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12-19 16:15
編者按:他們有的開年不利暴跌43%,但結局卻出乎意料地美好,臨近年末不斷創新高;有的出道即巔峰狂飆270%,如今卻在谷底徘徊;除了在遊樂場,投資者也能在股市中坐「過山車」,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體驗「心跳」之旅吧>>
美東時間12月18日,美股突遇黑天鵝! 儘管美聯儲宣佈如期降息25基點,但鮑威爾鷹派的言論卻令市場承壓,投資者的信心遭遇重擊!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股市波動依舊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考驗的背景下——這不僅影響了短期市場情緒,也加劇了對未來走勢的擔憂。
不過,縱觀2024年初至今,美股的整體表現仍然強勁,標普500的回報率依然有23%,納指約為29%,顯示出市場在複雜環境中的韌性。然而,在美股光鮮亮麗的背后,個別股票的表現卻大相徑庭。
為此,發仔整理了6只跌宕起伏的港美股,他們有的開年不利,但結局卻出乎意料地美好;有的出道即巔峰,如今卻在谷底徘徊;還有的,正處於坐「過山車」的過程中,投資者的心態也隨之波動……
這些個股故事,正是市場複雜性的縮影,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投資經驗。
蘋果、特斯拉:從「天崩開局」到「逆風翻盤」
這是今年初美股市場最火的圖片之一。説的是「AI含量幾乎為0」的蘋果 $AAPL 和特斯拉 $TSLA 股價在「科技七姐妹」中表現墊底,甚至跑輸同期大盤。
回顧上半年,蘋果的股價自開年以來一路走低,最低跌至163.48美元,年跌幅超14%。蘋果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市場iPhone銷量下滑以及監管風險,更重要的是,在市場都沉浸在人工智能投資熱潮背景下,蘋果不明確的AI計劃也讓資本火速逃離,華爾街也對蘋果的前景倍感悲觀:
就連一向看好蘋果的巴菲特,也在年內不斷披露減持行動。伯克希爾哈撒韋2024Q2財報顯示,公司減持了近50%的蘋果倉位,減持金額高達800多億美元。
然而就在一片質疑聲中,2月28日,蘋果官宣放棄了長達十年的造車計劃,轉戰人工智能。消息一出,投資風向突變,華爾街開始紛紛唱多。隨后蘋果在WWDC發佈會、新iPhone發佈以及AI(蘋果智能)合作等利好消息的加持下,股價在震盪中不斷攀升,逆風翻盤之路就此開啟。
截至12月17日收盤,蘋果市值逼近4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展望2025年,花旗銀行指出,繼AI版iPhone推出后,蘋果最新發布的iOS 18.2更新基本符合預期,並預告未來更新中還有更大亮點。在詳細分析中,花旗分析師馬利克強調,最新系統版本中Siri的部分基礎功能已被ChatGPT接手,但這並不影響他對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分階段推出的看法,他認為這一策略不會顯著改變iPhone 16/17的更新周期與以往周期的差異。 馬利克對iPhone 17的更新持樂觀態度,並預測蘋果將在2024年、2025年及2026年分別實現2.27億部、2.46億部和2.53億部的出貨量。 |
開局不利的還有特斯拉。爲了提升銷量,特斯拉在今年初採取了激進的降價策略,引發了市場對利潤率的擔憂。
特斯拉2023Q4財報顯示,營收和利潤均不及市場預期,同時警告2024年產量、交付、發貨量增速將放緩,且未公佈交付量目標;最重要的觀測指標——毛利率下降至 17.6%且低於預期,導致績后股價大跌12%。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股價最低見138.8美元,年跌幅高達43%。
不過,就在股價「觸底」之際,馬斯克僅靠一張嘴便令市場為之沸騰。4月24日,特斯拉一掃之前頹勢股價暴拉12%,開始強勢反攻!
消息面上,雖然特斯拉公佈的24Q1交付疲軟、盈利不達預期、Cybertruck陷入召回...但在短短的1小時財報會議上,馬斯克講了新車、機器人、自動駕駛系統等等市場最喜歡的東西,這些美妙藍圖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五花八門的「套路」讓市場十分買賬,也緩解了市場的部分擔憂。
當然,馬斯克畫的「大餅」也並非所有人吃得下,接下來的時間里,特斯拉一直維持震盪緩慢攀升的態勢,直到11月4日,馬斯克與特斯拉的命運再次被改寫。
在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馬斯克不惜花重金押注特朗普獲勝,也正是在選票結果出爐的那一刻,「世界最強輔助」誕生!
11月5日至12月17日,特斯拉股價一飛沖天暴漲超97%,且不斷創新高!馬斯克的個人財富火箭式躥升,達到4470億美元,成爲了全球首位淨資產突破4000億美元的人。
展望2025年,瑞穗分析師將特斯拉的評級從之前的「中性」上調至「跑贏大盤」,並將該股目標價從每股230美元上調了一倍多至515美元,並認為未來4年特斯拉將面臨一些「特殊順風」。 這些「特殊順風」包括自動駕駛法規預計將放寬,以及特朗普提出的政策,比如結束對電動汽車的税收抵免。瑞穗的分析顯示,這些政策舉措將使特斯拉處於比同行更有利的地位,因為該公司擁有更低的電動汽車成本結構和更有利可圖的電動汽車路線圖,並有望在未來幾年推出低成本汽車。 在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看來,特斯拉的看漲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自動駕駛的未來。艾夫斯將特斯拉目標股價從400美元上調至515美元,並表示,在牛市的情景下,該股2025年可能飆升38%,至650美元。 艾夫斯強調,他的看漲目標價並不包括特斯拉開發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帶來的潛在上漲空間,而是取決於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不斷增長。他指出,特斯拉仍然是當今市場上最被低估的人工智能公司。 |
超微電腦:低谷掙扎,財報能否重返昔日輝煌?
與蘋果、特斯拉開局相比,超微電腦 $SMCI 上半年可謂是風光無限!
超微電腦與「AI總龍頭」英偉達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服務器廠商中有優先拿到英偉達芯片的「權利」。AI服務器中,最核心的就是英偉達的芯片,因此超微電腦的產品成了「香餑餑」。
回顧2024年初,超微電腦股價持續飆漲的原因在於市場對其服務器(AI芯片的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另外,該公司公佈的強勁財報遠超預期,帶動股價持續上漲。
3月1日,超微電腦迎來高光時刻: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宣佈將其納入標普500指數,隨后被動資金的瘋狂湧入推高了公司市值,其股價也順勢摸到了歷史高位122.9美元,年內最高漲幅超270%。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高估值往往揹負着高預期,「最牛AI股」在隨后的幾次業績未能達到預期,股價在震盪中走弱。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8月底,全球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指控超微電腦存在「會計操縱」等問題,儘管公司對此否認,但股價仍然累跌累超40%。10月30日,超微電腦股價再次閃崩,單日暴跌33%,原因是安永對超微電腦誠信和道德的承諾表示擔憂,已在審計期間辭職。
如今超微電腦已經跌回年初的價格區間,儘管公司已聘請BDO擔任新審計師,並提交了納斯達克合規計劃,迎來了「喘息」時間。
然而當下更重要的是,市場仍然在等待超微電腦的一份「極具説服力」的財報,來重拾對他的信心。 |
DJT:大市與我無關,漲跌全看特朗普
我曾經只是一個待認領的「孩子(SPAC)」,自從進了特朗普家族,我的人生不再平凡...
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前身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Digital World Acquisition Corp(前股票代碼DWAC),於2024年3月26日與特朗普旗下媒體公司正式完成合並后開始交易,股票代碼改為 $DJT 。
作為一個純正的個人IP概念股,DJT的漲跌完全依賴於特朗普的表現以及市場對特朗普期待。回顧2024年,共有四輪明顯的上漲行情以及一輪下跌行情:
有機構表示,進入12月后,美股依靠着自我強化的邏輯持續新高。而對於特朗普(政策)的博弈,要麼已經充分進行,要麼則靜待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后,觀察其作為「當權者」在關税、移民等關鍵領域的表態,總的來説,市場已進入到特朗普上任前的「冷靜期」。 展望2025年,預計特朗普的個人形象以及新內閣班底的施政情況或將對股市行情產生較大的影響。 美東時間12月12日,特朗普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舉行的敲鍾儀式上,向歡呼的交易員和商界領袖們承諾,將帶領美國走向「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他計劃通過一系列政策振興美國經濟,特別是在減税、能源開發和股市等領域。正如特朗普強調的那樣:股市就是一切,非常重要。 |
藥明系:生活很難,還碰到「流氓」,寶寶心里苦!
回顧2024年初,藥明生物( $02269.HK )因前一年末下調了業績預期以及生產業務的大訂單延迟和海外運營導致利潤下降兩部分並未被市場充分預見等多重因素,導致股價承壓受挫。
1月26日,一則法案提議,讓本就不「富裕」的藥明系雪上加霜:據媒體報道,《生物安全法案》旨在禁止美國聯邦政府與那些被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簽訂合同,防止美國納税人的錢流入與「外國對手」有關聯的公司,尤其是這些公司被指可能收集美國的敏感醫療數據。而該法案提及的5家公司中,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就佔其中兩席。當日藥明生物盤中股價閃崩一度跌超26%,「親兄弟」藥明康德( $02359.HK )一度跌超31%。
事發當日,藥明生物CEO作出緊急迴應,稱提案通過是極小概率事情。業內專家也透過媒體發聲,稱該法案只是提案,不一定能夠通過,畢竟不像PBM或者高價藥那樣的案例有兩黨共識,市場有點過度恐慌,美國生物製藥對中國還是有需求的。
但也有專家表示,雖然藥明系不是第一次遭遇到此類事件,但該法案表露出的趨勢還是值得警惕,相關上市公司和相關部門也應該採取「底線思維」早做準備。隨后股價便在「維權」的道路上不斷走弱磨底。
顯然,《生物安全法案》成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和CXO行業的一片陰影。但好消息是,該法案在推進的過程中受阻,令市場的悲觀情緒得到緩解,藥明系的股價也迎來了一波底部反彈。
12月18日,消息稱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納入CR法案,也未出現藥明系等此前《生物安全法案》提及的相關實體名稱。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生物安全法案》今年立法大概率沒戲了,加入NDAA無望,今年國會會期即將結束,單獨立法也來不及。」熟悉美國國會立法運作的業內人士表示。
但展望后市,業內人士表示「美國國會對於立法的目標是一致的,明年《生物安全法案》大概率會捲土重來。」 藥明康德副董事長、全球首席投資官胡正國曾對投資者稱,《法案》是否通過仍有不確定性,但無論外部經營環境如何變化,客户對於成本、效率和質量的需求不會發生變化,公司獨特的CRDMO商業模式將驅動公司持續增長。 |
結語
回顧這些港美股表現,跌宕起伏正是市場複雜性的真實寫照。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和不確定的市場情緒,投資者的心理波動和策略調整成爲了關鍵。雖然我們看到了一些股票的逆襲與低谷,但真正的投資機會往往藏匿在這些波動之中。未來,投資者需要更加敏鋭地捕捉市場變化中的機會,同時也要謹慎應對潛在的風險。
無論是已經逆風翻盤的蘋果與特斯拉,還是依舊處於震盪中的超微電腦與藥明系,它們的起伏背后,都藴藏着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2024年即將收官,市場的風雲變幻也為2025年的佈局提供了諸多線索。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唯有保持清醒與冷靜,才能在波動中尋找真正的機遇。
更多2024年終盤點內容,請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