 2025 年 1 月 10 日之前提出申請。
奧爾特曼補充道:「我們計劃在 1 月底之前向公眾發佈這些結果。能幫助我們測試的人越多,我們就能越快發佈結果。」
OpenAI 的新前沿模型有望與谷歌 ( NASDAQ:GOOG )( NASDAQ:GOOGL ) 的全新 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展開競爭。
谷歌 DeepMind 首席科學家 Jeff Dean 周四在 X 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該模型以 2.0 Flash 的速度和性能為基礎,經過訓練后可以使用思維來加強其推理能力。當我們增加推理時間計算時,我們看到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OpenAI 的這一聲明標誌着 OpenAI 12 天活動的最后一天。此前的公告包括ChatGPT的撥號模式、免費的ChatGPT 搜索;ChatGPT項目、 Sora的推出,Sora 是一款人工智能視頻生成器,只需幾個文字就可以製作視頻;ChatGPT Canvas;具有視頻和屏幕共享功能的Advanced Voice;以及將 ChatGPT 集成到蘋果最新的操作系統更新中。
【微軟重申 Nvidia 為「首選」,因 Blackwell 需求旺盛】
摩根士丹利重申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為「首選」,並給予其「增持」評級,因為該金融公司發現新款 Blackwell GPU 的巨大需求壓倒了任何擔憂。
摩根士丹利還為該股設定了 166 美元的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約瑟夫·摩爾(Joseph Moore)在周五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這里存在一些擔憂,其中一些被誇大了,一些在短期內會引發焦慮,但我們認為從長期來看這些擔憂無關緊要。轉型壓力確實存在,但我們認為,到 2 點 25 分,唯一的話題將是布萊克威爾的實力。」
TrendForce本周早些時候的分析稱,Blackwell 的產量仍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加速增長,出貨量將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達到峰值。
摩爾表示,這將使英偉達明年的收入增長高於博通 ( AVGO ) 和超威半導體 ( AMD ) 等同行。摩根士丹利的基本預測顯示,英偉達的收入將在 2025 年增長 44.1%。
「1 月初的消費電子展應該會是一個積極的活動,Nvidia 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將在幾年來首次發表主題演講,公司將積極參與此次會議,」摩爾説。「信息應該是一樣的——Blackwell 的需求量很大,但供應受限。但到年中,我們仍然相信重點仍將放在 Blackwell 上,它將成為下半年收入的推動力,有可能釋放出更大的上升空間。」
【摩根士丹利上調博通、Astera Labs、Marvell 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周五調整了對博通 ( NASDAQ: AVGO )、Astera Labs ( NASDAQ: ALAB ) 和 Marvell Technology ( NASDAQ: MRVL ) 等半導體股的目標價,並將目標時間推迟到 2025 年。
該公司分析師在給客户的報告中寫道:「由於人工智能實力目前佔據了指數權重的主導地位,而其他領域正在緩慢觸底。」
「我們預計今年年底 Blackwell 的業績將非常強勁,其市場份額將超過 [專用集成電路],而且即使 [通用人工智能] 的‘軍備競賽’放緩,其幾個方面也應該會持續到 2025 年以后,」分析師補充道。「其他人工智能領域都前景光明,包括 [專用集成電路],但我們仍將控制近期預期。」
分析師將博通的目標價從 233 美元上調至 265 美元;Astera Labs 的目標價從 94 美元上調至 142 美元;Marvell 的目標價從 102 美元上調至 120 美元。他們還將 Nvidia ( NVDA ) 的目標價從 168 美元上調至 166 美元;將 AMD ( AMD ) 的目標價從 169 美元上調至 158 美元。
他們對 Broadcom、Astera Labs 和 Nvidia 給予增持評級,對 AMD 和 Marvell 給予同等權重評級。
分析師表示,他們看好博通不斷增長的客户名單和以太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增長潛力,而 Astera Labs 擁有「廣泛」的連接導向產品,這些產品在商家和專用集成電路供應商中「無處不在」。
相反,他們表示,目前他們對 Marvell 和 AMD 持觀望態度,但「人工智能的前景總體上仍然光明。」 Nvidia 是該公司在該領域的首選。
除了上述公司外,摩根士丹利還將安霸半導體(AMBA)列為其「首選」中小型半導體股票,因為該基金相信「該公司的核心邊緣人工智能技術正開始轉化為收入」。
該公司還表示,西部數據(WDC)計劃於明年分拆 NAND 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極具吸引力的風險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