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經緯恆潤淪為「勤奮的差等生」 激進擴張研發投入或將青黃不接 產品迭代進度卻落后

2024-12-11 10:4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10月30日,經緯恆潤發佈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46億元,同比增長24.03%,實現歸母淨利潤-4.10億元,虧損相比去年同期大幅走擴。單季度來看,2024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19億元,環比提升33.52%,實現歸母淨利潤-0.77億元,虧損環比收窄。

  單季度業績向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資者信心。雪球平臺上的經緯恆潤討論頁中,許多投資者給出「24年第四季度業績回正」的預期。而從更長期的業績和財務表現來看,公司自2022年上市之后業績突然「變臉」,經歷連續7個季度的虧損之后,將要面臨「彈盡糧絕」的境地。根據本文對公司現金流的測算,24年四季度到25年中期或是公司實現絕地反擊的最后時間窗口。

  留給經緯恆潤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智駕龍頭技術被追趕 激進搞研發拖累業績

  經緯恆潤成立於2003年,聚焦於汽車電子領域。2012年,公司與以色列公司Mobileye展開合作,利用后者的芯片與算法打造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產品,成功切入智能駕駛賽道。2018年-2021上半年,以ADAS產品為代表的智能駕駛電子產品業務佔公司總營收比例由4.15%快速提升至21.32%,是當時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據公司招股説明書,彼時博世、電裝、採埃孚等全球智駕龍頭的ADAS產品多采用1V1R(1個攝像頭和1個毫米波雷達)或VO(僅1個攝像頭)技術,經緯恆潤則採用VO路線,且在行業權威網站上的性能評分居於前位,其技術在當時的乘用車市場保持領先。

  然而,近年智駕技術快速迭代,「1個攝像頭+N個雷達」的ADAS方案開始成為主流,而在此配置上增加環視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的「行泊一體化」方案則成為兵家必爭的技術高地。在技術切換的背景下,下游頭部車企積極整合研發資源,試圖構建全棧自研能力,大疆、華為等頭部算法企業也加入戰局,搶奪優質訂單。

  據佐思汽研統計,國內ADAS一級供應商由2022年的7家擴大到2024年的20家,經緯恆潤的技術地位與市場空間被持續稀釋。據公司招股説明書,2020年公司ADAS產品市場份額為3.6%,排名第8,為TOP10供應商中唯一一家本土企業。而根據蓋世汽車發佈的榜單顯示, 今年5月是經緯恆潤最后一次出現在TOP10供應商名單中,最新的9月TOP10供應商名單中出現的中國本土企業是福瑞泰克、比亞迪和理想。

(來源:蓋世汽車)

(來源:蓋世汽車)

  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經緯恆潤包含ADAS在內的電子產品業務毛利率持續承壓,該業務2021-2023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7.55%、24.69%、19.82%,2024年前兩季度為19.23%,未有反彈跡象。此外,公司為重塑產品競爭力,進行了激進的研發能力擴張,研發與技術人員由2021年中期的2249人提升至2023年末的5185人,一年半時間內實現翻倍。同時,研發費用同步抬升,由2021年的4.56億提升至2023年的9.68億,兩年累計增幅突破110%。

  毛利承壓,疊加費用走擴,使得公司賬上現金快速消耗。據公告顯示,公司最后一次大規模募資即為2022年4月的科創板IPO,募集資金淨額為34.88億元,年末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余額為34.51億元。隨后,公司經歷連續7個季度的業務虧損和投資建設,7個季度內經營活動導致的現金流出超14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近9億元,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有13.77億元。

  然而,根據2024年中報,公司IPO募投項目中的南通生產基地和公司總部數字化能力提升項目需要於2025年一季度內完成,資金需求約4億元。若公司未來經營未有顯著改善,仍保持最近三個季度的狀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75億元),則將會在2025年中旬陷入資金枯竭的窘境。需要提醒的是,經緯恆潤的前四大股東均為自然人,在缺乏大資方背景的情況下,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其再融資風險。

高階自動駕駛成為下一方向 公司相關研發慢於同行

  根據公司競品地平線的招股説明書披露,隨着智能駕駛技術迭代,ADAS(高級輔助駕駛)已成為中低智駕的代表,與之對應的是自動化程度更高的AD(高階自動駕駛)。而在目前階段,高階自動駕駛的代表功能為高速NOA和城市NOA,前者是入門AD的「及格線」,后者可以作為最新車型的關鍵賣點。

  目前來看,高階自動駕駛也開始打價格戰,高速NOA與城市NOA的成本均被壓降至千元級別。高速NOA方面,據華福證券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5月中旬,毫末智行HP170的硬件成本已經降至3000元以下,大疆成行平臺基礎版的硬件成本也僅有5000元。城市NOA方面,大疆於今年3月發佈的支持城市NOA功能的高階智駕方案硬件成本僅有7000元。

  此外,華福證券報告顯示,截至5月中旬,華為、地平線、百度Apollo、小鵬、理想、智己等企業都已推出高速NOA或城市NOA智駕方案。

(來源:各公司官網、HiEV大蒜粒車研所、Ai電車財經、第一電動汽車網、自行測算、華福證券研究所)

  (來源:各公司官網、HiEV大蒜粒車研所、Ai電車財經、第一電動汽車網、自行測算、華福證券研究所)

  與此同時,經緯恆潤的NOA產品推進則相對較慢。公司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直至5月初,公司仍在與客户洽談高速NOA方案,5月末高速NOA客户項目才進入量產。城市NOA方面,公司作為系統方案提供商與合作伙伴輝羲開發了感知算法及域控制器,預計明年才能量產。

  在行業競爭深化、財務困境逼近的情況下,經緯恆潤新產品的進展略顯拖沓。在智駕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經緯恆潤明年推出的新產品能具備多大的競爭優勢?能否在資金告罄之前扭轉虧損?其帶來的盈利又是否足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一切仍需要時間來驗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