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微信小店「送禮物」功能,也許是能媲美「微信紅包」的天才發明

2024-12-19 17:12

文|王毓嬋

編輯|喬芊

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到來之前,微信小店正式開啟了「送禮物」功能的灰度測試。現在,除了珠寶首飾、教育培訓外,微信小店已在全類目開始灰度測試「送禮物」功能,但僅支持原價1萬元以下的商品。滿足規則的商鋪,將自動開通「送禮物」功能,商品詳情頁展示「支持送禮物」入口。

現在,在微信小店選擇一個支持「送禮物」的商品,輕觸「送給朋友」拉起「確認禮物」頁面,然后選擇款式、瀏覽金額,再在「送禮物」頁面選擇朋友,並完成支付,就可以為朋友送去禮物了。

不需要提前詢問對方的收貨地址,也不需要詢問對方想要的款式微信小店把整個送禮過程中最繁瑣的兩步省掉了。收禮方在收到禮物消息后,可以自己填寫收貨地址,自己選擇更換該商品下價格相同的其他款式,然后點擊「收下禮物」,就算正式收下這份好意。

送禮與收禮流程

送禮功能不支持收禮人把禮物轉贈給其他朋友。以及,一旦送出禮物(以禮物消息成功發送給接收方爲準),不論朋友是否收下禮物,贈送方在24小時內都無法主動取消贈送或取消訂單。

若朋友超過24小時未收下禮物(以打開禮物消息並輕觸「收下禮物」爲準),訂單將自動取消並退款給贈送方,退款將按訂單支付時的渠道原路返回。

36氪發現,目前並不是所有用户都默認擁有送禮功能,新功能只覆蓋了部分用户。一位商家告訴36氪,預計下周送禮功能纔會全量向所有用户開放。

對商家來説這意味着什麼?

對商家來説,送禮功能的出現是一個顯著的利好,特別是對於所售商品有強禮品屬性的商家來説。這一功能省去了送禮人問地址和問款式的麻煩,結合微信本身的社交資源,把送禮變得像發紅包一樣容易,有望提高銷售禮品的成功率。

一位零食類商家告訴36氪,他們已經在考慮上線更多禮盒裝產品,以迎接新功能帶來的新客紅利。另外,他們也非常期待接下來的聖誕節、元旦節、農曆新年、元宵節、情人節帶來的送禮需求。「大家送禮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新功能並不是創造了需求,而是降低了難度。這讓我們很興奮。」商家説。

從微信小店運營團隊發佈的《微信小店「送禮物」使用指南》來看,目前微信團隊已經把這一功能與原系統進行了融合,商家們適應新功能的門檻並不高。

商家側的流程

在商家訂單頁面,當贈送方付款后,接收方收下禮物之前,禮物單狀態為「待付款」,接收方填寫地址並收下禮物后,禮物單狀態為「待發貨」。禮物訂單隻有在接收方填寫地址並收下禮物之后纔會推送「付款成功通知」和「待發貨通知」。

禮物訂單無買家信息,且暫不支持商家對用户進行拉黑,但存量已拉黑用户在禮物場景下不支持送禮物也不支持收禮物。

對於禮物訂單,商家在禮物訂單售后處理時,和普通訂單一致。禮物訂單包含運費險,接收方視為運費險的受益方,若接收方發起退貨退款,可按該訂單對應的運費險規則享受相關賠付權益。

另外,商家如果不希望參與「送禮物」,可在「微信小店 > 營銷中心 > 送禮物」頁面關閉這一功能。目前,微信僅支持店鋪維度關閉送禮物功能。也就是説,商家要麼全店支持送禮,要麼全店不支持送禮,不可僅對單獨某個商品關閉該功能。

對微信來説這意味着什麼?

送禮物功能的出現,令人不禁回想起微信紅包的誕生——同樣是在年關將近時出現,同樣是滿足用户維繫人情的需求,同樣是只降低行動門檻,而不創造新的需求——雖然銀行轉賬也能給親朋好友送錢,但就是不如微信紅包更輕松更有趣味性,所以前者永遠不會像后者一樣高頻。

對於目前的微信電商業務來説,拼SKU、拼價格並不是它的長項,微信真正的長項就在於掌握社交關係。在送禮功能出現前,微信電商利用社交關係的主要手段就是靠商家的微信羣運營,和用户的熟人推薦(但這一能力主要被拼多多利用),但缺乏產品層面的功能。現在的送禮物功能顯然是補足了這一點,有望真正盤活社交關係在電商生態中的力量。

送禮物的選款和付郵費界面

今年8月,騰訊宣佈將視頻號小店升級為微信小店。相比此前較為封閉的視頻號小店,微信小店的店鋪及商品信息將在公眾號(訂閲號、服務號)、視頻號(直播、短視頻)、小程序、搜一搜等多個微信場景內流轉。可以理解為,此前「視頻號電商」的戰略,已經被正式提高到了「微信電商」的高度。

騰訊公司對微信小店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值。在最近兩個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多次強調,騰訊「重新定位了直播電商業務,使其更趨近於微信電商。」也就是説,騰訊要構建的這個生態系統並非僅依託於視頻號和直播頻道,而是要在微信內部打造電商生態系統,並與整個微信生態系統相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社交關係本身具有「病毒式傳播」的效應,送禮物功能有望帶動更多從來沒有使用過微信小店的新用户,通過在「搜一搜」搜索熱門禮品品牌名,或點擊對方發來的禮物鏈接的方式進入微信小店,完成第一次消費。

在今年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説,計劃在視頻號和小程序中增加搜索功能,利用搜索技術優化信息流,並在不同位置增加商業搜索入口。參考其他直播電商平臺的數據,通過搜索關鍵詞而來的消費者通常具有更高的轉化效率。

「我們希望通過微信生態打造統一且值得信賴的購物體驗,關鍵就在於索引化和標準化。」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説,未來騰訊希望通過視頻號和微信搜一搜的結合,更多地形成增量閉環,並利用 AI 大模型提高搜索結果的相關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