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期貨交易夜讀 | 頂級高手如何在高水平上形成邏輯閉環?

2024-12-19 22:01

交易路,不孤獨。歡迎來到夜讀欄目,本期內容來自期貨實戰排排網文章歡迎大家下載金十期貨APP(點擊下載地址),訂閲交易夜讀專欄!

【期貨交易夜讀音頻版】

女聲普通話版 下載mp3

交易就是有來有往,有進有出,合理循環,在這個市場的資本循環就會越來越龐大。那麼,這就是交易閉環,一筆交易中進場與出場可以做到有效循環,這就是對資本市場交易常説的一句話「進場是徒弟,出場是師父」。交易閉環,就是將交易做到進出有道,又能無縫對接。

一、選品:奠定交易基礎的基石

選品,是交易旅程的起點,其重要性猶如大廈之基石,直接決定了后續交易的方向與潛力。在眾多可供選擇的交易品種中,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那一款,需要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首先,市場的流動性是不容忽視的關鍵要素。流動性高的品種,如主流貨幣對、大型股票指數期貨等,交易活躍,買賣價差小,這意味着交易成本相對較低,且訂單能夠迅速成交,不會因流動性不足而導致滑點等問題,使交易者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靈活進出。例如,在外匯市場中,歐元 / 美元貨幣對每日成交量巨大,交易者幾乎可以在任何時刻按照市場價格進行交易,其流動性為交易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操作空間。

其次,品種的波動性也需納入評估範圍。對於風險偏好較高、追求短期高收益的交易者來説,波動性較大的品種,如某些新興市場股票或高槓杆的加密貨幣,可能更具吸引力。它們在較短時間內價格波動幅度較大,為交易者創造了更多的盈利機會,但同時也伴隨着更高的風險。而對於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傾向於穩健投資的交易者,則更適合選擇波動性較為温和的品種,如藍籌股或國債期貨,其價格波動相對平穩,收益也較為穩定可預期。

再者,深入瞭解品種所處的行業或市場環境至關重要。以商品期貨為例,若交易者打算涉足原油期貨交易,就必須對全球石油供需關係、地緣政治局勢、主要產油國的產量政策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只有準確把握行業動態與宏觀環境,才能在交易中洞察價格走勢的潛在變化,做出更為明智的交易決策。

二、定向:明確交易策略的航標

定向,即確定交易的方向與策略,是交易閉環中的核心環節之一。它如同航海中的航標,指引着交易者在市場的波濤中前行。

從操作風格上看,短線交易、波段交易與長線交易各具特色,交易者需根據自身的性格特點、時間精力以及風險偏好來做出選擇。短線交易通常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買賣操作,持倉時間可能從幾分鍾到數小時不等。短線交易者憑藉敏鋭的市場洞察力,捕捉價格的微小波動,依靠高頻次的交易積累利潤。他們需要具備快速的決策能力、嚴格的紀律性以及對技術分析的熟練運用,例如,通過分析分鍾級別的K線圖、成交量變化以及各類技術指標,如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J)等,來判斷短期價格走勢,及時進場與出場。

波段交易則側重於捕捉一段中期的價格趨勢,持倉時間一般在數天至數周之間。波段交易者會在趨勢形成初期介入,在趨勢反轉跡象出現時離場。他們在分析技術面的同時,也較為關注基本面因素對價格趨勢的支撐與推動作用。例如,在股票波段交易中,交易者會分析公司的季度財報、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宏觀經濟數據等基本面信息,結合日線或周線級別的技術分析,確定波段交易的買賣時機。

長線交易則是一種更為穩健、着眼於長期價值投資的交易風格。長線交易者看好品種的長期發展潛力,持倉時間往往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他們更注重品種的內在價值,如股票的基本面質地、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等。以投資優質藍籌股為例,長線交易者會深入研究公司的商業模式、財務狀況、管理層能力等基本面要素,忽略短期價格波動,堅信隨着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其股票價格在長期內必然會反映出其內在價值,從而獲得豐厚的長期回報。

除了操作風格的選擇,交易策略還需根據市場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在牛市中,順勢而為的多頭策略往往更容易獲利,交易者可通過買入並持有或逢低加倉等方式,分享市場上漲的紅利;而在熊市中,則需採取空頭策略或空倉觀望,避免因市場下跌而遭受損失。同時,市場行情並非總是單邊上漲或下跌,震盪市也是常見的市場狀態。在震盪市中,交易者可採用區間交易策略,在價格區間上下沿進行高拋低吸操作,利用市場的波動獲取利潤。

三、進場:把握交易時機的關鍵

進場環節,猶如一場戰役中的衝鋒時刻,精準把握時機至關重要。它依賴於交易者對交易信號的敏鋭識別能力,而這些信號則源於對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深入研究與綜合運用。

技術分析為進場提供了豐富的工具與信號。例如,移動平均線的交叉是一種常見的技術信號。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穿過長期移動平均線時,形成金叉,往往被視為多頭信號,暗示價格可能上漲,此時交易者可考慮進場做多;反之,當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穿過長期移動平均線時,形成死叉,則是空頭信號,提示價格可能下跌,交易者可擇機進場做空。此外,K線形態也藴含着豐富的信息。如頭肩頂、頭肩底、雙重頂、雙重底等形態,它們的出現往往預示着價格趨勢的反轉,交易者可根據這些形態的形成與突破情況,確定進場時機。例如,在頭肩底形態中,當價格突破頸線位時,通常是一個較為強烈的多頭進場信號,表明價格可能開啟一輪上漲行情。

基本面分析同樣為進場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在股票交易中,公司的業績公告是重要的基本面信息來源。若一家公司公佈的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與淨利潤大幅增長,超出市場預期,且行業前景良好,這可能是一個買入該股票的基本面信號。在期貨交易中,宏觀經濟數據的發佈也會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公佈,若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強勁,失業率下降,可能會引發美元上漲,進而影響到以美元計價的各類大宗商品價格。交易者若能提前對這些基本面信息進行分析與預測,並結合技術分析信號,就能更精準地把握進場時機。

然而,交易信號並非絕對準確,市場中存在着諸多不確定性與干擾因素。因此,交易者在進場時還需設置合理的止損位,以控制潛在風險。止損位的設置應根據品種的波動性、交易策略以及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例如,在波動性較大的股票交易中,止損位可設置在買入價下方5% - 10% 左右;而在波動性相對較小的國債期貨交易中,止損位可設置在更窄的範圍內,如買入價下方1% - 3% 左右。

四、出場:鎖定盈利與控制風險的閥門

出場環節,是交易閉環中決定最終盈利與否的關鍵 「閥門」。它不僅涉及到止盈策略的制定,還包括止損策略的有效執行,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保障交易的盈利性與安全性。

止盈,是將賬面盈利轉化為實際收益的重要操作。止盈策略的制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其中技術分析指標是常用的參考依據。例如,當價格上漲至重要的阻力位,如前期高點、長期均線壓力位或特定的技術指標超買區間時,可能預示着上漲動力減弱,此時交易者可考慮部分止盈或全部止盈,鎖定已獲得的利潤。同時,盈利目標的設定也應結合個人交易策略與風險偏好。對於短線交易者來説,可能會設定較小的盈利目標,如3% - 5% 的盈利幅度,通過高頻次的交易實現累積盈利;而對於長線交易者,盈利目標則可能更為宏大,如預期股票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數倍的增值,他們會更有耐心地持有頭寸,等待長期價值的充分體現。

止損,則是在交易出現不利情況時,控制損失的有效手段。與進場時設置止損位一樣,出場時的止損執行同樣需要嚴格遵循紀律。當價格觸及止損位時,無論交易者內心多麼不捨或抱有僥倖心理,都應果斷止損離場。這是因為在交易中,虧損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及時止損能夠避免小虧演變成大虧,保護本金安全,為后續的交易機會保留實力。例如,在期貨交易中,如果市場行情突然逆轉,價格大幅下跌並觸及止損位,若交易者未能及時止損,可能會因保證金不足而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導致更大的損失。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交易者還可採用跟蹤止損的策略。隨着價格的有利變動,逐步上調止損位,既能鎖定部分利潤,又能在行情反轉時及時離場,實現盈利的最大化與風險的最小化。例如,在股票上漲過程中,當股價每上漲10%,就將止損位上調至成本價上方5% 的位置,這樣既保證了在股價繼續上漲時能夠繼續持有頭寸獲取更大利潤,又在股價反轉下跌時能夠及時止損,保護已有的盈利。

五、金控:保障交易持續的安全網

資金控制,是交易閉環中的 「安全網」,它雖不能直接創造盈利,但卻能在市場波動中保障交易的持續進行,避免因單次交易的重大損失而導致資金鍊斷裂,從而為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奠定堅實基礎。

合理的資金管理首先體到倉位控制上。交易者應避免過度重倉交易,一般建議將單筆交易的風險控制在總資金的1% - 3% 以內。例如,若總資金為100萬元,那麼單筆交易的最大虧損應控制在1萬元 - 3萬元之間。這樣,即使在連續多次交易虧損的情況下,也不會對整體資金造成毀滅性打擊,仍有足夠的資金繼續參與市場交易,等待盈利機會的到來。在確定倉位大小時,還需考慮交易品種的波動性與相關性。對於波動性較大的品種,應適當降低倉位;而對於相關性較高的品種組合,也要注意整體風險的分散,避免因品種之間的同向波動而放大風險。

其次,資金的分散投資也是資金管理的重要策略。「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通過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交易品種、行業或市場,能夠有效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例如,投資者可以將資金分配到股票、債券、期貨、外匯等不同資產類別中,或者在股票投資中,分散到不同行業、不同市值規模的股票中。這樣,當某一品種或行業出現不利情況時,其他品種或行業的投資可能會彌補損失,從而使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再者,資金的動態調整也是資金管理的關鍵環節。隨着交易賬户資金的增減以及市場情況的變化,交易者應適時調整資金分配與倉位設置。當賬户盈利時,可以適當提高倉位,利用盈利資金擴大投資規模,但仍需遵循風險控制原則;當賬户虧損時,則應降低倉位,收縮戰線,先確保資金的安全,待市場情況好轉或交易策略調整后再逐步恢復倉位。

交易閉環的構建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實踐、總結與優化的漫長過程。交易者需要在交易的各個環節中積累經驗,深入理解市場運行規律,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一個完整的交易策略閉環思路,將交易當中所有的突發事件和一般情況都能涵蓋到你的交易策略當中,那麼你的交易策略就達到了閉環效應,就能進場與出場做到無縫對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