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繼續回調!創新葯純度最高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逆市收紅,已連續6日吸金,近60日資金淨流入超3.7億元!

2024-12-17 17:28

今日(12月17日),港股主要指數集體回調,恆生指數收跌0.22%,恆生科技指數收跌0.28%,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收跌0.12%。恆生綜合行業中,僅能源業、電訊業、金融業上漲,醫療保健業收跌0.55%。

消息面上,12月16日,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共同宣佈就禮來非共價(可逆)BTK抑制劑「捷帕力」(匹妥布替尼100毫克和50毫克片劑)的相關權益達成合作協議。觀點認為,近10年來雙方合作已達5次,本次合作一方面可以使得信達生物獲得現金流、豐富自身管線,另一方面也為國內創新葯企業的開發和商業化能力做了背書。

聚焦創新葯板塊,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收跌0.24%,成分股過半飄綠:科濟藥業、來凱醫藥跌超4%,藥明生物、康諾亞跌超2%,藥明康德跌超1%,晶泰控股、信達生物、中國生物製藥、和黃醫藥微跌。上漲方面,樂普生物漲超16%,雲頂新耀、藥明合聯漲超2%,康方生物、百濟神州、金斯瑞生物科技微漲,石藥集團、翰森製藥走平

市場熱門ETF方面,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逆市收漲,全天成交額超5400萬元,較昨日小幅放量,換手率達8.54%!

image

資金方面,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今日獲淨申購600萬份,已連續6日獲資金淨流入!截至12月16日,近5日已「吸金」近3400萬元!近10日、20日和60日也均錄得資金淨流入,近60日淨流入超3.7億元,淨流率近146%!

image

受近期政策和降息預期利好,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基金份額和規模大幅拉漲!截至12月16日,最新基金規模6.35億元,最新基金份額6.7億份,份額再創基金上市以來新高,居同類第一!年初至今,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份額增長率已近193%,同樣位居同類第一!

image

從估值角度看,截至12月16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市銷率為3.41,近5年的歷史分位點為22.98%,意味着目前的估值低於近5年超77%的時間,具有較高性價比,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image

【機構:從數據看商保對創新葯支持力度】

據浙商證券測算,2023年國內創新葯支付佔比自費50%、醫保45%、商保5%。通過以上數據,2023年醫保對創新葯支付金額增長30%,測算得到2023年醫保對創新葯支出金額在626億元,佔創新葯支付比例在45%。《中國商業健康險創新葯支付白皮書(2024)》測算數據:商保2023年對創新葯支出佔比在5.3%。如果按照商保+醫保支付匯總計算患者自費比例和保險(商保+醫保)支付比例看,商保支付佔保險支付比例達到10.56%,已然是創新葯支付中比較重要的新生力量。通過以上商保、醫保支付比例計算得到創新葯患者自費金額在700億元,佔創新葯支付比例的50%,仍是目前國內創新葯市場最主要的支付方。

根據《中國商業健康險創新葯支付白皮書(2024)》估算,2023年74億商保支付創新葯金額中,惠民保佔比21%,醫療險佔比30%,疾病險佔比49%(間接支付為主)。但是從數據看,不管是惠民保還是醫療險納入創新葯數量持續快速增長,這也是驅動商保在創新葯支付佔比持續提升的核心驅動。2023年超過90%惠民保包含特藥責任,主流的百萬醫療險產品中超過70%產品中創新葯成為主體責任一部分。從藥品納入的絕對數量看,截止2023年底惠民保和商業醫療險納入創新葯數量累計分別達到550和441個。

浙商證券看好創新葯商業化加速背景下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國際化競爭力得到驗證的創新葯龍頭企業。此外對於定價較高的新技術創新葯,比如CAR-T、基因治療藥物等未來商保政策持續推進落地下,有望對業績端帶來積極影響。

整體來看,醫藥估值和持倉仍處於歷史低點,投資者在底部震盪中待醫藥板塊催化。國內醫藥行業處於供給側改革的深水區,創新升級、渠道結構變化,成為主要方向,這個過程中,醫院院外產品更受益於老齡化加速趨勢、創新葯械鼓勵性政策影響下進入兑現期,更重要的是,隨着醫療環節改革的深入,醫藥價值鏈也將發生比較大的重構,這個過程中,處方外流、醫藥CSO、各環節集中度提升成為必然趨勢,也將呈現更多的投資機會。(來源:《浙商證券醫藥生物周跟蹤:從數據看商保對創新葯支持力度》,2024.12.15)

【機構:仿製藥第十批集採,再次驅動向創新葯轉型】

東吳證券表示,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仿製藥集採表現出以下特徵:一是企業數量有門檻,入圍標準提高;二是入選規則改變,將50%降幅可中選這一規則,改為不高於同品種最低單位可比價1.8倍可中選;三是加強管理嚴防企業圍標串標。第十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產生擬中選結果,平均降幅超70%,價格競爭充分。東吳證券認為,隨着集採價格機制的不斷完善,仿製藥的完全競爭市場有望推動企業向創新轉型,迫使仿製藥公司向高壁壘的劑型或創新葯轉型,看好仿製藥向創新葯轉型成功的標的。(來源:《東吳證券醫藥生物行業跟蹤周報:仿製藥第十批集採,再次驅動向創新葯轉型》,2024.12.15)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緊密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旨在反映港股通創新葯產業上市公司的運行特徵。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前十大持倉股和對應權重如下:

image

注:僅為成分股展示,不做個股推薦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11.30

從上述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前十大權重合計佔比超70%,龍頭屬性突出!

成份股中進一步細分行業來看,創新葯權重佔比高達83%,CXO(醫藥研發外包等)權重佔比17%。

image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11.30

綜合來看,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的創新葯含量83%,是全市場醫藥指數中創新葯含量最高的。作為最純的創新葯新品,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以其高鋭度和高彈性的特徵獲得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特點鮮明:

更純粹的創新葯(高達83%的創新葯權重佔比,全市場醫藥類指數中最高);

最低估的創新葯(截至12月16日,指數市銷率處於近5年23%分位點);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目前,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021030;C類:021031)也已經正式開放申贖,主流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均有售,喜歡場外買基或者定投的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