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20 17:58
(來源:北信瑞豐基金)
新能源汽車上半場塵埃落定,下半場的帷幕徐徐拉開。
進入2024年6月份之后,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就已經邁過了40%的關口,10月份最高到了46.8%。毋庸置疑,2025年新能源的滲透率將一舉超過50%,向着全面普及一路狂奔。
早在2018年9月5日,彼時還是「比三萬」的比亞迪在深圳舉辦了全球開發者大會,在會上,王傳福提出「電動化是汽車變革的上半場,下半場將是智能化「。
站在2024年底,電動化的上半場基本結束,汽車行業正迎來智能化的下半場。
智能化的風暴眼是自動駕駛,因為高階智駕的終點就是自動駕駛。比亞迪的王傳福對自動駕駛看法相當的負面。他曾經在投資者交流會上公開説:「無人駕駛都是扯淡,弄個虛頭巴腦的東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
但當行業低垂的果實都已經被摘完,剩下的就只能迎難而上了。
在最近的一批工信部新車申報目錄中,比亞迪一口氣上了多款新車型。除了仰望U7、方程豹鈦3、騰勢N9無人機版等全新車型之外,還包括新款海鷗、新款海豚、海獅05、海獅07、海豹05、新款秦PLUS等多款改款新車。從各款新車的申報信息看,新款的海鷗、海豚等改款新車均提供「選裝內后視鏡安裝底座」,這意味着「三目視覺硬件智駕方案」已經下放到低端改款車型,以環視攝像頭的方式實現純視覺智駕。
工業化有個海平面理論。為什麼一個成熟行業,最后只會剩下3-4家企業?因為一個產品或者技術都有一個下限,就像海平面一樣,低於這個海平面無法生存,而這個海平面通常都是由行業龍頭決定的。行業龍頭的主力產品,就是行業的海平面,你要麼跟龍頭錯位競爭走差異化,要麼必須全面佔優。
比亞迪現在就是這個海平面。比亞迪旗下的海鷗是一款A00級的純電小車,官方指導價6.98-8.58萬。海鷗+三目智駕的配置,意味着從2025年開始,至少在中國市場,10萬以下車型純視覺智駕將成為標配。
比亞迪當下的智駕並沒有成為賣點,新能源行業智駕目前的格局是百花齊放。
在消費者心智中,特斯拉是智駕的代表。特斯拉的智駕要追溯到2014年,當時作為Model S車型的選裝件推出。市場預期FSD將會在2025年進入中國,這對智駕相關行業會是一個主題性的機會。
華為跟特斯拉,是同等級別的智駕供應商。華為最高等級的智選車模式,目前有四大合作伙伴,分別是賽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智選模式主要供應20萬以上的高級別車型。
小鵬是新勢力中以智駕為特色的整車廠。某種程度上,小鵬的智駕被認為是特斯拉的平替。
走性價比路線的是原大疆車載事業部獨立出來的卓馭科技,目標是在10萬以下車型上,普及視覺路線的高階智駕。
其他的像長安、奇瑞、長城、比亞迪這些,目前基本上處於自研和第三方協同並進的階段。
從性價比的角度,10萬元以下的車型,其智駕系統的物料成本,不應該超過3000元。海鷗2024年1-11月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40萬輛,海鷗智駕的引進,表明行業內已經接近實現這個成本控制目標。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在電動化滲透率過半之后,2025年將是智駕成本大幅下降,進入爆發性普及的一年。
最后,智駕的研發拼的是芯片。新能源的上半場看電池,下半場看芯片,這是業內的共識。展望長遠,繼手機成為「帶通訊功能的計算機」之后,汽車就是「帶四個輪子的計算機」,將成為拉動芯片需求的主要動力。
風險提示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此文或節目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本資料中全部內容均為截止發佈日的信息,如有變更,請以最新信息爲準。投資者購買基金時,請仔細閲讀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説明書》,自行做出投資選擇。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