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9 21:24
出品 | 首席電商觀察 作者| 李響
1,微信小店灰度測試送禮物功能
在電商行業中,一向低調的微信電商,正在默默積蓄力量,悄然推進佈局。
這幾天,微信小店又有大動作了。
根據官方公告,微信小店將開啟「送禮物」功能的灰度測試。除珠寶、教育培訓兩大類目外,其他類目微信小店、原價不超過1萬元的商品都將默認啟用該功能,近乎全量上線的狀態。
從時間上看,「送禮物」的灰度測試於12月17日開啟,符合既定條件的商品,將無需額外操作即自動啟用此功能,並在商品詳情頁公開展示「支持送禮物」入口。
用户只需點擊「送給朋友」,即可喚起「確認禮物」頁面,在此挑選款式、查看金額,並選擇要送出禮物的朋友,在完成支付后,禮物將自動送出。
緊接着,接收者將在聊天窗口中接收到禮物通知,只需輕觸該禮物提示,填入個人收貨地址並點擊「收下禮物」,即可正式收下禮物。
在正式確認接收禮物之前,接收者可以將所選商品更換為同價位其他款式,一旦點擊「確認收下禮物」,則無法再進行款式更換。
在「送禮物」的過程中,用户每次僅限於向單一好友贈送一件商品,且贈出后無法轉贈給其他好友。
當禮物消息成功遞送至接收者后,無論接收者是否接納禮物,贈送者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均無權主動撤銷贈送或訂單。
若禮物接收者在24小時內未打開禮物通知並點擊「收下禮物」,則該訂單將自動終止,並觸發向贈送方的退款流程,退款將按原支付路徑返還至贈送者的賬户。
整個過程,與微信紅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功能有望復刻「微信紅包」當年在支付市場帶來的影響,為微信電商生態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特別是在聖誕節、元旦、春節、情人節等一系列重要節日接踵而至之際,該功能一旦正式上線,預計將會得到廣泛且頻繁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商家擁有選擇是否啟用此功能的自主權。
公告指出,商家若希望關閉「送禮物」功能,可通過路徑「微信小店 > 營銷中心 > 送禮物」進行關閉。
需要強調的是,關閉操作是針對整個店鋪層面的,而非侷限於某件商品。這意味着,一旦執行關閉,該店鋪內的所有商品都不能使用「送禮物」功能。
同時,商品詳情頁將顯示「暫不支持送禮物」,用户嘗試操作時,系統會提示「該店鋪商品暫不支持贈送」。
送禮物功能操作流程
整體來看,微信小店這一行動,是微信在構建社交電商生態過程中,積極佈局並佔據核心地位的重要一環。
后續,隨着送禮物功能的上線,微信電商生態將會更加完善,使得微信電商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進一步鞏固並擴大。
2,蓄勢待發的微信電商
在電商行業中,「京拼淘」作為三大電商巨頭,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從松綁「僅退款」,到扎堆偏遠地區包郵,這些舉措無不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然而,在這一片喧囂之中,微信電商卻以一種近乎靜默的姿態,悄然進行着自己的佈局。
今年,微信電商內部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業務調整與優化。
5月份,微信內部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將微信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整合至微信開放平臺團隊之中,原微信視頻號直播電商團隊交由微信開放平臺負責人負責。
同月,微信視頻號推出了「櫥窗達人成長等級體系」。按照帶貨實力與口碑綜合計算,將達人細分為L0至L9共十個層級。層級越高,達人能享受的平臺資源和特權就越多,涵蓋包括佣金減免、流量扶持、專屬資源、服務特權等眾多方面。
8月25日,微信將視頻號小店正式升級為微信小店,其后台功能維持不變。
10月21日,微信正式支持商家將微信小商店升級成微信小店。
目前,用户打開搜索欄,通過關鍵詞搜索,會展示與關鍵詞匹配的微信小店,點擊進入后,可以發現店鋪內放有相關的商品,消費者只需依據個人需求,按照既定的網購流程下單,便能輕松完成購物。
10月25日,微信宣佈,未升級至微信小店的視頻號小店,將不再支持直播間添加商品功能。自此,視頻號小店與微信小商店正式完成了向微信小店的升級與轉型,可以為商家提供更強大的功能支持,為用户帶來更優質的體驗。
如今,在2024年即將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刻,微信小店悄然開啟了送禮物功能的灰度測試,也進一步體現了微信電商對於提升用户體驗與互動性的決心與期望。
話說回來,微信電商選擇在年末這一關鍵時刻進行送禮物功能的內測,不僅僅是基於時間節點的考量,更是因為此前在電商領域取得的顯著進展,為其帶來了十足的底氣與信心。
上月,騰訊公佈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該季度騰訊實現了營收1671.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個百分點;經營利潤為612.7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9%;淨利潤達到598.13億元,實現了33%的同比增長,表現非常亮眼。
騰訊2024年第三季度經營業績
在總結該季度的重點業務和服務時,騰訊方面首要提及的便是電商業務。
具體而言,小程序在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了2萬億元的交易額(GMV),同比增幅達到了十幾個百分點,增長勢頭強勁。
此外,微信小店憑藉微信平臺強大的社交互動、內容互動和支付能力,成功助力商家精準觸達目標用户,有效促進了銷售轉化率的提升。
可以看到,這一整年下來,微信電商的核心任務聚焦於兩大方面:一是將微信小店打造成為商家在微信生態中的唯一身份標識與通行憑證;二是不斷深化微信內部各場域間的連接與協同。
接下來,隨着微信電商持續加大投入並深化佈局,或許將會給電商行業帶來更大的驚喜。
3,電商行業這一年,變化大於計劃
回顧這一年,可以發現,各大平臺都對電商業務進行了幅度不小的調整與優化。
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去年還深陷於「全網最低價」競爭漩渦中的電商平臺,今年卻不約而同地開始弱化低價競爭,在服務領域開展激烈的角逐與比拼。
玩家們不再像以往那般激進,而是相繼走上「保守」道路,這與電商紅利逐漸消退的大環境有着密切的關聯。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GMV)自2021年的42.3萬億元增長至預計2025年的54.1萬億元,其年均增速從2021年的7.7%下滑至2025年的7.3%。同時,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長趨勢開始放緩,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18.2萬億元,同比增速下降至8.4%。
在這一背景下,電商平臺的核心任務或許就在於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得更多市場存量。
快手依託大主播,深耕信任電商;抖音強調的是興趣電商,以投流和算法為驅動;「京拼淘」聚焦貨架電商,依靠搜索與推薦;微信電商則利用社交關係網中的熟人效應,打造社交電商生態。
各個電商平臺的發展路徑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在電商行業迎來鉅變之際,誰能夠從「京拼淘」這三大巨頭所主導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目前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難以預料。
但可以肯定的是,各路玩家都沒有停下腳步,都在不斷探索與創新,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