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8 23:55
1977年,交易大師邁克爾·馬科斯辦公室來了一位新人。
他有着光鮮的求學履歷——1962年考上了哈佛商學院並獲得政治學學士學位,之后又在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政治經濟學,甚至一度想攻讀博士學位,但最終因課題而選擇放棄。
然后和學歷形成對比的是,畢業后他的事業似乎不温不火——做過出租車司機,投身過寫作,還一度還學起了古鋼琴,甚至在他最想投身的政治領域也未能掀起水花。
然而,就是這樣初入交易修羅場新人,卻憑藉自己在基本面和對圖表敏鋭的嗅覺,成爲了日后最偉大的交易員之一。他成立的卡克斯頓基金,在成立之后的20年中平均年回報率達到了26%,他從業生涯中累計投資者創造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淨收益。
這位交易大師就是布魯斯·科夫勒。
一、大器晚成,32歲第一次接觸交易
1945年,布魯斯·科夫勒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在校園時代,科夫勒憑藉着優秀的成績,成爲了校園的風雲人物,併成功考入了哈佛商學院。
這是科夫勒人生的第一個高光時刻,所有人都相信科夫勒將在政商界或者學術界展露頭角。
科夫勒也是這麼相信的,畢業后他首先在哈佛和賓大教授政治學,但是很快他發現自己對於學者生涯並沒有太大興趣,這讓他轉向政治領域,以尋求自己的一片棲息地。
但失望的是,他的政治生涯也不如意,除了給他人政治高升做嫁衣外,可供自己從政的選項渺茫。在不斷輾轉反側中,科夫勒嘗試了各種工作和領域,直到32歲,也未能如同自己求學一樣順遂如意。
也正是這個時候,命運的齒輪悄悄轉動。
1977年,科夫勒第一次嘗試商品期貨,他借了3000美元入場大豆期貨,最高浮盈4萬美元,最終2.3萬美元離場,這個成功的經歷,讓他體會到久違的成就感,從這一刻起,成為交易員開始在他心中萌芽。
就在這一年,科夫勒成功應聘Commodities corp ,而他的上司就是邁克爾·馬科斯。
二、遇貴人指點,初窺門道
或許是英雄惜英雄,馬科斯原本也是學者出身,同樣也是偶然的機會接觸了交易,同樣也是靠着3000美元的啟動資金開啟了交易生涯,更同樣的是馬科斯也受到了另一位交易大師艾迪·塞柯塔的指導。
這些相似的經歷,讓馬科斯對科夫勒傾囊相授,並且對他給予了很大的期待。
早在1977年前,馬科斯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交易風格:首先他會耐心等待市場信號,之后判斷趨勢並追蹤趨勢。
比如1972年美國政府採取價格管控措施,膠合板期貨價格被限制在110美元以下,馬庫斯認為人為壓低價格會導致供應短缺,現貨市場價格上漲會傳導至期貨領域;再比如1975年,沙特放棄綁定美元,馬庫斯又成功狙擊了沙特里亞爾。
科夫勒曾如此評價馬庫斯對他的影響:他教給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犯錯並不可怕,必須樂於經常犯錯。做出你的最佳判斷,如果錯了,再做下一次的最佳判斷,如果再錯了,那就做出第三次的最佳判斷,這樣的話,你的資金就能翻倍了。
在馬庫斯的引導下,對於市場敏鋭的嗅覺,以及自己的政治經濟學背景,讓科夫勒能夠更清晰挖掘市場信號,對經濟事件做出迅速反應,並根據潛在價格趨勢發現交易的機會。
三、發現套息交易,並開啟獨立交易之路
1981年,科夫勒和他的助理,發現了一個價差有關的異常現象。
他發現,做多距今較遠的某一月份的利率期貨合約,同時做空距今更遠的利率期貨合約,經過一段時間后,兩者價差就會擴大,就出現一個賺取差價的機會。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進行套息交易,所以把科夫勒被稱為「套息交易之父」也不為過,而之后經過他的不斷調整優化,套息交易已經成爲了對衝基金最常用的策略。
而這也為2年后科夫勒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3年科夫勒成立了卡克斯頓基金(Caxton Associates),在存續的大部分時間里,這個基金的年回報率平均高達30%以上,成立四年后科夫勒就已經為自己和投資者獲利了3億美元。
科夫勒能夠發現套息交易,與他敏鋭的市場嗅覺和對全球關聯資產的觀察密不可分。通過對全球經濟形勢、貨幣政策差異以及市場利率變動的深入分析,科夫勒發現了這些可以持續創造的穩定收益價差的存在。
這套思路的底層邏輯,在於任何資產最終都會修復到均衡的狀態,通過追蹤偏差的資產,就可以發現潛在的交易機會。
四、登堂入室,成為交易大師
1983年只是科夫勒傳奇生涯的起點。
在之后的交易生涯中,科夫勒經歷過巨大的成功,比如1992年,在英鎊危機中科夫勒賺了3億美元,2010年卡克斯頓旗下的主力基金Caxton Global Investments收益率達到了將近10%,同時Caxton管理的資產規模增長至105億美元。
也經歷過市場慘痛的教訓,比如1995年科夫勒解散了他的美國基金,並把卡克斯頓18億美元資產的三分之二還給了投資者。
但是這些經歷,卻讓科夫勒變得越大強大。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布魯斯科夫勒以43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299位。
迴歸科夫勒的傳奇人生,他的這些策略和原則,為我們交易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1、關注經濟周期
科夫勒認為,經濟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它們在全世界都在不斷發生。所以在交易時,他會關注多個經濟和政治區域宏觀經濟周期的性質。
科夫勒所説的周期,在經濟領域是基欽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分別對應3-4年短周期、9-10年的中周期以及50-60年的長周期,通過不同周期,可以瞭解短中長期市場主要的影響因素。
2、瞭解市場的心態
科夫勒在進行交易時,是基本面和技術面並重。
他認為基本面讓我知道了市場上漲或者下跌的原因,而技術圖表則提供了入場的信號。
基於這個理念,科夫勒訂閲了大量的投資分析報告。他認為,大量的分析報告可以體現出市場的合力,但是更有效的是,如果大部分專家意見相同,但是市場趨勢不配合時,就會構成警惕信號,這説明大部分人將做出錯誤的決策。
3、止損
這是無數交易大師都會強調的一點,科夫勒也不例外。
科夫勒表示,每次入市前他必定先下止損位,同時下單量不僅僅考慮倉位,更關注止損所牽涉的金額而定,在必要時會通過減少交易量來保證一個安全的止損位。
4、考慮組合的整體風險
科夫勒警告説,如果一個人所有的資產都高度正相關,那麼所面臨的持倉風險一定會比想像的要大得多,因為這種情況下風險只會疊加,而無法分散風險。
所以在構建交易組合時,除了關注倉位外,還要考慮不同資產的相關關係,才能實現風險的分散。
5、關於技術分析
科夫勒認為技術分析非常有用,但是決不能誇大技術分析的作用。
他認為技術分析可以追溯過去,但是無法預測未來,技術分析反映的是所有人的投票情況,所以他能解釋人們是如何對市場投票的。
科夫勒表示,一般來説,在使用技術分析時,他會配合基本面進行交易。只有一種情況,即基本面沒有看漲的理由,但是突破了盤整區間,他會根據技術圖表有選擇的進行交易。
同時,科夫勒認為,真正對市場造成直接衝擊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鉅額的買單或者賣單。
儘管相比於很多天賦型交易員來説,科夫勒成為交易員晚了很多。
但是他敏鋭的洞察力,對於市場共識的理解和觀察,嚴格的倉位和風險控制,使其能夠準確把控潛在的交易機遇。
或許更重要的是,找準自己想要的方向,並堅持下去,可能纔是理想照進現實最有效的辦法。可能連科夫勒也沒有想到,32歲那一次扣動下達指令的時刻,會成為其一生命運的轉折點。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