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9 17:26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編輯 | 楊錦
「現在感覺我們變成過街老鼠一樣,誰也不管」,「我們不被重視,沒有得到關注」……
談及極越閃崩,不少供應商都表達了不滿,連續多日的訴求無人迴應。被欠下的少則數萬元、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數千萬,甚至上億元合作款,能否拿回來,他們沒有答案。
此前百度和吉利發佈聯合聲明后,極越員工11月社保問題得以解決。今日,搜狐科技從一位極越員工代表確認,員工12月工資和賠償方案已定,將按照「N+1」的標準提供補償,社保和公積金交到12月。
同時,各方將在政府指導下建立監管共管賬户,代集度公司於2025年1月20日前員工支付工資和補償,資金由百度吉利墊付。「下午公司COO羅崗線上開全員會,這麼説的,今晚還要開會。」
極越閃崩事件一周后,5000名員工問題看到了解決的希望,車主的售后服務等同樣由百度吉利表態兜底。但上百家極越供應商欠款問題,依舊懸而未決,他們的訴求還未有迴應。
極越CEO夏一平此前發文稱:「作為CEO,我犯了許多錯誤,對員工、車主、供應商乃至股東,我都感到深深的歉意。」
這封「罪己詔」沒有給出解決方案。12月15日,極越汽車供應商發佈聯合聲明,稱極越欠付供應商款項近20億,並要求百度、吉利對供應商欠款承擔兜底責任。
近日,多位極越供應商對搜狐科技表示,目前極越、百度、吉利等有關方仍未對此作出表態。
此前有去百度上海公司尋求説法的供應商表示,百度方面迴應稱:極越是獨立經營的公司,供應商和極越涉及的合作事項,可以找極越按照合同約定去解決。
搜狐科技從一位極越供應商負責人獲悉,目前極越欠款的供應商已超200多家,金額從數萬元到上億不等,多數集中在百萬-千萬左右。
目前,不少供應商已向上海貿仲提起仲裁,這也是合同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有位於上海的供應商法務表示,不少供應商簽約主體集度有關公司指向境外,可能在法律風險上已經做了隔離。「要讓百度或吉利出來兜底,不太可能,但好像也沒有更多辦法。」
搜狐科技聯繫到的五位供應商負責人表示,當時正是看中了兩大股東背書,才選擇和極越合作,甚至在此前拖欠款項的時候,也不願撕破臉面要賬,沒想到極越一夜原地解散。
據介紹,他們在和極越合作的過程中,不少都是先行墊款,抵押房子從銀行貸款,或者是從親朋處借錢。有供應商説,拿不到錢面臨倒閉壓力,並會影響下游更多供應商。
供應商們希望百度和吉利承擔起社會責任,不能選擇性兜底,並認為佔有主導權的百度要承擔更多責任。「我們沒有過分的訴求,就是把合同履約結束。」
以下是極越供應商自述(應請求隱去部分公司名稱):
極越供應商1:上海XXX有限公司 被欠款300多萬元
我們是發佈供應商聯合聲明的其中一家公司,這幾天很多供應商去了上海百度公司,但沒人出來負責,跟集度、極越溝通也找不到人。
出事之后,我們諮詢了律師。合同規定是走仲裁,仲裁費用,再加上律師費,保全費,可能仲裁還沒有結果的時候,極越申請破產,那要再走一遍破產流程,最后得不償失,感覺這條路也走不通。
我們是今年7月跟武漢集度籤的門店展廳裝修總包合同,做江蘇的兩個店,現在都完成90%以上,基本滿足了可以經營的條件。
這兩家店總價446萬,一個是100多萬,另一個是300多萬。這個大的訂單第一筆錢收到了,90多萬預估款,算是項目啟動資金,第二筆該到付款的時候就沒人管了。
另一家店的合同一直沒簽下來,卡在他們流程。現在來看,極越可能在十月份就有問題了,但當時他們項目部負責人還拼命催我們,要求11月底必須做出來,讓他們能賣車。我們爲了配合他們,就開始做,發了好幾次郵件,也催不到合同。
按照合同,極越需要先支付30%的定金,隱蔽工程完成后再支付30%,回款賬期是45天,現在還欠我們300萬多沒給。今年極越也在壓縮開支,所以做的比較簡單,儘量省錢。
但前期基本都是我們自己墊資做,買裝修材料,付人工費。我們相當於是負責總包的裝修公司,現在也沒錢付給下游供應商。他們不會找集度、極越,只會找我們。
我們也沒有意識到他們會出問題,畢竟有百度和吉利背書,誰能想到一夜之間就地解散。我們前面一兩天有聽到消息,以為是不實信息,感覺不太可能。12月11日,項目對接人打電話通知我們停工,當時就直接説不用做了。
現在他們至少涉及200多家供應商,欠款差不多20個億。我們希望政府來解決這些民生問題,200多家供應商后面還有更多企業。
我也看到一種説法,説百度和吉利作為股東沒有義務兜底,供應商賠償也比較靠后。我們希望這些大企業能夠有社會擔當,不可能説選錯了CEO,戰略出現問題,然后就不負責任了。
前幾天談判的時候,有極越方、吉利方、百度方、車主方、員工方,就是沒有供應商,百度吉利聯合聲明的時候也沒有提到,就感覺我們不被重視,沒有得到關注。
現在訴求就是希望百度或吉利那邊,把錢還了。前面看説極越有80%的投票權是在百度,那百度可能還是要負起更大責任,我覺得最終應該由政府去協調解決。
極越供應商2:江蘇XXX有限公司 被欠款1000萬元
我們主要給極越提供整車的外部燈具,他們的兩款車型用的都是我們的燈具。從21年就開始接他們的項目,那時他們還叫集度,剛開始是跟上海集度合作,后來是跟北京集度和武漢集度合作。
有大佬站臺背書,還不放一萬個心嗎?結果最后變成這樣,現在感覺我們供應商就變成過街老鼠一樣,誰也不管,我們損失這麼多錢,就跟活該一樣。
現在沒有任何人出來迴應,直接就是撒手不管。前些天百度吉利發了聯合聲明,但主要是針對員工、車主,沒提到供應商怎麼處理。這麼多天過去了,我們現在連最佳搶救時間都沒有了。公司準備收集有關資料,找律師仲裁,公司財務跟法務在推進。
極越的車銷量不是特別多,但我們提供了有幾千套貨,兩款車型的費用加上模具開發費,他們拖欠我們的費用至少有1000萬。
今年10月前,極越都是正常付款,10月以后,就突然間找各種理由藉口拖延,説系統財務信息不對,我就更新了兩次,然后又一直拖,結果12月11號,解散的消息開始出來。
極越最近幾個月銷量稍微有點起色,他們還在給我們下訂單,希望多備點貨,現在我們的庫存至少有一兩千套,相當於砸到手上了,這些要算成呆滯費用。
我們基本上都是墊資去做,要先付50%的錢給我們的合作伙伴,但集度跟我們籤的是按照項目時間節點,分三筆或四筆打清。有好多人都是去銀行貸款,哪里拖得起?我們配套的廠家比較多,原來還能想辦法周轉,但現在也周轉不過來了。
我們的貨款還要從我們上游的供應商要,我們的燈是裝在車的前后塑料件上面。這些廠商是他們的一級供應商,極越也拖欠他們的欠款,他們拿不到錢肯定就不願意給我們錢。
前段時間關於供應商的賬期談論也很多,因為行業競爭,價格上需要做一些讓步。現在我們這行的利潤水平,5個點就已經很好,能盈利就不錯了。這幾年主機廠搞價格戰,壓縮成本,像我們這樣的製造業能有1到2個點,算是已經做的很極致了。
但極越的車不錯,我們公司也有買第一代的車,坦白講很良心,做工用料、駕駛感、智能駕駛、座艙、整體底盤調校等方面都挺好。但最后沒有跑出來,有領導的原因,銷售營銷自始至終很爛,沒有抓住重點,連造勢這一關都沒做好。
特別是探月版發行的時候,搞虛頭巴腦的東西,失敗了才知道好好去介紹改款后的車型。花里胡哨的車造出來不是死得更快嘛,高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現在我也能理解為什麼夏一平搞這一出,有可能大家都談崩了。如果剛開始的話,百度和吉利接手過去,或者吉利佔主導,這個牌子可能就起來了。本來是一個好蘋果,現在砸爛了誰還會要?
極越供應商3:XXX(上海)有限公司 被欠款1000余萬元
我們是極越的總包供應商,主要是建店裝修。他們現在欠我們1000余萬元,訴求是希望百度跟吉利出來,組織成立專門的小組,來對接處理。
極越是通過我們服務的其它品牌找到我們的,我們一般非常謹慎,很多品牌找我們,只要聲譽不好,都不會去做,跟極越合作也是看到百度和吉利投資纔去做。
我們給極越做了三個門店項目,目前只收到兩個項目20%的預付款,另外一個項目的預付款從10月開始就説審批不下來,但已經完工90%,原來答應我們12月5號付,也沒付,然后就爆雷了。項目對接人突然通知我們停工,之前沒有感覺到任何停工跡象,原來聽説百度的融資會在11月底12月初進來,説有30億,新的CFO帶着錢進來的。
現在除了去現場找百度,供應商那個聯合聲明我們也有參與,就是按照合法合規的途徑,正常去聲討我們的權益。法律途徑同時也在走,按照合同該走仲裁走仲裁。這增加了我們供應商追款的成本,仲裁費用會比較高。
不管極越是破產還是倒閉,反正對我們來講,我們兩個程序都要走。不管他們有沒有資產來還債,還是百度和吉利接手,最后金額認定肯定還是要走法律程序,不是説多少錢就多少錢。
能不能最終要回來,我們不知道。現在他們欠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工的錢,還有很多下游的供應商,這背后多少個家庭?欠這麼多錢,足以讓像我們這樣的公司倒閉,下游的很多中小企業也要倒閉。馬上過年了,他們都在要錢。
既然百度和吉利能維護員工和車主的權益,那就都要兜底解決,不能説選擇性兜底。最近有看到説百度吉利的兜底是有限責任,我們是跟武漢集度簽約,感覺他們已經在法律程序上規避了風險,和極越在組織架構上看不到直接的關係。這麼大的企業,竟然這樣去規避。
這個事光講法律肯定不行,政府要出面解決,法律也要保護底層的人的權益。夏一平説極越80%的投票權在百度,站在我們自己的判斷里面,肯定認為百度要承擔更多責任,但法律是不是這樣認為,我們不清楚。
我們希望百度吉利能夠成立專門的對接窗口或小組,我們也可以派代表。大家沒有過分的訴求,就是把合同履約結束。如果他們不處理,感覺對他們的品牌聲譽的影響也會非常大。
供應商4:浙江星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紅星 被欠款3700萬元
我們是今年6月與極越簽訂了極越抖音官方直播間的代運營服務協議,當時算是通過我另外一個朋友介紹,知道我們比較擅長,比較專業。這個就幾十萬,做了一兩個月還比較不錯。
后來極越決定做更多的抖音矩陣以及更大的投流,8月份,我們通過競標跟武漢集度簽了年框協議。他們更多的投放就找我們來做,又趕上9月份新車(極越07)上市,預算就砸的更多。
夏一平個人的抖音號,內容定位有顧問團,我們只負責投流。今年很多車企老闆都在做短視頻或直播,有的人適合,有這個基因,有的人不適合,像雷軍就自帶網紅體質。
這個項目我們參與比較深,有一個直播間是我們的主播,運營也是我們做,前前后后投入了近20個人,合作費用差不多4000萬,現在他們只付了300萬左右,還欠我們3700萬。
我們的業務模式是,極越給我投廣告,我給他們墊款,不少是抵押房子從銀行貸款或者是從親戚那借的,因為抖音要先收錢。極越那邊也給了賬期,合同約定的是45天。之前小合作的時候有預付款,但實際上做不到,年框都是后面才結算。
在籤年框的時候,他們也有要求,比如成本,還要考覈線索量,就是誰買車,有多少人留下電話號碼。后來極越賣到上千台,不少都是從這里面轉化過去的。
這個行業利潤其實非常薄,我們毛利只有五六個點,銀行資金成本,加人工場地、各種開支之后,利潤非常低。我看網上很多人在説怎麼可能那麼低呢?抖音供應商利潤大都這麼低,成本本來就很高。
好多供應商跟極越選擇合作的時候,都是衝着百度和吉利。沒有百度吉利背書,誰會跟他們合作?現在我們覺得他們是「詐騙」公司,十月份已經出現付款問題,就説等等,我們也沒想到他們會出問題。
我們提起了仲裁,剛遞交材料到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當時跟我們籤的合同是仲裁合同,所以不能直接起訴,要先仲裁,基本上所有供應商都是這樣,被他們坑了。
能不能要回來不知道,但我們不在乎仲裁這點成本。現在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事情,很無奈,只能寄託於政府推動百度跟吉利去解決,這是唯一的希望。
極越供應商5:上海XXX有限公司 被欠款數千萬元
這件事情發生以后,我們比較焦慮,得不到任何信息,找不到任何人。我前些天凌晨三四點還給夏總的抖音號發了私信,也給他的郵箱發了我們的聯合聲明和訴求,但都沒有得到回覆。
我們知道很多供應商也去找百度討薪了。夏一平在媒體公開明確説百度有極越80%的話語權,百度是大股東。我們也認為公司老闆就是百度、吉利,欠債還錢,找百度、吉利是有根據的。如果百度吉利沒有責任,他們為什麼要對員工、車主做出承諾呢?既然有責任,理應對所有供應商也承擔責任,從他們的聯合聲明就足以表達他們應該承擔所有責任。
供應商聯合聲明就是我們的訴求,但現在這幾方都不迴應,至少百度、吉利要告訴我們,是倒閉?還是重組?誰來兜底?至少要發出聲明。
現在極越至少還欠我們大概幾千萬,包括去年沒給的2000多萬。這些手續都是齊全的,早已具備支付條件了,連發票都開了。
去年的錢沒給,我們也找過很多次,我們自己也疏忽了,認為極越后面是吉利和百度,基於對國內龍頭企業的信任,資金也比較雄厚,就沒有去撕破臉要賬,心想起碼過年前能給。目前看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更沒想到極越秒殺似的倒閉了,一點徵兆都沒有。
現在比較迷茫、焦慮,我們合同價格也不高,都很透明,爲了養工人,都是借朋友的錢、抵押了房子,基本屬於全墊資去做。合同里都有明確約定的賬期和付款條件,當時從合同看還覺得可以,但實際操作的時候就做不到了。
大部分合同手續程序比較慢,有些業務做了以后,合同都拖延籤不下來。我們也沒有強烈要求他們一定要給預付款,認為錢也不會少,先干活去奉獻。我們在做生意時,認為利他思想才能贏得客户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做完以后手續齊全再給錢感覺也可以。
如果極越倒閉,這對我們自己來説,資金壓力很大。我們今年給他做了兩千多萬,基本上都沒有收到預付款,全都是墊資。如果拿不到錢就很恐怖。
這還涉及到我們很多下游供應商,至少有幾十家,還有幾百人的工人工資,涉及到很多家庭的問題,壓力很大,剛好又到年底了。
這個事,如果百度吉利不兜底,會造成很大的社會負面影響,沒有社會責任。法律層面我不懂,但他們搞的公司完蛋了以后就不管了,置成千上萬家庭於不顧,這是説不過去的。
這也是對新能源行業的打擊,接下來哪一個會秒倒,這太恐怖了。我認為極越這個事情都是罕見的,沒哪家企業就這樣輕描淡寫地就解散了。
如果他們都不迴應,我們肯定要走法律程序,可能也要更多發聲去表達訴求。吉利百度這些企業不缺錢,也是國內的龍頭企業,最起碼要承擔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不能唯利是圖,不能割員工和供應商的韭菜,不能出了問題以后不承擔責任,把鍋都給底層的人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