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港股都似乎被控住了,都幾乎平盤收盤,雙方都有大股票表現出彩,但風格不太一樣。
騰訊接替美團成為主力,Ai疊加微信新功能商業化的想象力,加上之前的回購積累,騰訊易漲難跌。也帶起了整個騰鏈。
A股則是中芯大漲,不知不覺也是7500億的公司了,但港股還是隻有三分之一。背后則又是芯片及北證、科創的buff疊加而來,中芯也是好公司,但估值和市值也不匹配,這個定價到底是外資定的港股錯了嗎?
顯然,A股自己玩自己的,沒有Ai股就虛空造偽Ai,但最后都會在某個時間反噬市場,華為概念之后,字節概念表現強勁,但沒有改變越差越漲的特性,而且藍籌股今天再度大批量被吸走資金而大跌,看來,題材股重新把對抗扳平了。
但是,這種拉鋸,長期來看,就是資金面的對抗,妖股被大股東減持吸血,這邊藍籌股,等到分紅季,又是補血,反正藍籌股的勝算很大。
而小盤股疊加好基本面的股票,部分也在持續小牛市,比如休閒食品股,也是板塊性的突破新高,單日漲幅上還是沒有題材,沒有芯片,沒有字節概念高,但拉長來看也是一路向北。
總之,好的公司,股價還是穩步向前的,過幾天,藍籌股下跌積累結束,開始反擊題材炒作也很容易,保不準有些公司也能趁機新高了。利率在新低,藍籌股高股息帶來的賺錢效應是很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