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9 22:24
封面新聞記者 邊雪
接近年末,特斯拉高歌猛進的發展態勢,有點后勁不足。
北京時間12月19日,特斯拉股價經歷了自唐納德·特朗普上個月大選勝利以來的最大跌幅,下跌超過8%,市值一夜蒸發13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25億元)引發了股市的廣泛關注。
本次特斯拉的股價波動與大盤走勢密切相關。當地時間本周三,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暴跌3.6%,這也是2024年科技股指數第二次經歷重創。作為科技股的代表之一,特斯拉首當其衝。
01
連創新高之后 特斯拉股價大跌
自11月5日美國大選以來,特斯拉股價上漲了75%,11月單月漲幅達到了38%,創下了自2023年1月以來的最佳月度表現。
特斯拉股價的強勁表現與其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密不可分。根據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文件,馬斯克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主要為他的競選活動投入了2.77億美元。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昆尼皮亞克大學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3%的美國選民不贊成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發揮突出作用。兩黨和性別之間的分歧很大——只有31%的受訪女性表示支持馬斯克在下屆政府中發揮重要作用,只有5%的民主黨人表示支持。這顯示了公眾對馬斯克在政府中角色的擔憂和分歧。
馬斯克的新角色,或對聯邦機構的預算、人員配置以及推動取消部分法規的能力產生影響。除了特斯拉之外,馬斯克還經營着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並擁有社交媒體公司X。今年十月,馬斯克在特斯拉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他打算利用自己對特朗普的影響力,建立「自動駕駛汽車的聯邦審批程序」。
02
高階智能駕駛 道阻且長
近期,特斯拉新車的自動駕駛計算機系統出現了重大故障,導致新購車主面臨一系列問題。據外媒,這一問題已經對特斯拉的服務網絡造成了巨大壓力。在過去幾周內,知名汽車新聞和評論網站Electrek收到了多起新特斯拉車主關於新車計算機系統故障的報告。
問題與特斯拉最新版的HW4(有時被稱為AI4)自動駕駛計算機系統有關,這些系統出現了短路問題,目前尚在調查具體原因,但有消息稱可能是低電壓電池在攝像頭校準過程中導致短路。
不願透露姓名的特斯拉車主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座標美國加州,在11月購買了特斯拉的新車,行駛僅數十至數百英里后,計算機系統便出現故障,包括主動安全功能、攝像頭,甚至GPS導航和續航估計等多項功能都無法正常使用,車輛已被召回返廠進行處理。
在智能化的浪潮席捲之下,汽車行業正進入「摩爾定律」時代,自動駕駛相關產業鏈日臻成熟。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不斷為高階智能駕駛落地送來春風,自動駕駛賽道在今年再度回暖。
利用人工智能解決道路數據採集的難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能力,被不少業內人士稱作「行業天花板」。
「有人説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要有百億公里的路測數據,就是相當於100輛汽車每天不停地跑,要測試100年,這根本是做不到的。現在怎麼辦?利用人工智能,我們在已有的測試基礎上,白天測試的場景可以通過遷移學習變成晚上的場景,甚至可以模仿日常司機的不規範行為,包括一些危險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獲得解決真正的路測不可能覆蓋‘長尾場景’問題的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通過人工智能的辦法來完善路測的數據,基於這種大模型的路測每天就可以完成上百萬公里。」
而在車型方面,特斯拉在今年10月強勢推出的五方向盤、腳踏板和后視鏡的Robotaxi車型Cybercab,或成為自動駕駛產業從1到N的又一個催化劑。
儘管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其競爭對手Alphabet(Google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部門Waymo,也在不斷擴大其在美國的商業運營規模。
Waymo一直致力於自主研發關鍵傳感器,從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到計算平臺,實現了全套傳感器自研。但這無疑是一條「燒錢之路」,馬斯克還曾調侃Waymo稱,「Waymo money。」
12月17日,Waymo宣佈,將於2025年初在日本東京啟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測試項目,標誌着該公司國際擴張的首站。Waymo同時表示,在2024年進行了超過400萬次付費自動駕駛出租車出行,顯示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激烈競爭和快速發展。
「要研究車路協同的智能化,才能實現無所不在的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李德仁強調,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車的關鍵技術,是解讀交通規則的字典,是自動駕駛車的知識庫,是自動駕駛車不受干擾的眼睛,是自動駕駛車必要的冗余安全保障。
03
特斯拉上海工廠「元老」宋鋼
本周或將離職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足一個月的時間,特斯拉將公佈2024年第四季度和年底的汽車交付情況。自2023年11月Cybertruck開始交付之后,特斯拉的陣容中沒有增加一輛大型新車。
爲了推動電動汽車的銷售,特斯拉一直在努力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來吸引消費者,比如提供五年免息的貸款購車方案、Model Y尾款減1萬等策略。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上海工廠經理宋鋼周三發給員工的一封信,他已離開公司。
上海工廠是特斯拉產量最大的工廠,其產品也出口到歐洲和東南亞等國家。宋鋼於2018年成為上海超級工廠的經理,截至本文發佈時,他尚未更新其領英頁面的體驗部分,關於宋鋼的主頁介紹仍然是上海Gigafactory的製造副總裁。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宋鋼在特斯拉任職期間,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他不僅參與了上海工廠的建設,還曾在美國特斯拉參與工廠建設和潛在設施的業務規劃。在上海,宋鋼還負責特斯拉Megapack電池工廠的建立,該工廠預計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入生產。
宋鋼在領英頁面上的自我描述這樣寫道:「作為Tesla GFSH的第一名員工,我建立了世界第一的汽車工廠、電池工廠和驅動單元工廠。所有工廠都是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現在我正在領導美國以外的第一個大型工廠項目,旨在建設世界第一的能源產品工廠。」
有知情人士稱,宋鋼離職后計劃加入一家目前正處在產能瓶頸的本土新興汽車品牌,具體是哪一家,也引起了網友的猜測,其中「車越欠越多」的小米汽車呼聲最高。
目前小米汽車二期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6月中旬竣工,最快7月、最迟8月正式投產,屆時小米汽車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
12月19日上午,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公開發聲,對上述猜測作出迴應,他稱:「大家都在傳的宋廠長確實很好,不過我們小米汽車工廠的季廠長也很優秀,足矣!」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廠近期的出貨量也呈現出下滑趨勢。根據乘聯分會的數據,2024年11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出貨量(包括國內交付和出口車輛)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降至78856輛。這一數據無疑給特斯拉未來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儘管特斯拉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依然保持着領先地位,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特斯拉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以保持其市場競爭力。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宋鋼的離職無疑給特斯拉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而宋鋼的下一站會去哪里,只能靜待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