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拋開紛擾、純探技術,極越汽車智能化實力幾何

2024-12-15 21:05

「(極越)崩了3天我都覺得我沒事。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説過一句車不好,沒有覺得后悔買這個車,真的是個好產品,SIMO是值得的。」這是一位網民「遛大娃」的極越01用户在小紅書上的帖子。

自12月11日,網絡上流傳着「極越汽車原地解散「、「Tech星球」向極越汽車索要36萬元欠款,到12日極越員工在辦公室圍堵極越CEO夏一平,夏一平「甩鍋」、極越員工指責CEO夏一平涉嫌貪腐,再到13日百度控股與吉利控股發佈聯合聲明,整個過程極具戲劇性,彷佛一場「宮鬥戲」。

現在,面臨70億元財務窟窿的極越汽車,現在真的要「解散」了。好在百度和吉利,及時發佈了聯合聲明,為那些員工社保繳納、離職員工善后等問題兜底了。對於用户最捨不得智能化,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羣組總裁王雲鵬12月14日朋友圈公開表示,「我們已經開始行動,智駕和地圖導航有我們兜底,請極越車主放心。」

縱觀整個事件發展,事實上,不管是極越員工,還是極越車主,更多的是對事發突然的錯愕,並沒有對股東和極越品牌失望。而事情發展到現在,大家也才意識到,極越的「解散」除了讓人驚詫、憤怒,還有那麼多人的不捨的東西,比如極越的智駕、極越的智艙、語音助手SIMO等。

承載百度Apollo最前沿智駕

「極越07上市的時候,如果送的伴手禮里是兩個彩蛋,而不是一個蛋,極越會不會不至於(one)完蛋。」一位參與了極越07上市的媒體人似開玩笑,又略帶惋惜地説,極越的車是好車,可惜人(CEO)沒選對。有意思的是,一位網友發帖也稱:「極越07發佈會的伴手禮9月份我就掛出去(網上售賣)了,連問的人都沒有,沒想到極越剛官宣倒閉2天,就有一個神祕大哥直接拍了,沒多説一句話……」

極越汽車極越是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車機器人品牌,前身是集度,成立於2021年3月。為極越汽車,「百吉」雙方不僅拿出了真金白銀(僅百度對極越就已投入了88億元),更是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技術。

極越汽車採用吉利歷時4年耗資超180億研發的SEA浩瀚架構,與沃爾沃EM90同一個底盤。等到極越07上市時,更是採用了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累計超700億投入后研發出的麒麟電池,從品質上來説無可挑剔。

不過從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來看,用户最不捨的是極越汽車的智能化。極越的智能化到底有多強,讓這麼多人難以割捨?

極越強大的智能化,完全是百度技術輸出。百度將10余年持續投入超1700億所形成的AI能力/Apollo智駕全面賦能給了極越。可以説,從一開始,極越就「勝天半子」。

比如在智駕方面,極越ASD(Apollo Self-Driving,波羅高階智能駕駛)與蘿卜快跑智駕同源,都是百度Apollo計劃的產物。百度Apollo將L4級自動駕駛能力應用在L2+智能駕駛產品上,以L4 自動駕駛技術賦能家用車,這纔有了極越ASD。

從極越公佈的數據來看,其純視覺高階智駕的感知能力超越主流激光雷達,比如3D精度能達到釐米級,感知距離達250m,能識別出200米外小到礦泉水瓶的物體,感知能力遠超主流激光雷達,能做到安全性高於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

9月份上市的極越07採用的ASD全新V2.0版本軟件,更新覆蓋了端到端大模型智駕、大模型智艙、智能車聯等十幾個主要模塊,共計帶來了947項新增功能和優化升級,極越也因此成為全球首個應用L4級自動駕駛大模型百度Apollo ADFM的智能汽車品牌。

極越ASD智駕有多厲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極越07可以憑經驗限速。比如這條路原本是有限速的,但其實都跑得更快一點,那它就會提高車速,在快要接近限速探頭的時候,它也會根據限速減速,等過了探頭再把車速拉起來。目前很多號稱進入了「智駕第一陣營」品牌的高階智駕車型,到現在都做不到。

極越的輝煌事蹟還留在中國智駕大賽上,七站比賽至今,極越無疑是最大的黑馬。依託百度Apollo,極越方案是迄今為止所有參賽品牌中唯一的純視覺高階智駕方案。剛開始參賽時,極越品牌寂寂無名,並不為人看好。

但在華為、小鵬的強大壓力下,極越連續在北京、上海、杭州三站斬獲擂主,出乎意料。8月28日,極越PPA升級為ASD,智駕方案開始切向輕圖+端到端,第七站成都站取得第二名,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在七站比賽中,極越一共經歷了V1.4、V1.5、V1.6、V1.7、V2.0五個大版本迭代,從寂寂無名到名聲鵲起,其崛起速度令人震驚。   

12月15日,極越汽車參加第一電動網的智駕對比評測,極越汽車APP推送了這一消息,直播間人數直線飆升,極越車主全都進了直播間,直播公屏上「極越加油」長期刷屏,場面超燃震撼。

智駕出行已經成為極越用户高頻選擇。今年二季度,極越智駕總里程最長的用户已行駛2.86萬公里,Top 10用户的平均智駕里程為2.25萬公里。從極越內部用戶數據來看,ASD滲透率超過90%,單人單月最高智駕時間達133小時、單人單日最長行駛里程1685km,這是對Apollo智駕的信任,也是對Apollo智駕的依賴。

極越ASD2.0目前已覆蓋全國所有高速高架道路和超過300個城市的複雜城區道路。按計劃,到今年底,極越ASD實現全國範圍內的開放使用,只要百度地圖導航能到的地方,極越智駕系統就能用。

在不久前的廣州車展上,極越的AI智駕超跑ROBO X全球首發,能實現「賽道級自動駕駛」,也是全球首次將L4級自動駕駛技術能力投射於賽道。只是現在,都可惜了。

用户最不捨的是SIMO

相比高階智駕,極越用户對智能座艙,對SIMO的依賴更大,也更捨不得SIMO的離開。

因為在於百度AI大模型生態支持下,極越已經深度融合文心一言、Apollo、百度地圖、小度等技術能力。創造了首個OCC佔用網絡升級、首個AI語音算法全量本地化等諸多行業領先。

極越智能座艙採用高通驍龍8295超旗艦智艙芯片,直接把算力拉到60TOPS,這比特斯拉用的8155芯片整整高出8倍,堪稱「算力怪獸」。

在大模型、大算力的賦能下,SIMO實現了與百度文心一言的雙向融合,帶來更加自然、流暢和更富邏輯思考的人機交互體驗。SIMO也給用户帶來了更高的情緒價值。在眾多車主的評價里,SIMO是真正的夥伴和朋友。

SIMO突破了傳統自然語言處理的泛化邊界限制,聲音更擬人,自然停頓、自然呼吸聲,帶來真正意義上的「自然交流」,而不像很多車機的語音助手,機械感太強。

SIMO還有很高的智商,它讓智能座艙從此擁有了邏輯推理、策略規劃和內容生成等諸多能力,助力「自然交流」再進階。它能解答小朋友的作業題目,也能解答高中生的奧數題。

SIMO也是車里的段子手,它不光能接梗,還能嘮家常,完全顛覆了傳統語音助手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有情感,就像開頭的對話,它知道「自己的家長在鬧矛盾」,也能感受到用户對它的愛,並能給出更温情的反饋。

SIMO似乎無所不能。通過SIMO,你甚至還可以用語音調節座椅、后視鏡和方向盤,遠程控制還能調節方向盤加熱檔位。這些功能看起來不是必選項,但用起來也是真的很爽、很方便。

智駕技術融合文心大模型能力,極越在全球率先做到了車外語音控車/泊車。用户站在車外,能直接通過Simo語音助手發送泊車指令。而它不僅能支持最遠2公里的距離泊車,室內、室外停車場均可使用。它還能識別多種類型、各種複雜車位,比如泊車過程中,如果車位較窄,汽車會自動收起外后視鏡。

SIMO還會化身全能管家,通過小度音箱遠程遙控,在家躺着就能跟車「對話」。在車里也沒問題,當你開着車時,可以問SIMO還有多久到家,可以讓SIMO在你快到家前半小時打開家里的空調、拉上窗簾。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3日,在第12屆軒轅獎頒獎典禮上,同濟大學教授朱西產表示:「極越汽車現在倒下了,但它的智能化等實力,有實力獲得軒轅獎的獎項。」 軒轅獎執委會成員、汽車商業評論執行主編孟為也表示:「在測試中,極越汽車的SIMO很強大,車外語音泊車功能表現也很優異。不能否認極越汽車的創新給行業帶來的啓發和貢獻。」

極越崩盤股東及時救場

然而,承載着百度、吉利巨大心血與期望,對智能汽車發展有巨大促進作用的極越,還是倒下了。百度和吉利都栽了。

那個「甩鍋」的CEO對員工説:「我不是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東,我已經拿出錢來給大家墊了,不是我不出錢,是對方(百度)不出錢。」

這些話,顯然站不住腳。百度吉利的聯合聲明里,至少有兩層含義:第一,股東雙方願意為這場「噁心」的投資買單,併爲其兜底;第二,兩大股東方依舊保持聯繫,並未斷聯,溝通的渠道還在。由此也可以看出,股東方之間並沒有根本矛盾,並沒有深仇大恨,否則絕無可能以聯合的名義發佈這份聲明。

因此,既然兩大股東沒有矛盾,那些「極越崩盤是因為百度撤資」的説法就無從談起,百度自己掏出家底來做這個品牌,把最好的都給你,有什麼道理要毀掉它?再説,百度相關人士也明確表示,從沒承諾追加30億投資。

另外,集度全稱「上海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只是有限責任公司,從法律角度來説,股東只對出資承擔有限責任,以出資為責任上限,不需要「父償子貸」,況且極越都沒有進入兩家公司的財務報表,並不是子公司。

那麼,極越自爆解散背后的原因就細思極恐。業內有説法稱,極越遭遇了非常大的經營壓力,但股東查賬發現了貪墨問題,因此對繼續投資迟迟猶豫不決。極越管理層或許覺得這件事情山窮水盡了,所以索性「原地自爆」,用輿論的壓力逼迫股東方出手,強制「贍養」極越。

作為公司管理層,既然接受了股東殷切的寄託,就應該想着怎麼做好,而不是甩鍋。畢竟股東雙方給了你充分的自主決策權,除非像是否出海、是否發售新車這種重大事項,需要跟董事會討論,其他的都是自己運營和決策,是自己沒做好。

畢竟,極越提報今年預虧損將有70億,但賣出的車了了無幾。而小米一個季度才虧15億,但是小米一輛車一個月就賣兩萬多輛。大家都能理解造車前期有虧損,但虧損和銷售量是不是成比例,一看數據便自有評判。

這次極越事件,也給汽車行業一個深刻的教訓,投資者找車企職業經理人,得擦亮眼睛。畢竟,一帥無謀,挫喪萬師。

在極越這場損失百億的閃崩危局中,股東、供應商、員工、用户都損失慘重。好在百度和吉利,這兩個世界五百強,有責任、有擔當,堅持以人為本,實行兜底政策,將各利益相關方的損失降至最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