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8 17:11
隨着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鋪開,個人養老金賬户的開立成了當前的熱點話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時間,關於個人養老金賬户開立的投訴也有所增加,在賬户開立的過程中一些不規範的行為顯露。
對此,專家表示,銀行在完成開户考覈指標的同時,應將合規展業、保護客户合法權益作為業務發展的首要考量因素。事實上,此前五部門發文將個人養老金制度推至全國時,就曾強調對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
「開户大戰」背后不規範行為再次冒頭
12月12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五部門發佈《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
隨后,全國上下掀起了新一輪「開户熱」,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户具有唯一性,參加人只能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户,對應的只能選擇一家商業銀行開立,而且這唯一的賬户還可以在不同銀行之間變更,所以銀行之間對於賬户的爭奪尤為激烈。
銀行一方面下達了層層任務指標,另一方面,加大開户、繳存的營銷獎勵,諸如推出開户繳存大禮包、微信立減金、京東E卡以及價值百元甚至千元的各種權益等。
不過,隨着銀行衝刺開户繳存量,與之相關的投訴量也有所增加。11月份以來,在黑貓平臺上集中曝出40多條與個人養老金相關的投訴,另外,在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投訴。
第一財經發現,上述投訴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客户投訴銀行在未知情的情況下或非出自本人意願的情況下被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户,后者包括強制開通或誘導開通。
比如,一位客户投訴某銀行工作人員以上門激活信用卡為由,在未告知本人的情況下私自為其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户,並往賬户里充值了1元。
還有一位客户表示,12月15日被銀行短信告知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户,短信內容稱為自己預約開通,但客户堅稱並未預約。在某社交平臺上,一位客户甚至發長文投訴「被」開通的情況。
二是不能順利註銷個人養老金賬户。比如,有客户投訴某第三方平臺以領取優惠券形式誘導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户並繳存少量金額,導致此后賬户無法註銷。另一客户表示,某銀行不能註銷外省的個人養老金賬户。
三是首開獎勵不到賬,包括開户繳存承諾的獎勵未到賬、權益領不了等。
事實上,類似的不規範行為在此前就多有報道,諸如業務人員誘導客户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户,或與用人單位合作,批量為員工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户等。
為整治開户亂象,上述《通知》明確指出,金融機構要遵循自願參加原則,依法依規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對違規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金融監管部門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在個人養老金賬户開立方面的不規範行為背后,或許與銀行業務人員揹負開户壓力有關,使其有意無意地模糊了對用户知情權的要求,並引發了相關的客訴風險。」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記者説。
薛洪言認為,從短期來看,避免糾紛和投訴的風險也十分簡單,即在開通業務前再次徵求客户同意,但從根本上來説,銀行應調整其展業思路,將合規展業、保護用户合理權益作為業務發展的首要考量因素。
持續提升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
自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來,36個城市先行先試,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我國平穩啟航。
各參與銀行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兩年以來,積極拓展相關業務,包括便捷體驗、豐富產品貨架等,其中,以「跑馬圈地」為主的賬户開立和繳存依舊被放在首要位置。在2024年半年報中,多家銀行披露了個人養老金賬户的相關數據。
數據顯示,興業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450.13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5.22萬戶,增長5.94%。個人養老金產品數量超170只,管理50周歲及以上客户綜合金融資產規模1.8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6%。招商銀行截至上半年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668.0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4.72%。養老金託管規模達1.1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43%。
交通銀行截至上半年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較上年末增長21.23%,累計繳存金額較上年末增長31.63%;中信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開户116.7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5.93%;光大銀行累計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户104.9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3.02萬戶,增長69.48%。
與其他參與其中的金融機構相比,商業銀行在賬户開立、產品銷售及提供增值服務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銀行除本身就向參加人提供金融產品外,還可藉此實現獲客目的。比如,據興業銀行披露,上半年個人養老金業務累計帶動新獲客250.54萬戶,佔個人養老金客户數的55.66%。
不過,在「開户熱」的背后,「繳存冷」是個人養老金賬户試運行以來一直面臨的困境,包括賬户安全性、賬户税收優勢、投資是否賺錢等方面是投資者決定是否參與個人養老金的主要顧慮。
根據2024年兩會期間媒體披露的數據,個人養老金繳存人數僅佔開户人數的22%,人均繳存金額僅約2000元。此外個人養老金實際投資人數僅為682萬,佔繳存人數的62%。
南方基金發布的《2024中國個人養老金發展》報告也顯示,在已開通賬户的受訪者中,每年平均繳存金額低於1000元的投資者佔比為52.98%,77%的投資者繳存金額低於5000元,頂格繳存1.2萬元的投資者佔比僅8.3%,顯示出當前個人養老金賬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尚未完全顯現。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應進一步優化調整個人養老金制度,包括在税收優惠、產品准入等方面採取更多的支持政策。
「一方面,支取税率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尤其是對年收入6萬元以下的人羣如何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户投資享受税收優惠,還應進一步採取措施。同時,個人養老金賬户的投資上限還可以進行適當調整,比如12000元的上限可以調整為24000元,以此來吸引更多投資者開立賬户。」他説。
他也建議,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要推出更多符合投資者需求的專屬產品。特別是銀行要引入更多的同業產品,適當提供諮詢服務,讓投資者有更多、更豐富的選擇,提高投資者開户之后的投資意願。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