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2-19 18:41
編者按:明年節奏生變?美聯儲「預期管理」痛擊降息預期;美股全線跳水,道指50年來首次「十連陰」!后市資產該如何配置?機構火速解讀美聯儲貨幣政策新信號>>
北京時間12月19日凌晨3點,美聯儲宣佈,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4.5%至4.75%下調至4.25%至4.50%。這也是美聯儲繼9月和11月之后,連續第三次會議宣佈降息,累計降息幅度達到100個基點。
會議聲明中,關於未來利率調整的表述新增了「幅度和時機」,暗示將從連續降息轉變為間隔式降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利率決議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對利率決議表示反對,支持暫停降息,此前美聯儲理事鮑曼在9月份反對降息50個基點。
號稱「美聯儲喉舌」「新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表示,美聯儲政策聲明中增加了「幅度和時間」這一措辭,暗示將放緩降息步伐,以修改潛在的調整。
受一系列「鷹派」信號影響,在宣佈降息后,除了美元外,美股、美債、黃金、比特幣全線暴跌。道指重挫逾1100點,創1974年以來的首個日線「十連陰」;標普500指數大跌2.95%,創2001年以來跌幅最大的美聯儲議息日行情;「恐慌指數」VIX日內暴漲74%,刷新四個月來的最高位28.32。
美聯儲點陣圖顯示,2025年預計將降息兩次
在9月的點陣圖中,美聯儲預計2025年降息100bp,2026年再降息50bp后停止降息,終端利率為2.9%。而本次更新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預計2025-2027年分別降息50bp、50bp、25bp,終端利率為3.0%。由此可見,美聯儲對本輪降息周期總體降息幅度的預測變化不大,但希望降息節奏明顯放慢。
美聯儲更新版點陣圖顯示,19位委員中贊成明年降息兩次的有10位,其次是支持降息1次或3次,各有3位。相比之下,2026年的分佈更為分散,主要集中在0次-3次之間,路徑前景並不明朗。
鮑威爾講話要點速覽
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釋放了諸多政策信號。他表示,本次降息后,美聯儲進一步降息的門檻可能更高。目前,政策利率已經由峰值下調了一個百分點,政策立場的限制性明顯減少。因此,在考慮進步一調整政策利率時,美聯儲可以更加謹慎。
鮑威爾強調,行動過慢可能會不必要地削弱勞動力市場中的經濟活動,而行動過快則可能會損害美聯儲在控制通脹方面取得的進展。
經濟前景方面,鮑威爾表示,整體經濟表現強勁,下半年經濟增長快於預期,沒有理由認為經濟下行的可能性比往常更高。很明顯美國已經避免了經濟衰退,對經濟非常樂觀。對未來3年經濟的預測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鮑威爾認為,消費者感受到的更多是高價格的影響,而不是高通脹的直接作用。就業方面,鮑威爾表示,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健,並非顯著的通脹壓力來源,沒有冷卻到令人擔憂的程度,將繼續關注。
通脹和就業方面,鮑威爾表示,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目標;風險和不確定性較高;通脹走高后,在11月份重回正軌。仍然對「通脹處於朝着目標2%回落的正軌之上」有信心。
對於特朗普政策,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已揚言要在上臺后實施激進的關税計劃,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可能導致美國通脹再次上升。
鮑威爾透露,部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成員已開始對特朗普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初步評估。他還特地提到了特朗普的關税計劃,表示目前對其如何影響通脹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對於比特幣,特朗普此前承諾,將在上臺后實施有利於加密貨幣行業的政策,並考慮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鮑威爾表示:「我們不能持有比特幣。《聯邦儲備法》規定了我們可以擁有什麼,我們也無意尋求修改法律。這是國會要考慮的事情,但我們在美聯儲並未尋求改變。」
2025美聯儲還有幾次降息?機構最新解讀來了
華爾街普遍認為,隨着美聯儲在通脹風險與有彈性的經濟之間取得平衡,謹慎是當前的主題。
道明證券美國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美聯儲已經發出了一個信號,即他們不會像過去那樣鴿派,他們傾向於明年更少的降息,市場將繼續在不到兩次降息的情況下進行定價,如果數據足夠強勁,可能會朝着零降息的方向發展。如果美聯儲沒有看到通脹下降到足夠的程度,他們就不願意繼續降息。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其最新一份報告中表示,美聯儲預計未來可能會放慢降息步伐。他在報告中還刪除了對美聯儲明年1月降息的預期,並預計美聯儲明年會在3月、6月和9月合計降息三次。
中金公司表示,聯儲12月會議如期降息25個基點,決策者對未來經濟和利率的預測偏鷹。鷹派指引是出於預防考慮,因為美聯儲不想在通脹問題上再次失誤。但官員們也沒有完全放棄降息的意思,今天「鷹」是爲了明天不用「鷹」。該行維持2025年政策利率將下調至3.75%-4.0%的中性水平的判斷。在降息節奏上,預測美聯儲將「跳過」明年1月會議,隨后在3月和6月會議各降息25個基點,然后停止降息,下半年將進入觀望模式,貨幣政策根據特朗普施政的效果再做決定。
中金不認為美聯儲給出的利率指引是過度緊縮,也沒有看到貨幣政策即將破壞「軟着陸」前景的跡象。更多的不確定性來自於特朗普的政策,但那也要等到1月20日特朗普上任之后才能見分曉。
降息對各類資產后市有何影響?
本輪全球市場出現「拋售」后,降息對各類資產后續走勢有何影響?
中金表示,短期在預期的持續加持下,美股估值已經處於高位,計入的樂觀預期也較多,技術指標如超買情況也持續升溫,因此未來若一些數據不及預期或特朗普當選后的政策推進順序與程度不及預期的話,都有可能引發市場情緒的部分「糾偏」。但是回調后可以再度介入,可以等待1月中旬政策和業績期關鍵節點,目前幾大指數基本處於關鍵支撐位上。
相關指數ETF可關注:
指數名稱 | 相關ETF名稱 | 代碼 | 槓桿/方向 |
標普500 | SPDR標普500指數ETF | $SPY | 1倍做多 |
標普500ETF-Vanguard | $VOO | 1倍做多 | |
納指 | 納指100ETF-Invesco QQQ Trust | $QQQ | 1倍做多 |
3倍做多納指ETF-ProShares | $TQQQ | 3倍做多 | |
3倍做空納指ETF-ProShares | $SQQQ | 3倍做空 | |
道指 | SPDR道瓊斯指數ETF | $DIA | 1倍做多 |
ProShares三倍做空道指30ETF | $SDOW | 3倍做空 | |
小盤股指 | iShares羅素2000指數ETF | $IWM | 1倍做多 |
3倍做多小盤股ETF-Direxion | $TNA | 3倍做多 |
美國頂級資產管理公司T.Rowe Price認為,隨着美國財政困境惡化以及唐納德·特朗普的政策導致通脹上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在20多年來首次攀升至6%。T.Rowe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阿里夫·侯賽因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基準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首先達到5%,然后可能進一步攀升。Husain進一步上調對美債收益率的預測,理由是特朗普在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減税導致美國預算赤字持續存在,以及潛在的關税和移民政策將令美國價格壓力揮之不去。
「在特朗普於11月當選后,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是意料之中的事,」Wellington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布里傑•庫拉納表示,「我預計,如果通脹保持在當前水平,美聯儲明年一整年可能將按兵不動。」
中金表示,降息兑現可能反而是長端美債利率的低點,美債利率的低點已過,底部將逐步抬升,底部回升的趨勢便是如此。但過快的走高后,也會提供交易性機會。結合最新的中性利率,該行測算,長端美債的合理中樞為3.9-4.1%。
美債相關ETF可關注:
ETF名稱 | 代碼 | 簡介 |
2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ETF - iShares | $TLT | 追蹤20年以上期限的美國國債指數,提供了長期美國國債的投資機會。 |
3倍做多20年期以上美國國債ETF - Direxion | $TMF | |
7-10年期美國國債ETF - iShares | $IEF | 追蹤的是7-10年期美國國債指數,提供中期的美債投資機會。 |
領航中期國債ETF | $VGIT | |
彭博巴克萊美國國債1-3月ETF - SPDR | $BIL | 適合尋求極短期投資的投資者 |
對於大宗商品后續走勢,分析師普遍認為,黃金短期價格存在回調風險,但全球地緣不穩定預期和美國潛在的再通脹壓力仍將利好黃金長期走勢。
瑞銀分析師近期表示,儘管金價已從高點回落,但央行需求強勁、投資者興趣上升以及中期美元走軟等因素,應有助於金價在2025年創下歷史新高,預計到明年年底金價將達到2900美元/盎司。
金銀相關ETF可關注:
大宗商品 | 相關ETF | 代碼 |
黃金 | 二倍做多黃金ETN(PowerShares) | $DGP |
ProShares兩倍做多黃金ETF | $UGL | |
黃金信託ETF-iShares | $IAU | |
SPDR黃金ETF | $GLD | |
ProShares兩倍做空黃金ETF | $GLL | |
白銀 | 2倍做多白銀ETF-ProShares | $AGQ |
白銀ETF-iShares | $SLV | |
ProShares二倍做空白銀ETF | $ZSL |
中金表示,美國經濟的自然修復和大選后增量政策,都會對美元有支撐作用,短期預期降温會推高美元,該行認為短期衝高后有些透支,但整體依然偏強,除非政策認為干預。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認為,雖然近期較為有利的美國宏觀經濟數據為美元帶來了利好,但從長期來看,貿易關税或移民減少可能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並再次提高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鑑於美元估值已非常高,中期美元將面臨下行壓力。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