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6 12:00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探索與發展中,環境感知技術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賦予自動駕駛汽車「觀察」世界的能力,使計算機系統能夠做出準確的決策,確保車輛的安全與高效運行。目前,自動駕駛的感知方案主要分為兩大流派:視覺方案和激光雷達方案。
1
視覺方案:以攝像頭為核心
實現方式
視覺方案主要依賴攝像頭捕捉道路和環境的圖像信息。這些攝像頭可以安裝在車輛的前部、后部、側面及頂部,形成360度的視野覆蓋。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如卷積神經網絡(CNN),系統能夠識別道路標誌、車道線、行人、車輛、交通燈等關鍵信息。
優勢
·成本低廉:攝像頭技術成熟,價格相對較低,有助於降低整車的製造成本。
·高分辨率:攝像頭能夠捕捉高分辨率的圖像,對於識別複雜的環境信息至關重要。
·信息豐富:除了物體的位置,視覺方案還能識別物體的種類、顏色、形狀等特徵,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侷限性
·光線依賴:攝像頭對環境光線敏感,在夜間、逆光、強光或惡劣天氣下性能可能大幅下降。
·深度感知有限:單目攝像頭無法直接獲取物體的距離信息,需要依賴複雜的算法進行推測;雙目攝像頭雖然能在一定範圍內有效,但仍有侷限性。
·計算複雜:圖像處理需要較高的計算能力,對硬件性能要求較高,增加了系統的功耗和成本。
典型代表:特斯拉(Tesla)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Full Self-Driving(FSD)主要依賴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八個攝像頭提供的360度環境視野,特斯拉能夠探測到遠至250米的物體。特斯拉認為,基於攝像頭的視覺系統可以更好地模擬人類駕駛員的感知方式,並通過不斷的算法迭代提升性能。
2
激光雷達方案:以激光束為「觸角」
實現方式
激光雷達通過發射激光束並接收反射信號來測量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通過旋轉或多線束技術,激光雷達能夠在3D空間中構建高精度的點雲地圖。這些地圖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了詳盡的環境信息。
優勢
·高精度:激光雷達在各種光線條件下都能提供釐米級的高精度距離信息,這是視覺方案難以達到的。
·三維感知能力強:激光雷達能夠直接構建出環境的三維模型,準確識別物體的大小、形狀和位置。
·不依賴外部條件:激光雷達不依賴於光線、顏色或紋理,只需物體存在即可檢測到,提升了系統的整體可靠性。
侷限性
·成本高:激光雷達的價格較高,導致整車成本上升,限制了其在入門級車型中的應用。
·體積大:激光雷達通常比攝像頭大且重,需要複雜的安裝和維護。
·環境敏感性:激光雷達在某些環境因素(如塵土、雨滴或雪花)下可能會產生誤檢,影響探測精度。
典型代表:小鵬汽車(XP)
小鵬汽車是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應用者之一。其代表車型小鵬P5和小鵬G9均搭載了激光雷達傳感器。通過激光雷達提供的高精度環境感知能力,小鵬汽車在自動泊車、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和城市複雜道路場景中均表現出色。同時,小鵬汽車還結合了視覺、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形成多傳感器融合的感知系統,進一步提升了自動駕駛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3
應用場景與未來趨勢
視覺方案更適合成本敏感且要求不高的場景,如城市內的低速行駛或作為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主感知系統。而激光雷達方案則多應用於高級自動駕駛系統(如L4、L5級別),特別是在對精度要求較高、且外部環境複雜的場景中。
隨着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視覺方案和激光雷達方案的融合成為未來趨勢。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視覺與激光雷達可以互相彌補各自的不足。例如,視覺方案可以幫助識別障礙物的類型;而激光雷達則能提供精確的距離信息。兩者結合后,可以構建更穩定、可靠的自動駕駛系統,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保障。
(轉自:TsingVentures水木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