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同仁堂參加中國企業全球形象高峰論壇 分享國際化發展經驗和思路

2024-12-12 19:23

12 月 12 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指導,中國外文局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企業全球形象高峰論壇在京舉行,300位與會者共同探討「發展與互鑑:以世界一流企業新形象共赴現代化之路」。同仁堂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顧海鷗出席論壇,並以「讓中醫藥為世界人民健康服務」為題發言,分享同仁堂國際化發展的經驗和思路。

他表示,當前中醫藥已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新加坡、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認,已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源於中醫藥的重大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認可,中醫藥被納入WHO《國際疾病編碼(ICD-11)》,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促進中醫藥發展若干政策,為中醫藥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同仁堂位於香港新界大埔的生產研發基地是香港最大的中藥生產基地

同仁堂部分境外門店

同仁堂集團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堅持「走出去」,將中醫藥產品、服務和文化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以中醫藥服務為世界民眾健康養生提供中國方案。1993年在香港開辦境外第一家藥店,2003年實現國際業務前移香港,2013年同仁堂國藥在香港上市,目前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超160個零售、醫療或文化傳播終端,是中醫藥行業在境外網點數和覆蓋國家數最多的企業。

他強調,同仁堂每家境外門店既是經濟實體又是文化載體,在治病救人的同時,不斷弘揚中醫藥文化。同仁堂在香港、美國開辦同仁堂博物館,向境外展示中醫藥歷史、文化、產品及服務,擴大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連續三年開展「一帶一路文化行」,參加在黑山舉辦的第二屆中東歐國家「16+1」首都市長論壇、貝爾格萊德「北京日」,舉辦第二屆塞浦路斯中國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連續兩年冠名墨爾本同仁堂京劇之夜、北京金邊友城簽約等,不斷向世界傳播同仁堂品牌文化,讓世界人民在享有優質產品並體驗最傳統、最正宗的中醫藥優質服務。

不斷向世界傳播同仁堂品牌文化,促進各國民心交融

2016年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開辦了五家門店,舊金山市政府將同仁堂在當地開設門店的日期9月30日命名為「同仁堂日」。同仁堂堅持「文化先行 以醫帶藥」,服務境外5000多萬民眾,實現了中醫藥文化在全球上億人次中的廣泛傳播。2019年成為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2021年商務部研究院《「傳統醫藥國際化」全球企業排名》和《中藥「走出去」企業指數》中,北京同仁堂在境內118家企業中排名第一。

面對未來,同仁堂將堅守「立足港澳、深耕東南亞、開拓‘一帶一路’沿線、走向全球」的定位,着力提升同仁堂中醫藥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創新服務升級,構建即時零售、企業直播、跨境電商、非遺展示體驗等服務應用新場景。將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聚焦年輕羣體健康消費需求,打造新零售業務等,不斷推出各式藥食同源的健康飲品、養生膳食、西式甜品。同仁堂集團牽頭發起並聯合16家老字號企業成立了中國中藥協會老字號企業發展專業委員會,成立之初的成員單位94家,共同推動形成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加強渠道和資源共享,強強聯合助推老字號出海

2024年初,同仁堂召集中醫藥行業老字號企業共商一同開拓海外市場生態大會,形成業內共識,今后將加強渠道和資源共享,強強聯合助推老字號出海。以科技驅動創新發展,圍繞新葯註冊、大品種二次開發、經典名方產品開發等,與香港浸會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藉助香港大學關於安宮牛黃丸功效的最新權威科研成果,開展針對性營銷推廣,提升王牌產品銷量和影響力。通過對標建制,在推進人才工作上開新局,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理論素養好、綜合業務能力強,有國際化視野,能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複合型專業人才隊伍。以創新和服務,不斷促進轉型升級,把傳承千年的「岐黃之術」與中醫藥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為境外民眾的健康需求提供中式方案,展示中國智慧。

           文字、圖片由國藥公司提供

           校對:王繼卿

           審覈:嚴   晗

(轉自:中國北京同仁堂官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