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10 22:07
作者:牲產隊長
英偉達被立案調查了,涉嫌壟斷。
不只是中國在控告英偉達壟斷,美國、歐盟也都在控告英偉達壟斷。今年9月份,美國司法部就對英偉達發起了反壟斷調查,理由是英偉達的AI芯片在全球市佔率已經突破90%,佔據絕對壟斷地位。
微軟、谷歌、Facebook、特斯拉等,全都是英偉達AI芯片的大客户。其中,微軟豪擲上百億美元,瘋狂採購英偉達AI芯片。特斯拉也投入數十億美元,建立了自己的超算中心。在AI領域,英偉達幾乎是繞不過的算力之神了。縱觀全球,英偉達也找不到對手。
咱就説H100這一款GPU芯片,把它的性能削減80%,變成H20,再投入中國市場,也是頂尖的存在。可美國爲了限制中國的算力,就連閹割版的H20也都禁售了。
在絕對的技術領先之下,英偉達爆發出了恐怖的利潤率。第三季度,英偉達發佈財報,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94%,不僅超過了市場預期的332億美元,還創下了歷史新高。它的淨利潤竟然高達193億美元,淨利率達到誇張的55%。
而它前三季度總營收已經突破817億美元,全年有望突破1200億美元。其中,最大的營收貢獻點,就在於AI芯片。要知道,這還是在限制中國市場的情況下,英偉達所取得的業績。若是全面解禁中國市場,英偉達的AI芯片業務會更加誇張。因為中國的AI芯片購買力,絲毫不弱於美國。
除了AI芯片外,在自動駕駛芯片上,英偉達也幾乎壟斷了中國市場。除了華為主導的鴻蒙智行外,幾乎所有的中國汽車品牌,都投身於英偉達了,包括上汽、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
在全球AI芯片領域,英偉達是獨一檔的存在,沒有任何對手。要説唯一的對手,那就只有反壟斷部門了。
第一個對英偉達下狠手的,是歐盟。法國是全球最先對英偉達發起反壟斷調查的國家,早在去年9月就開始了。隨后歐盟介入其中,對OpenAI展開投資監管調查,但因證據不足而取消。可法國沒有放過英偉達。根據法國司法規定,法國可能針對英偉達全球營業額的10%,收繳罰金,一次性沒收440億。
大家不要覺得,440億很誇張。老歐洲對付美國跨國集團,向來都不手軟。谷歌就被歐盟罰了2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是185億。微軟也因反壟斷,被罰了11億美元,蘋果被罰了20億美元,Facebook也被罰了8.5億美元。背后統一的理由,都是反壟斷。如今,則是輪到英偉達了。
為什麼歐盟對美國跨國科技集團罰款這麼狠?核心就在於,歐盟自己太差了。在互聯網科技浪潮中,歐盟沒有培育出任何一家本土的科技巨頭。像蘋果公司,在中國有華為這樣的強力對手。你説蘋果在中國壟斷?都不現實。因為不買蘋果,你還可以買華為。那微軟算不算壟斷了電腦桌面系統呢?它確實壟斷了,但市場上卻充滿了盜版的Windows操作系統。這些盜版軟件的安裝量,比正版還要多。你説它壟斷?它正版軟件賣的還沒有盜版多。
那英偉達為什麼涉嫌壟斷了呢?因為它真的沒有對手。它不但沒有對手,還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配合美國政府,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同樣是賣芯片的,高通在美國封禁華為的最后關頭,還給華為大批發貨。靠着囤積的存量芯片,華為挺過了最艱難的2022年,給自己續了一大口命。可英偉達呢?它的尖端芯片H100,剛推出沒多久就被禁售了。
囤積H100芯片最多的騰訊,只有5萬張,而美國Meta一家公司,就買了15萬張。最新的H200根本就不賣給中國,這造成中美頂尖科技公司之間,存在巨大的算力差距。
你説英偉達有沒有壟斷?它不僅壟斷了AI芯片市場,還利用這種壟斷技術,配合美國政府,封鎖中國科技。
可以説,擺在英偉達面前的,至少有兩張鉅額罰單!一張是歐盟的,另一張則是中國的。
但凡事都有兩面,隨着特朗普重返白宮,中美芯片戰重啟,對英偉達發起反壟斷調查,也是我們握在手里的一張牌。這張牌到底怎麼打?還得看特朗普的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