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6 21:06
12月16日,意法半導體(ST)舉辦STM32媒體溝通會。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數字 IC 與射頻產品部 (MDRF)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及數字營銷副總裁朱利安 (ARNAUD JULIENNE)介紹了STM32 MCU在中國本地化製造的細節。
朱利安表示,為實現STM32供應鏈的完全本地化,滿足國內外客户日益增長的需求,意法半導體為特定的STM32產品在中國建立端到端的製造鏈。ST eNVM 40 nm採取雙供應鏈。在晶圓製造方面,中國以外仍採取ST+合作伙伴的方式,中國國內選擇華虹宏力作為代工合作伙伴。華虹無錫廠將有一條專用生產線滿足意法半導體的STM32需求,其中採用的設備與意法半導體的自有晶圓廠完全一致,以確保產品的品質一致。在EWS電檢測環節,國外採取ST+合作伙伴方式,中國國內在ST位於深圳的后工序封測工廠(STS賽意法)進行。在封測環節,國外採取ST+封測外包(OSAT)方式,中國國內選擇ST深圳+封測外包(OSAT)。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為開展國際業務的中國OEM廠商提供供應鏈選擇權,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全球OEM廠商提供本地化供應鏈支持,也可以為用户提供無縫的第二貨源驗證過程。 受益於ST的經過市場檢驗的40納米制造工藝,可以在歐洲或中國製造的完全相同的 eNVM 40納米STM32 產品。採取這種做法的目標是滿足中國市場中期對eNVM 40納米STM32的大部分需求。據瞭解,首批產品最早將於 2025 年底推出。
近來,意法半導體、恩智浦、英飛凌陸續宣佈,將在中國本地工廠製造芯片,從而與中國市場的客户保持密切聯繫。此前,意法半導體CEO Jean-Marc Chery宣佈了與中國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合作的計劃,稱在中國擁有本地製造工廠對其競爭地位至關重要。Jean-Marc Chery表示,「如果我們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讓給另一家在工業或汽車領域工作的公司,中國公司將主導他們的市場。」Jean-Marc Chery補充説,意法半導體正在採用在中國市場學到的最佳實踐和技術,以用於西方市場。意法半導體還於2023年與三安光電在重慶成立了一家SiC合資企業,三安光電提供晶圓。
在與世界先進共同舉行12英寸晶圓廠動工典禮期間,恩智浦執行副總裁Andy Micallef透露,將為客户建立一條中國芯片供應鏈。Micallef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和電信市場,恩智浦在試圖找到一種方式,為那些需要在中國境內生產能力的客户提供服務。「我們將建立一條中國供應鏈。我們今天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建設。對於那些想要中國供應鏈的客户,我們將具備這種能力。」恩智浦在天津擁有一家測試和封裝工廠,但在中國沒有前端製造業務。
英飛凌CEO Jochen Hanebeck也於日前表示,英飛凌正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商品級產品,因為公司希望與中國市場的客户保持密切聯繫。Jochen Hanebeck稱,「中國客户要求對一些很難更換的部件進行本地化生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部分產品轉移到中國代工廠,我們在中國有自己的后端,這樣我們就可以解決中國客户在供應安全方面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