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應用加速「爆發」,科技板塊或有望「升溫」?

2024-12-11 17:31

(來源:銀華理財家)

今年以來,AI應用加速發展。機構認為,AI已從各個維度影響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預計2025年將迎來AI應用的爆發期,算力和應用側持續帶來投資機會。

「硬科技」屬性鮮明的科創100指數覆蓋AI產業鏈相關子行業。今日,科創100ETF(588190)成交額2.43億元,流動性充足,或值得重點關注。(數據來源:Wind,2024.12.11)

技術迭代+應用爆發,AI產業前景廣闊

在技術持續迭代和AI應用拓展的雙重驅動下,AI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機構樂觀看好未來幾年AI產業鏈的市場增長空間。

AI技術持續升級

近段時間以來,海內外大廠對AI Agent的佈局熱情高漲。多家科技巨頭紛紛公佈了AI Agent的最新進展,旨在利用大模型技術革新人機交互模式,探尋AI的最佳應用路徑。

(資料參考:中新經緯《2025年或迎來AI Agent商用爆發》,2024.12.3)

如下圖所示,人類與AI交互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Agent模式的AI參與度更高,可有效減少人類工作總量。機構表示,結合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各大企業的積極投入,AI Agent技術將不斷進步,特別是在算力快速增長的背景下,AI Agent 的發展前景更加可期。

(資料參考:海通證券《AI Agent(智能體),從技術概念到場景落地》,2024.9.18)

人類與 AI 的交互模式

資料參考:騰訊研究院、海通證券研究所,《AI Agent(智能體),從技術概念到場景落地》,2024.9.18

資料參考:騰訊研究院、海通證券研究所,《AI Agent(智能體),從技術概念到場景落地》,2024.9.18

AI應用持續催化

當地時間12月5日,OpenAI啟動了「12天12場直播」,推出一系列AI新產品。分析稱,未來有望看到更多順邏輯、優體驗、新賽道的A應用落地。

(資料參考:中航證券《OpenAI將持續推出新產品,AI應用再迎強催化》,2024.12.9)

當前,AI技術加速滲透實體經濟,正率先在辦公、零售、客服、金融、營銷、教育、文娛等領域落地,隨后將拓展至製造、政務、企業服務、智慧城市等場景。儘管醫療、交通、法律、科研等行業的AI技術成熟落地時間可能稍晚,但這些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或是大勢所趨。

大模型垂類領域潛力分析

數據來源:億歐智庫;資料參考:交銀國際《新質生產力加速AI+行業應用落地》,2024.7.25;注:*氣泡大小表示佈局賽道的大模型廠商數。

市場規模有望增長

分析稱,AI Agent的崛起正重塑AI產業鏈,未來市場空間廣闊。2023年中國AI Agent市場規模為554億元,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機構預計2025年將突破千億市場規模,到2028年則有望增長至852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2.7%。

2023-2028中國 AI Agent 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參考:頭豹研究院、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銀河證券AI代理崛起:產業鏈重塑與投資新視角》,2024.11.27

資料參考:頭豹研究院、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銀河證券AI代理崛起:產業鏈重塑與投資新視角》,2024.11.27

借道科創100指數,把握AI產業機遇

近期,多地發佈推動人工智能相關行動計劃,從底層技術、基礎設施、平臺建設、市場應用等方面,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此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含AI量」持續提升,帶來投資新機遇。普通投資者如何把握?

近期多地發佈AI產業支持政策

資料參考:上海證券報《多地力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上市公司「含AI量」持續提升》,2024.12.5

資料參考:上海證券報《多地力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上市公司「含AI量」持續提升》,2024.12.5

AI產業鏈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等多個環節,其中主要涉及算法&模型、芯片、服務器、雲計算、大數據、系統集成、軟件平臺開發等多個細分子行業。

(資料參考:銀河證券,《AI代理崛起:產業鏈重塑與投資新視角》,2024.11.27)

作為「硬科技」屬性鮮明的科創100指數,該指數重點覆蓋AI產業鏈相關子行業,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6日,該指數中的「半導體+IT服務+通信設備+軟件開發+電子化學品」的權重佔比達43.2%,或是借道佈局AI產業的寬基指數。(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6;申萬二級行業分類)

除了AI產業鏈,科創100指數還均衡覆蓋其他新興經濟領域,比如新能源領域的電池、光伏設備等,醫藥生物領域的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等,使得科創100指數更好地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的趨勢,可助力投資者一鍵佈局多個高成長賽道。(數據來源:Wind,2024.12.6)

科創100指數成份行業分佈

數據來源:Wind,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截至2024.12.6

數據來源:Wind,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截至2024.12.6

看好AI產業及其他前沿行業趨勢的投資者,不妨關注科創100ETF(5881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9859;C類:019860;I類:022569)。

此外,據相關基金公告,當前其聯接基金的I類份額銷售服務年費率折后僅為0.01%,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銀華生利寶APP關注!

馬君履歷:碩士學位。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任職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金融工程師。2009年3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曾擔任研究員及基金經理助理職務。曾擔任銀華中證內地資源指數分級(2012.9.4-2020.11.30)、銀華消費主題混合A(2013.12.16-2015.7.16)、銀華中證國防安全指數分級(2015.8.6-2016.8.5)、銀華中證一帶一路主題指數分級(2015.8.13-2016.8.5)、銀華抗通脹主題(QDII-FOF-LOF)(2016.1.14-2021.2.25)、銀華智能汽車量化股票發起式A/C(2017.9.15-2020.12.10)、銀華食品飲料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2017.11.9-2021.2.25)、銀華穩健增利靈活配置混合發起式A/C(2017.12.15-2024.9.26)、銀華中小市值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A/C(2018.5.11-2021.8.18)、銀華信息科技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A/C(2020.9.22-2022.8.9)、農業50ETF(2020.12.10-2022.6.29)基金經理。

現管理基金如下:銀華醫療健康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A/C(2017.11.9起)、5GETF(2020.1.22起)、創新葯ETF(2020.3.20起)、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A(2020.5.28起)、新經濟ETF(2020.9.29起)、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C(2021.1.4起)、券商ETF(2021.3.3起)、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發起式聯接A/C(2022.4.20起)、銀華中證基建ETF發起式聯接A/C(2022.6.2起)、中藥50ETF(2022.7.20起)、銀華海外數字經濟量化選股A/C(2023.3.15起)、港股通醫藥ETF(2023.3.17起)、銀華中證500價值ETF(2023.4.7起)、科創100ETF(2023.9.6起)、港股創新葯ETF(2024.1.3起)、中證500成長ETF(2024.4.25起)、A500ETF(2024.9.26起)、銀華中證A500ETF聯接A/C/I(2024.11.13起)。

馬君現管理基金業績如下:

銀華醫療健康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A於2017年11月9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45.17%、66.52%、-6.22%、-18.39%、-10.71%、19.1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3.45%、44.78%、-6.55%、-18.97%、-10.59%、-7.58%。

銀華醫療健康量化優選股票發起式C於2017年11月9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44.86%、65.87%、-6.59%、-18.72%、-11.08%、16.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3.45%、44.78%、-6.55%、-18.97%、-10.59%、-7.58%。

5GETF於2020年1月22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5.71%、-37.27%、15.88%、-8.7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6.05%、-38.04%、15.85%、-3.43%。

創新葯ETF於2020年3月20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自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依次為-9.90%、-25.26%、-11.94%、-24.29%,同期業績基準依次為-10.61%、-25.74%、-11.91%、-17.31%。

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A於2020年5月28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自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依次為6.29%、-34.89%、15.29%、-13.02%,同期業績基準依次為5.91%、-36.40%、15.23%、1.96%。

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C於2021年1月4日成立,2022年、2023年、自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5.09%、14.95%、-5.26%,同期業績基準依次為-36.40%、15.23%、-7.42%。

新經濟ETF於2020年9月29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29.20%、-13.18%、-13.59%、-32.1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28.82%、-12.35%、-12.78%、-24.46%。

券商ETF於2021年3月3日成立,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25.63%、4.21%、7.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27.37%、3.04%、-0.98%。

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發起式聯接A於2022年4月20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3.24%、-26.9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4.82%、-36.18%。

銀華中證光伏產業ETF發起式聯接C於2022年4月20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3.40%、-27.3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4.82%、-36.18%。

銀華中證基建ETF發起式聯接A於2022年6月2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20%、7.8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4.46%、2.99%。

銀華中證基建ETF發起式聯接C於2022年6月2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49%、7.1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4.46%、2.99%。

中藥50ETF於2022年7月20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1.36%、6.5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0.27%、3.49%。

銀華海外數字經濟量化選股混合發起式(QDII)A於2023年3月15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31.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2.78%。

銀華海外數字經濟量化選股混合發起式(QDII)C於2023年3月15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30.2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2.78%。

港股通醫藥ETF於2022年3月7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24.61%、-10.9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23.42%、-17.30%。

中證500價值ETF於2023年4月7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4.2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0.68%。

科創100ETF於2023年9月6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13.1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2.88%。

港股創新葯ETF於2024年1月3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5.3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36%。

張亦馳履歷:碩士學位。曾就職於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電子銀行中心。2015年10月加入銀華基金,歷任量化投資部助理量化研究員、量化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曾擔任深100ETF銀華(2021.5.25-2023.9.27)、科技創新ETF(2021.5.25-2023.9.27)、小盤價值ETF(2021.5.25-2024.8.28)、有色金屬ETF(2022.6.20-2023.9.27)、機器人ETF基金(2022.11.21-2023.12.19)、VRETF(2022.11.21-2024.7.16)、銀華巨潮小盤價值ETF發起式聯接A(2021.5.25-2024.4.25)、銀華巨潮小盤價值ETF發起式聯接C(2022.8.10-2024.4.25)、中證500價值ETF(2023.4.7-2024.7.16)基金經理。

現管理基金如下:銀華華證ESG領先指數(2021.11.23起)、農業50ETF(2022.6.20起)、影視ETF(2022.6.20起)、房地產ETF(2022.11.21起)、碳中和ETF基金(2023.7.11起)、科創100ETF(2023.9.6起)、2000增強ETF(2023.12.1起)、銀華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A/C(2023.12.4起)、創業板200ETF銀華(2023.12.20起)、A50ETF基金(2024.3.6起)、中證500成長ETF(2024.4.25起)、高股息ETF(2024.5.6起)、油氣資源ETF(2024.5.22起)、港股高股息ETF(2024.8.23起)、銀華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I(2024.11.11起)、銀華中證高股息策略ETF發起式聯接A/C(2024.12.03起)。

張亦馳現管理基金業績如下:

銀華華證ESG領先指數於2021年11月19日成立,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16.10%、-5.68%、-4.5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17.52%、-7.45%、-7.34%。

農業50ETF於2020年12月10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44%、-15.89%、-13.16%、-24.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11%、-17.02%、-14.66%、-31.26%。

影視ETF於2021年2月9日成立,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25.00%、3.18%、-19.9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26.38%、3.64%、-23.25%。

房地產ETF於2022年1月27日成立,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32.14%、-35.0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33.23%、-38.88%。

碳中和ETF基金於2021年12月20日成立,2022年、2023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依次為-24.61%、-29.49%、-38.9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依次為-25.98%、-30.69%、-44.13%。

科創100ETF於2023年9月6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13.1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2.88%。

2000增強ETF於2023年12月1日成立,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2.4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1.72%。

銀華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A於2023年12月4日成立,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13.1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5.01%。

銀華上證科創板100ETF聯接C於2023年12月4日成立,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13.3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5.01%。

創業板200ETF於2023年12月20日成立,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3.8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0.34%。

A50ETF基金於2024年3月6日成立,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淨值增長率為16.5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5.03%。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截至2024.9.30)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説,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鉅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淨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特殊類型產品風險揭示:請投資者關注標的指數波動的風險以及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投資的特有風險。聯接基金投資於標的ETF,請投資者關注聯接基金跟蹤偏離風險、與目標ETF業績差異的風險、其他投資於目標ETF的風險、跟蹤誤差控制未達約定目標的風險等聯接基金投資的特有風險。

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六、本基金由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約定申請募集,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許可註冊。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説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網站www.yhfund.com.cn進行了公開披露。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本基金沒有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