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細品老卡與老馬:大師與「大失」

2024-12-16 17:18

價值投資人賽斯·卡拉曼這名字聽起來有點慢,其實並不慢,長周期年化20%的速度在投資界屬於超高速了。但卡拉曼這人太凡爾賽,卻説「我從來沒想過賺大錢」。 賽斯·卡拉曼,極端厭惡風險,卻總能把握住機會,所以不想賺大錢的他卻賺了大錢,祕密何在?他正確理解了風險和機會,並付諸行動。

我説的老卡特指卡拉曼。卡拉曼這哥們是實在人,為人做事很實在,説話更實在,踏實干投資,坦誠分享投資感悟,像個老大哥一樣,我在內心里稱他為「老卡」,以示敬意。

老卡被全球投資者所熟知主要因為一本書——《安全邊際》,一本略帶神奇色彩的書,神奇啥?是因為有啥獨門絕技嗎?那倒不是,是因為這書曾經賣到脱銷成絕版,一度成了收藏品,書價成天價,當然這與那個年代盜版落后有關。至於書中的投資理論,很簡單,沒有任何複雜的地方。當然,作為投資人,被全球投資人熟知並認可,單靠一本書肯定是不夠的,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業績才行!1982年老卡敏鋭地嗅到大機遇到了,籌集2700萬美元殺進股市,熊了10多年的股市真給老卡面子,搖搖晃晃向上攀登,1982-2009這27年,卡拉曼的本金增長一百多倍。

業績歸業績,但老卡這人是蠻無聊無趣的一個人,他不做對衝,也不用槓桿,最大的事就是等待,等待,總是在等待,你看看他的名言就明白了,等待是深入到他骨髓的,——「擁有接下焦急賣家所有資產的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一旦市場陷入大恐慌,那個平時看不見的卡拉曼就變得忙碌起來……

筆者總結老卡有三個絕招,一是可以等到地老天荒的耐心,這一點像巴菲特,二是給自己留下犯錯的空間,這也像巴菲特,三是自己很理性,還能評估其他投資者是瘋了還是慌了。所以老卡有個代號是「小巴菲特」,並非虛言。

筆者覺得老卡的投資哲學很容易學,前面也說了,他確實很無趣,他的書也比較枯燥,需要有趣的人中和下,筆者不自覺地想到作家馬克·吐温,老馬整個人都散發着幽默的味道。老馬的文學才華、文學成就可謂家喻户曉。這兩位是兩個極端,一位是投資大師,一位是投資「大失」,一位出手穩準狠,一位每次都弄錯。老馬這人有才有趣,在資本市場屢敗屢戰,但善於總結教訓,他説有兩種情況不應該去投機,第一是輸不起的時候,第二是輸得起的時候。這話太有料了,你不服也得服。我把老馬弄到這來,就是要讓大家換一種心情看投資。與老卡一對比,你就會更深刻理解投資輸贏之奧妙。 

把這兩朵「奇葩」整到一起欣賞品鑑,想想都有趣!

老馬的投資生涯一如他的小説一樣精彩絕倫,他一生酷愛投資,四處出擊,涉獵廣泛,卻從無勝績,也算是創了世界紀錄了。用他自己的話説,「我從來沒有買過一隻股票沒有虧損過,從來沒有賣出一支股票而沒有后悔過。」他買俄勒岡鐵路,成功買在78美元,賣在12美元,慘不可言。他曾經投資過一個發明家,老馬每周給他提供35美元作為他的天使投資人,這個發明家也會每兩周和老馬溝通發明進展,每周花36美元來買酒喝,這里面的名堂很明顯了吧,騙局唄,很多人都能看出來,難道老馬看不出來?老馬沉浸在發明家描繪的美好藍圖里,翩翩起舞,翱翔太空!這個投資毫無懸念地打了水漂……老馬很好奇,那額外的1美元來自誰?

老馬最慘的一次失敗是投資出版公司,讓他走向破產境地,在1894年的經濟危機中徹底坍塌,老馬為此背上了9萬多美元的債務,那個時候的9萬多美元是個巨大的數額……萬般無奈之下,老馬決定充分發揮優勢,通過寫作與環遊演講賺錢還債。1895年7月,老馬攜妻子莉娃、女兒克拉拉一起開始了全球巡迴演講。他們首先橫穿美國大陸再赴加拿大,接着去了澳大利亞,還到了新西蘭。在旅行中,老馬不斷地將賺到的錢寄給經紀人羅傑斯,由他來替自己還債。他們一家人高興得是,隨着《赤道環遊記》的熱銷,以及老馬的拼命工作和全家人的勤儉節約,最終還清了債務。當他們一家結束了長達九年的流浪生活,返回了紐約,面對前來迎接他的眾多記者和讀者,老馬激動地説,「我只要上了岸就要砍斷兩條腿,讓自己再也不能離開這里。」看看,這是多麼沉痛的領悟!

不得不説,老馬是善於反省和總結的。他在藉助小説中的人物那個傻頭傻腦的威爾遜的口吻展示了自己因炒股造成的心靈創傷:「十月,這是炒股最危險的月份。其他危險的月份有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照這麼説還有哪個月不危險嗎?沒有。那你就説危險一直在不就可以了嗎?哈哈,那樣説話就不是老馬了,老馬就是讓你捧腹笑不停,讓你笑得直不起腰,同時還若有所悟。很多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常説「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然后,看好籃子」,卻不一定知道這正是老馬的投資感悟,能打動股神,説明老馬的教訓足夠深刻,觸動了靈魂。

總結老馬的一生:最失敗的投資人+最成功的作家。我彷彿感覺到兩者之間某種美妙的關係。每一次投資都失敗,可謂投資「大失」,但換個角度看,在另一領域,正是這些獨特的經歷和漂泊成就了一部部偉大的作品,奠定了老馬無可撼動的文學大師地位。

老馬的人生真是無與倫比的精彩,但此刻話題應回到老卡,以彌補老馬投資失敗的缺憾。的確,在老卡這里,投資賺錢不難,賺大錢也很容易。所以大家不要急,我會把老卡的絕活全抖露給大家。

好,走進老卡。理解他嚴格的紀律、長期的視角、習慣做別人眼里的「傻子」。如此才能真正走進老卡的投資智慧。在股市賺錢,有三條路徑,一是企業運營產生的自由現金流;二是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走你的股票;三是股價從低估向企業價值的正向迴歸。當然,核心中的核心是現金流,老卡反覆提醒:一定要找到投資的抓手——現金流,你買的企業必須能產生自由現金流,不斷賺錢,越賺越多。

我們投資人從踏入資本市場的那一刻就要面對一個詞——波動,沒辦法,你想避開波動只能避開市場。如何看待市場波動直接關係到投資結果,如果你很消極,認為波動是風險,那就沒法玩了,如果你很積極,認為波動是機會,那就還有戲。

從老卡孤單的身影我領悟到,投資要學會享受孤獨,要敢於跳出大眾的眼光,如此纔有機會成功。既要有膽量逆勢出手,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價值投資者在低估時出手,在大眾恐慌時往里衝,最悲催的地方就在這里,你要先捱揍,你覺得價格低了,但買入就下跌,甚至是深度套牢,熊途漫漫,無助無奈。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所謂低估,那也只是估算,股市里就沒有精確的存在。比如10塊的股價跌到5塊你覺得低估了,你買入,它又跌到3塊,看似要完蛋了,但你堅持下來,它又漲到15、20、30、50……你是最終贏家。所以回頭看,我們就要心甘情願地先當「傻子」,低估時主動買套,耐心等待后來閃耀。這就是真實的股市。

回到老卡的大作《安全邊際》,説到底所謂安全邊際,其實就是價格與價值的差,在暴跌的環境里更容易找到,這也驗證了為什麼投資大師們遇到股災卻興奮得手舞足蹈。對照當下的A股,依然在3000點風雨飄搖,市場信心嚴重缺失,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是該高興呢還是該開心呢還是該歡呼雀躍呢?唯獨不該有悲傷。

股票投資是一條異常艱難的路,穩健如老卡或灑脫如老馬都只是一面鏡子,向左或向右,抑或左右逢源,需要投資者自己做出選擇,如果你還在猶豫,那就再想想,沒那麼着急。

(作者系職業投資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