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註銷式回購佔比提升1倍 百家上市公司「半路轉道」

2024-12-10 20:20

上市公司註銷式回購案例正在快速增加。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市公司正在實施及完成實施的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回購合計1500起左右,其中262起為註銷式回購或將註銷式回購作為選項之一,佔比接近18%,去年全年的註銷式回購佔比不到9%。

在過去,上市公司所回購的股份主要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當激勵對象離職或存在未使用部分纔會予以註銷。而今年以來,類似的以減少公司註冊資本為目的的註銷式回購已經越來越多。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表示,註銷式回購能夠提升股東價值,增強市場信心,並優化資本結構,但需注意避免過度回購導致的現金流緊張。

年內註銷式回購同比翻倍

2023年12月15日,證監會修訂發佈《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從提高股份回購便利度、健全回購約束機制等多個角度對部分條款進行優化修訂,推動上市公司重視回購、實施回購、規範回購,積極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

今年,上市公司回購行為顯著增加,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A股市場已有2000余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回購,回購金額達到162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同期為850億元,同比提升近一倍。

一般來説,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用途主要包括減少註冊資本、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用於轉換公司可轉債、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等,股票的去向或是直接註銷或是作為庫存股保留下來用於股權激勵或后續賣出。

在過去,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是上市公司實施股票回購的主要目的。比如,在2023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490起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回購,有395起明確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佔比80%;僅42起用於減少公司註冊資本,佔比不到9%。

而今年以來,基於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和註銷式回購數量大幅增加。比如,和邦生物今年發起了5次股票回購,除了第1次回購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外,其余4次均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藥明康德年內三次發起10億元級別的註銷式回購計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市公司正在實施及完成實施的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回購合計1500起左右,其中,947起的用途為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佔比63%,相較去年的8成佔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262起為註銷式回購或將註銷式回購作為選項之一,佔比接近18%,佔比較去年全年提升了一倍;268起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佔比18%。

比如,2024年3月,智飛生物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股份回購方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股份,用於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3月28日,公司披露已實施完成回購方案,累計回購總金額3億元;4月10日,公司註銷回購股份。

康龍化成2024年4月披露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完成后擬全部予以註銷並相應減少公司註冊資本;7月,公司完成股份回購,成交總金額合計2億元。

百余公司半路轉道註銷式回購

此外,部分公司還通過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的方式,實現註銷式回購。

比如,德邦股份於12月10日晚間公告,擬將2021 年回購方案的回購股份用途進行變更,由「擬用於公司股權激勵」變更為「用於註銷並減少註冊資本」。

重慶鋼鐵12月9日公告,公司根據資本市場變化以及自身實際情況,為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公司擬將本次回購股份用途由「用於股權激勵」變更為「用於註銷以減少註冊資本」。

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顯示:年內,有105家上市公司發佈了變更回購股份用途並註銷的公告。

廣發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愚睿介紹,註銷式回購是指上市公司通過減少股本的方式回購股份並將其註銷,能夠減少流通股份數量,有助於提高每股收益和股東權益,優化財務指標和股權結構,切實提高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還可以避免未來股價上升后公司減持套利的行為,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含金量」,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對資本市場企穩復甦的助力作用也更為明顯,被視為最為利好投資者的回購方式。

這種硬核的回購模式更受投資者歡迎,在港股市場,港交所未修改《上市規則》前,規定上市公司回購的股份必須註銷,直到今年4月份,港交所修訂發佈《上市規則》,才引入了新的庫存股份機制,允許以庫存方式持有購回股份。

田利輝認為,今年註銷式回購案例大幅增加,原因主要在於企業財務狀況改善、政策鼓勵及市場波動下穩定股價的需求,這一行為能提升股東價值,增強市場信心,並優化資本結構。

「總體來看,註銷式回購成為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避免過度回購導致的現金流緊張。」田利輝説。

趙愚睿也認為,只是對企業來説成本較高,所以,選擇註銷式回購的公司,需要有足夠充裕的現金流支持、財務狀況良好、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

可以看到,今年選擇註銷式回購的多以央、國企業或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上市公司為主。比如,今年9月,貴州茅臺公告首次註銷式回購,擬以30億至60億自有資金實施股份回購計劃,回購股份將用於註銷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據瞭解,這也將是A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註銷式回購。

此外,今年以來還有九安醫療伊利股份東方雨虹中遠海控等公司披露了上限超過10億元的回購計劃,並全部用於減資註銷。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