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8 19:52
北宋東京城虹橋下,一艘梅船經過時升起雲霧,霧氣蒸騰之中,似有五彩祥雲,路人連稱天降祥瑞,可下一秒湖里浮起15具浮屍,而偌大的梅船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一支小船上擺着豬頭和血書「替天行道,貪豬待宰」。
這是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第2集開頭劇情,以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創作的懸疑探案故事,既有北宋人文風貌,又有驚險離奇的懸疑戲碼,上線12小時劇集熱度便破7000,衞視收視率破紀錄達到2.6。
在招商和宣傳方面,劇集每集都接到了11個廣告,並獲得了優酷首頁推薦位,上一部獲得此待遇的是《大唐狄公案》。
出產一年小眾黑馬的優酷,在年末終於端上一部歷史演繹題材大劇,加上張頌文首次出演古裝懸疑劇男主角,很難不讓觀眾提起期待。
「包公案」「狄公案」一直是流傳中外的超級IP,《清明上河圖密碼》將東方文化與懸疑探案深度融合,為國產懸疑劇開闢一個新賽道,只是能否被大眾接受,還要看劇集最終呈現出的質量。
《清明上河圖密碼》改編自冶文彪同名小説,原著作者歷時十年,以歷史名畫《清明上河圖》為切入點,將全畫824個人物都賦予名分,刻畫了超過20種推理詭計,80多起案件,這部小説人氣極高,被百萬讀者奉為國產懸疑推理巔峰之作,豆瓣均分8分以上。
一直以來,宋朝文化都不太受國產劇青睞,即便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因此《清明上河圖密碼》在題材上很容易拍出新意,但也會受到更多的審視與檢閲。
在東京城雀兒巷一角的大理寺貼書小吏趙不尤(張頌文飾)一家,本過着平靜平凡日子,眼看就能攢夠銀兩,在東京城置辦家宅,不料遇到主管市井商業的甘大官人糾纏。
對方挖出温悦(白百何飾)的真面目加以脅迫,温悦不從還用發簪殺了對方,趙不尤趕來后只得幫忙掩蓋罪證,利用戲班「雙頭怪」的身份,把屍體帶離鬧市區。
開封府顧震(周一圍飾)根據蛛絲馬跡很快將二人的罪行捅破,但礙於甘亮臭名昭著,加上找不到屍體定罪,只能先偃旗息鼓再做打算。
開場戲呈現了汴河虹橋、京城街道、開封府、皇城燈等畫中場景的繁榮景象,還展示出「瓦子」「牙人」「訟師攤」等大宋人民的生活文化。
爲了能精準還原北宋東京城的建築置景,劇組耗時247天搭建了8萬平方米的場景,復刻了原畫里152個建築以及河道、橋樑和船隻等,讓觀眾感到身處宋朝市井之中,不過也有觀眾反映特效破壞了實拍的質感。
在精緻的服化道之外,劇情也沒有故弄玄虛,官府的人很快就推斷出案情原委,而男女主也是費力度過難關,看點主要是雙方見招拆招。
戲班藏屍案雖被趙不尤機智化解,但卻被開封府的人已猜得八九不離十,妻子的身份隱藏也已昭然若揭,后續劇情便演變成男主一邊隱瞞妻子的罪行,一邊還要幫官府查案,這種主角也是兇手的「雙面」人設算是少見。
而在主線梅船案里,牽扯出更多的謎團:趙不尤温婉能干的妻子竟然武藝高強,梅船案與15年李言遇害案細節一致。
張頌文和白百何該如何脱身?梅船案跟朝廷內部有多少勾連?根據張擇端的畫作來緝案追兇,這些都是引發觀眾追劇的引子。
而《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最大特點,便是將畫里的街市變成了棋盤,畫上的人成了明面上的棋子,眼尖心細的趙不尤、戰力爆表的温悦、精通格物的趙墨兒、 法醫能手趙瓣兒組成的東京探案天團,以趙不尤一家作為撥開歷史畫卷的「密碼」,同時也消弭了一部分劇集的真實嚴肅性。
對這部劇的主要差評也集中在此,有觀眾吐槽道,「每個人物只是穿着古代服飾,言談舉止沒有一個像是古人,不知是刻意追求現代感,還是説沒有人願意去表演,讓人很難入戲。」
不過從塑造人物性格的片段放到彩蛋里可以看出,製作組對劇情呈現有所取捨,將大量刻畫細節刪去,提升了劇集的緊張感和節奏,但也放大了演員的表演痕跡。
整體來看,《清明上河圖密碼》在吸取原著精華上,做出了大量的改編和還原,案件之間環環相扣,並融合了輕喜劇加探案的元素,有望給古裝探案劇帶來更多創作方向。
自年初以來,優酷陸續上線的《花間令》《惜花芷》《墨雨雲間》《邊水往事》《半熟男女》等作品在各大榜單上表現出色,不少作品市佔率達到第一。
根據雲合數據,優酷自制劇《墨雨雲間》在暑期檔的「連續劇·霸屏榜Top20」、「集均v30榜單Top20」以及「上新劇·熱播期集均榜Top20」中名列前茅,直接拓寬了古裝劇的受眾邊界,甚至帶動優酷APP下載量爆漲。
《墨雨雲間》的意外爆火,讓優酷在騰訊和愛奇藝的大作夾擊下成功突圍。自6月初播出以來,這部劇憑藉緊湊的劇情節奏和高密度的爽感迅速走紅,不僅成為優酷今年站內熱度最快破萬的劇集,還一舉超過了《慶余年2》的熱度,打破了騰訊視頻的暑期「壟斷暢想」。
然而,細看今年優酷的爆劇更多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平臺力推的《大唐狄公案》《少年白馬醉春風》《白夜破曉》《上甘嶺》都沒達到預期目標,反而是《墨雨雲間》《邊水往事》等中成本黑馬脫穎而出。
11月上線的古偶劇《珠簾玉幕》,成為2024年優酷熱度值最快破萬劇集,但卻被騰訊視頻《永夜星河》以日播放量6000萬壓了一頭。
儘管優酷也推出了《新生》《度華年》《雪迷宮》等高製作的熱播劇,但這些內容似乎未能有效扭轉其整體用户下滑趨勢。
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5月優酷DAU跌破3000萬,同期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DAU穩定在7000萬左右,仍是優酷的兩倍。
到了9月優酷APP的月活用户規模為1.97億、位居第五,不敵芒果TV的2.57億和嗶哩嗶哩的2.1億,與騰訊視頻的3.77億、愛奇藝的3.6億更是難望其項背。
優酷在業績上,仍然需要證明自己的持續盈利能力。愛奇藝在2023年財報中宣告首次實現盈利,騰訊視頻已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相比之下,阿里大文娛在今年5月的財報中,仍未走出虧損泥潭。雖然優酷的業績未在財報中提及,但這也正說明了它的業績不夠亮眼到單獨呈現和重點提及。
在長視頻領域的競爭中,內容為王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目前導致優酷落后於競爭對手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仍然是其內容難以持續產出足夠有區劃的特色內容,來吸引用户的持續黏性,和愛奇藝、騰訊視頻的內容雷同度還是很高。
自2016年被阿里收購以來,優酷7年經歷了俞永福、楊偉東、樊路遠三位掌門人。前兩位都是匆匆下臺。頻繁的高層變動,不僅導致優酷戰略規劃和內容決策反覆,造成了人才流失的情況。最直接的體現是優酷的MAU自2020年起持續下滑,從3.26億下降至2023年的1.63億,滑落至長視頻平臺第五位。
其接連在三年線上高速增長時期錯失大爆款自制內容,也沒有把握好兩次劇場化轉型的機會,使得目前優酷內容端在個別題材上的「以小博大」策略,無法實質性改善優酷在視頻行業中的市場份額。
當下,優酷正處於十字路口。
一方面,它迫切需要在「優愛騰」競爭格局中找到突破之路。另一方面,它還必須應對阿里大文娛轉型過程中帶來的種種挑戰。
如今短視頻、短劇、手遊等多元化娛樂方式愈發火熱,優酷能否依仗《清明上河圖密碼》《藏海傳》《雨霖鈴》《長安二十四計》等大劇打個翻身仗,也是行業正在盯着看的另一出「年度大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識研究所」,作者:範文斐,編輯:鍾響,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