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23 14:14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充滿衝擊和驚喜的一年里,全球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同種程度的成功或失敗的機會。8月的槓桿交易一度飆升,華爾街在特朗普身上的豪賭獲得了回報,策略複雜的對衝基金受到了衝擊。事實證明,保持簡單投資的投資者——無論是現金還是科技股——都是聰明的。以下是2024年以來的11種瘋狂」交易。
1、加密貨幣——「去月球和更遠的地方」
這一年,華爾街以及即將重返白宮的特朗普幫助創建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加密投資綜合體。儘管比特幣在2023年已經上演了一場引人注目的迴歸,但今年1月美國監管機構批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進一步推動了比特幣的上漲。
真正刺激加密市場的是特朗普在11月的勝利,這引發了創紀錄的反彈,比特幣因此突破了10萬美元的水平。在此過程中,比特幣ETF吸引了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與此同時,多種山寨幣的價格也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讓美國成為加密行業的中心,並表示將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在勝選后,特朗普宣佈任命加密行業支持者Paul Atkins為下一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以取代被視為「幣圈頭號敵人」的現任SEC主席Gary Gensler。
在近期的漲勢中,最受歡迎、也最具爭議的交易之一是押注MicroStrategy(MSTR.US)股價的波動。自2020年開始購買和持有比特幣以來,MicroStrategy已成為加密貨幣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其股票吸引力也因此得到增強,表現往往與加密貨幣保持一致。作為比特幣的重要買家,MicroStrategy的股價今年已飆升了近480%。
MicroStrategy在10月底宣佈了一項名為「21/21」的計劃,即在未來三年內籌集420億美元資金——通過股權和債務各融資210億美元,以購買更多的比特幣。分析師認為,MicroStrategy決定購買比特幣以保護其儲備資產的價值,是其股票吸引力提升的關鍵因素。
然而,對MicroStrategy來説,風險在於加密貨幣長達一年的大規模反彈可能會逆轉,在這種情況下,對其價值的槓桿化押注可能會給其所有者帶來嚴重后果。
實際上,知名做空機構香櫞研究在11月底就指出MicroStrategy「過熱」。香櫞研究分析師Andrew Left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MicroStrategy已幾乎轉變為比特幣投資基金,針對該公司進行了做空。隨着比特幣ETF的推出,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於比特幣基金,而無需通過MicroStrategy的股票作為替代選項。
香櫞研究指出,在MicroStrategy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Michael Saylor的領導下,MicroStrategy大規模購買比特幣,甚至通過發債融資。Michael Saylor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對比特幣的狂熱追捧,這也推動了MicroStrategy股價今年暴漲。但香櫞研究認為,這看起來更像是電子遊戲中無限金錢故障的企業融資版本——利潤豐厚,令人上癮,而且可能不可持續。
Presto research研究分析師Min Jung表示,MicroStrategy依賴比特幣來滿足其財務需求的行為可能存在風險。他表示:「目前,比特幣的有利價格走勢使MicroStrategy能夠維持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MicroStrategy股價上漲可以增加融資,為進一步購買比特幣提供資金,從而推高比特幣的價格和公司股票價值。雖然這種策略在牛市期間有效,但其可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比特幣的持續升值。」
2、ETF——投機氾濫
在炙手可熱的美國股市和加密貨幣引發瘋狂冒險的一年里,ETF一直是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首選。華爾街抓住了公眾對投機性押注的渴望,推出了各種衍生品驅動的押注,從旨在提供兩倍於比特幣回報的大型ETF、到做空美國企業中最知名公司的創收產品。
允許投資者加大對全球最受歡迎股票的押注的產品交易蓬勃發展,投資者向這種「單一股票ETF」投入了創紀錄的65億美元。這種工具只跟蹤一家公司,但使用衍生品來加強看漲或看跌的押注。這一類別的主要贏家是GraniteShares的一隻基金(代碼為NVDL),該基金的日回報率是市場巨頭英偉達(NVDA.US)的兩倍。其資產在11月底激增至67億美元的峰值,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過了350%。追蹤MicroStrategy、特斯拉(TSLA.US)和Coinbase(COIN.US)的基金也走上了類似的道路。
今年美國的ETF資金流動也創下了紀錄,特朗普的總統大選勝利讓本就大膽的投資者更有動力加倍下注。雖然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吸收的資金最多,但今年最引人注目的新進入者之一——貝萊德的比特幣ETF——也是最成功的基金之一,今年吸引的資金流入位居第三。
3、股市——市場教育
短線交易投資者可能在投機邊緣大賺了一筆,但在美股大盤,這是一場真正的鬥爭。今年上半年,散户投資者大舉買入所謂的Meme股,結果卻看着這些股票在無緣無故飆升后落户於大盤。在下半年,散户投資者紛紛拋售了金融公司,而金融公司隨后卻乘上了「特朗普行情」的浪潮,成為7月至11月間標普500指數中最大的贏家。
與8月份市場短暫崩盤期間的許多投資者一樣,散户投資者恐慌拋售了一些最熱門的資產,包括英偉達和特斯拉。事實證明這是痛苦的。例如,特斯拉股價自那以來幾乎翻了一番。
摩根大通的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師Emma Wu及其同事表示,這樣的錯誤倉位導致散户投資者羣體今年的收益僅為9.8%,這是自2015年以來該指數實現正回報的任何一年中第二弱的表現。
4、阿根廷——漲幅驚人
去年在阿根廷總統大選前,長期受苦的投資者紛紛選擇退出。當時,由於經濟在三位數的通脹和複雜的貨幣控制下掙扎,阿根廷主權美元債券的交易價格低於面值的30%。在初選中意外勝出的局外人米萊(Javier Milei)加劇了人們的擔憂。
這位激進的自由主義者承諾將經濟美元化,並徹底關閉中央銀行。然而,到了他在11月贏得選舉時,投資者已經買入。現在,在他任期的第一年,米萊的「休克療法」——包括嚴格的財政緊縮以平衡預算和降低通脹——似乎正在奏效,增強了選民和投資者對經濟軌跡的信心。
根據媒體匯編的數據,阿根廷債券今年在新興市場中表現最佳,飆升了104%。在2024年全年買入這些債券的公司——如Neuberger Berman、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 & Co.和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td.——獲得了巨大的收益。Neuberger的新興市場債務投資組合經理Gorky Urquieta表示:「我們基本上做出了米萊可能帶來變革的判斷。」
不過,2024年的漲勢不太可能很快被複制,仍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米萊尚未取消貨幣控制,外國投資已經下降,該國正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2025年和2026年大幅增加的債務支付進行談判。
5、美債——現金是債券之王
固定收益投資者通過遵循一種根本不涉及交易的策略獲得了巨大且容易的回報:將資金存入無風險的美國短期國債——相當於現金,以獲得擊敗美國政府債券的表現。
截至12月18日,美國國債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為0.7%,而短期國債的平均回報為5.1%。這標誌着債券連續第四年表現遜於現金,這是自彭博社1991年開始編制短期國債回報數據以來的記錄。在過去四年中,短期國債的總回報率為12%,而政府債券則損失了10%。
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持有短期國債和商業票據等類現金工具——今年增長了超過8000億美元。隨着投資者的湧入,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首次膨脹至7萬億美元。囤積者中也包括沃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該公司的短期國債持有量今年翻了一番以上,截至第三季度接近3000億美元。
事情本不應如此。在2024年初,普遍觀點是預期美國增長放緩——甚至可能出現衰退,以及多達七次的美聯儲降息。人們認為,這將為所謂的「債券年」鋪平道路。但相反,美國經濟的韌性導致美聯儲的寬松程度低於預期,並促使他們在最近一次會議上減少對2025年降息的預測。這使得無風險現金等價物的收益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儘管較長期美國債務經歷波動。
情況正在開始變化。明年對於短期國債來説可能更具挑戰性。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短期國債的收益率超過了長期美債的收益率。但這種收益率優勢現在已經消失。如果美聯儲繼續按預期降息,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儘管特朗普推動關税和減税的促增長舉措可能會給政策制定者的道路蒙上陰影。
更重要的是,債券重新成為對風險資產的對衝,例如估值處於歷史高位的股票。富達投資的債券經理Ford O 'Neil表示:「如果股票下跌,你的國債投資組合將會升值。」「短期國債顯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6、併購套利——手提包里的地獄
今年本應是併購套利交易捲土重來的的一年,結果卻並非如此。這一交易策略是彭博社追蹤的超過30種對衝基金風格中今年表現最差的。在截至10月份的這段時間里,它的回報率僅為3%,幾乎未能為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提供回報。
雖然2024年全球宣佈的交易量有所攀升,但套利者的劇本——押注提議的交易是否會以及何時完成——受到了壓力,因為拜登以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負責人莉娜·汗(Lina Khan)加強了監管,使得即使是達成協議的交易也難以完成。
其中一個痛苦的插曲涉及一項提議的手提包合作,該合作旨在將Tapestry及其旗下的Coach和Kate Spade品牌與Capri Holdings旗下的Michael Kors品牌聯合起來。
即使在FTC以反壟斷為由對這筆85億美元的交易提出質疑后,包括Millennium Management在內的大量投資者仍維持在Capri的頭寸,押注兩家公司隨后提起的法律上訴將會對他們有利。然而,10月,一名聯邦法官站在了FTC一邊,阻止了這筆交易,導致Capri股價下跌近50%,對併購套利交易人羣造成了巨大打擊。
一個多月后,FTC又取得了一場勝利,法官裁定阻止艾伯森和克羅格之間價值246億美元的合併,而美國鋼鐵以14億美元出售給新日鐵的交易因工會和拜登對國家安全的擔憂而岌岌可危。隨着一些交易者今年最大的賭注都在賠錢,Millennium、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和Schonfeld Strategic Advisors的員工為此付出了代價,這三家公司都裁掉了一些專門從事這一策略的投資組合經理。
7、日本——保持冷靜,堅持下去
在8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以日元為基礎的套利交易突然崩潰,原因是日本央行在7月底發出的鷹派信號。這項可靠且廣受歡迎的交易突然崩潰引發了隨后的全球市場崩盤。由於擔心貨幣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導致槓桿周期崩潰,投資者紛紛退出從澳大利亞債券、美國大盤股到比特幣的各種頭寸。
最大的輸家之一是以日元為資金的新興市場套利交易。隨着投資者解除了高達75%的頭寸,該策略今年大部分時間的收益被抹去。然后,2024年的大崩盤幾乎和它開始時一樣快地結束了,風險偏好在各個資產類別中報復性迴歸。
10月份,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第一天就表示,日本經濟遠未準備好進行新的貨幣緊縮。這再次提振了匯市人氣。紐約銀行曾預測,隨着更多空頭出清,日元兑美元匯率可能升至1美元兑100日元。AT Global Markets和Pepperstone Group等外匯經紀商很快就表示,日元套利交易正在復甦。
8、商業地產——終身租賃
對於今年的投資者來説,寫字樓市場上演了2008年那樣的虧損,以及意外盈利。
許多持有與寫字樓相關舊債務的債券持有人遭受了打擊,即使是在最安全的債券中也是如此。5月,與紐約曼哈頓中城1740 Broadway大樓相關的AAA評級部分的債券購買者只拿回了不到四分之三的原始投資。這是金融危機后時代的第一次此類損失,更多的痛苦可能即將到來。
然而,在這些麻煩中,一羣追逐低價的投資者可能已經活躍起來。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Beach Point Capital Management、Balbec Capital、Mica Creek Capital Partners和TPG Angelo Gordon今年都是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MBS)的活躍買家。
潛在收益的一個來源是,人們擔心一個主要租户會離開一棟大樓,而企業租户最終會續簽租約。例如,Chelsea Market發行的與紐約第十大道85號一棟11層辦公和零售大樓相關的2.71億美元債券中,風險最高的部分在今年年初的交易價格約為面值的63%。
當人們擔心主要租户可能離開一棟大樓時,企業佔用者最終續簽了租約。例如,與紐約切爾西市場附近的85 Tenth Avenue 11層辦公樓和零售大樓相關的2.71億美元債券的最風險部分在今年初的交易價格約為63美分。該建築主要依賴於一個租户的續租——谷歌。當這家科技巨頭在10月份宣佈將續租時,債券價格跳升,現在交易價格接近90美分,為逢低買入者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9、不良債務——AI來拯救
要了解人工智能的狂熱是如何突然改變了美國企業界的遊戲規則,可以考慮Talen Energy(TLN.US)的案例。這家核能公司去年陷入破產后,其命運在與亞馬遜網絡服務(AWS)達成出售數據中心園區和供應能源的交易后顯著好轉,股價較年初上漲了200%以上。鑑於AI熱潮所需的巨大能源,像Talen Energy這樣的公司正在騰飛。
另一個因AI而受到提振的曾經不受歡迎的名字是Lumen(LUMN.US)。去年,這家電信公司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且最有爭議的不良債務交換之一。該公司與包括Ken Griffin旗下Citadel在內的一組投資者達成協議,將與其旗下一個部門相關的部分證券互換為期限更長、息票更高的債券,同時籌集新的資金。作為回報,這些投資者獲得了對資產的優先索取權,從而剝奪了其他債權人的抵押品。
不過,在今年,即使對被排除在交易之外的債權人來説,這筆交易也變成了一場巨大的勝利,因為該公司能夠利用以AI為重點的公司對其光纖網絡日益增長的需求。截至8月,該公司已獲得50億美元的新業務,其中包括與微軟達成的擴大其網絡容量的協議。
10、中國——股債復甦
富達國際押注了中國債券,並獲得了豐厚回報。至少從1月開始,這家資管公司就一直看好中國債券,部分原因是押注中國央行將需要放松貨幣政策。與此同時,Abrdn Plc自10月以來開始做多中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結果是,中國債券價格出現了強勁的上漲,一隻追蹤30年期中國國債的ETF今年的回報率約為21%。
中國股市在1月觸及低點后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回報。以美元計算,基準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上漲逾14%,是連續三年下跌后首次出現年度上漲。在中國當局承諾採取「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后,市場愈發預期股市漲勢將會延續。
富達國際預計,如果中國經濟開始出現有意義的增長,中國股市未來將提供更好的回報。富達國際多資產投資管理公司全球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就明年投資中國股市而言,中國股市顯然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11、西班牙——2900%的回報
也許最瘋狂、最出乎意料的漲勢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一個小眾市場。有多瘋狂?試試在幾秒鍾內獲得2900%的回報,但整個過程耗時約20年。簡而言之:一家銀行在本世紀初發行了債券,隨后被另一家銀行接管,后者又被另一家銀行接管,而在所有這些操作中,投資者放棄了債券。大多數人將其視為幾乎一文不值。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直到9月的一天,他們收到了來自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最后一個收購者)的通知,通知他們這種債券——銀行為提高資本水平而發行的一種特殊票據——最終將得到兑現。它的價值瞬間暴漲。桑坦德銀行從未過多説明支付這筆款項的原因,但觀察人士猜測,這與清理其資產負債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