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3 17:02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供包括資訊、報告、培訓、諮詢等在內的14項ESG服務,助力上市公司傳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續發展表現。點擊查看【 ESG評級中心服務手冊】
2024年12月3日,第12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在京成功舉行。年會由商道融綠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組織(UN SSE)聯合主辦。來自監管、市場、學界、國際組織等各界數十位專家在年會上發表觀點,熱議ESG投資20年的發展,及中國責任投資的機遇與挑戰。
本屆年會的市場主題圓桌對話由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AIGCC)盡職管理和企業參與總監關翰氤主持。馬來西亞國庫控股集團治理和企業風險部門負責人,治理、風險和合規高級副總裁Dr. Esma Nizam ABDUL SAMAD、新開發銀行(NDB)ESG主管Dr. Roman NOVOZHILOV、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亞太區資深總監張順榮、穆迪評級信用策略及研究部高級副總裁黨菁菁分別就此話題分享觀點。
Dr. Esma Nizam ABDUL SAMAD認為,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不相同,在制定適應計劃時,需要認識到包括文化、歷史、社會經濟和政治背景在內的複雜因素及其脆弱性,因此需要與當地社區合作、共同學習,來制定全面的氣候適應政策。同時,實現全國目標和預期的全球成果需要各方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資源。
Dr. Roman NOVOZHILOV指出,過去二十年來,ESG 和可持續金融已經從包括新開發銀行等多家多邊開發銀行採用的獨特創新手段,發展成為各類投資者和發行人廣泛使用的策略。監管框架的支持和本土投資者日益增長的興趣促進了 ESG 和可持續金融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可持續金融的某些方面已成為世界領先者,並致力於將其可持續發展框架與國際標準接軌。同時,中國的可持續金融也體現出獨特的國家特色,從而豐富了國際可持續金融實踐經驗。
張順榮認為,碳中和目標的成功實現依賴轉型金融,特別是幫助高排放行業的轉型工作成功與否。
黨菁菁表示,強制性氣候披露將會增加合規成本,但有助於中國企業強化風險管理實踐,並保持國際市場準入。綠色科技和顛覆性創新將日益驅動受碳轉型影響最大的行業中的投資與商業決策。同時,由人工智能推動的數據中心的擴張可能為運營商和投資者帶來更大的碳轉型和水資源管理風險敞口。
主持人關翰氤對此次圓桌對話做出總結性發言時提到,通過這次回顧 ESG 的歷程,從過往機構往往透過以ESG研討特顯出投資者的自身優勢,到現在看見ESG相關概念昇華至投資風險及機遇的必備戰略條件,是一次獲益良多的互動經歷。
圓桌對話中,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可持續發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意義非凡,尤其是綠色技術在推動商業轉型及金融產品創新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嘉賓們也在討論中指出政策支持綠色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從企業角度看,當前的企業面臨複雜 ESG 政策格局,綠色融資也面臨挑戰,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技術所產生的社會公平問題、能源消耗問題開始引發關注和擔憂。針對這些挑戰,與會嘉賓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包括設定標準和市場規範、鼓勵私營部門參與投資、考慮能源效率、當地社區開展合作等。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簡介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是業內首箇中文ESG專業資訊和評級聚合平臺,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理念,傳播ESG的企業實踐行動和榜樣力量,推動中國ESG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ESG評估標準的建立和企業評級的提升。
依託ESG評級中心,新浪財經發布多隻ESG創新指數,為關注企業ESG表現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新浪財經成立中國ESG領導者組織論壇,攜手中國ESG領導企業和合作夥伴,通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時代特徵的ESG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發展。
責任編輯:蔣露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