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總榜、成長榜前十,銀行、半導體各佔4席,僅2家雙十強

2024-12-23 18:04

轉自:上觀新聞

第7版「2024-202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榜」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揭曉,榜單包含總榜,並分列兩榜,分別是競爭力100的成長榜(50家)和穩健榜(50家)。論前十強企業,「金融」和「芯片」成為最大支柱,其中銀行業企業佔總榜的4席,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則佔成長榜的4席。

「中國經濟的現狀與挑戰,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全球市場變化、城鎮化進程放緩等,中國企業競爭格局正從羣雄逐鹿轉向幾足鼎立。」上海交大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余明陽解讀稱。作為「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榜」發起人,余明陽對中國經濟發展保持信心,認為高等院校通過行業研究應當挖掘並推廣有價值的上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競爭力100完整榜單

百強榜立足相對長期的公司競爭力,考量多種上市指標,包括市值、毛利率、淨利率、公司財務指標(ROE)以及市盈率等。比如,公司財務指標ROE即淨資產收益率方面,指標數值越高,説明公司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越高,每份投資帶來的利潤回報也越高。綜合成長性與穩健性來看,共100家上市公司在當年度的競爭力最強。

具體而言,成長榜上,十強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芯國際工業富聯邁瑞醫療海光信息寒武紀百濟神州、北方華劍、賽力斯,在半導體之外,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相關細分行業表現較強。

競爭力成長榜50家

而在穩健榜上,十強依次為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貴州茅臺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海油中國神華長江電力美的集團,銀行業之外最大的行業板塊就是能源業。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對比總榜和穩健榜的十強可知,兩個榜單上有央企為主的8家企業重合,為「兩次上榜」;而對比總榜和成長榜的十強可知,僅有2家企業能夠同時上榜,「雙十強」分別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區域經濟、ESG研究首席分析師趙子健等專家表示,未來投資應更加關注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型企業和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將成為市場投資的重點,理性投資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趨勢。

競爭力穩健榜50家

在全球視野下,百強榜首席專家、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會計系教授夏立軍分析認為,中國雖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在人均GDP、產業創新以及企業國際化等方面仍面臨挑戰。要實現全面發展,必須涌現出一批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百強榜通過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宏觀經濟影響、創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分析,力求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能夠反映企業真實競爭力的參考指標。」他表示,百強發佈不僅是對優秀企業的肯定,更是弘揚中國企業家精神和穩健成長的實業經營理念,鼓勵更多企業走向國際,發揮更大作用。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追求價值、質量和情懷是企業永恆的追求。」余明陽教授也持樂觀態度,相信通過聚焦價值、質量和創新,中國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中展現競爭力。他還強調價值投資的重要性,期待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中國企業能為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貢獻力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