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石油石化行業熱議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

2024-12-10 15:50

  2024年12月4日,中國石油石化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交流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以「大力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賦能石油石化企業智能化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石油石化綠色低碳中的開發利用,積極推進大模型技術在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場景化應用,着力打造石油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加快培育行業新質生產力。

中國石油石化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交流大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李俊軍致辭

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李俊軍致辭

  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李俊軍在致辭中指出,大模型已成為推動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技術,在石油石化行業的應用潛力巨大。我國石油石化企業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行業創新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主任胡炳軍致辭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主任胡炳軍致辭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和信息化管理部總經理胡炳軍指出,近年來,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中國中化等為代表的能源央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於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的產業煥新行動和啟航行動部署要求,積極開展「AI+」專項行動,聚焦大模型、算力、數據、算法、場景應用等領域加大布局力度,初步構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研發和應用體系,為加快石油石化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良好基礎。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祕書長楊德志主持開幕式

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祕書長楊德志主持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作了題為《打造可信數據空間 開發數據要素價值》的報告,認為人工智能將成為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的引擎,顯著提升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加快了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鄔賀銓院士作主旨報告

鄔賀銓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作了題為《油氣行業AI大模型研究與展望》的報告,介紹了油氣行業大模型涵蓋的地質、地球物理、油藏開發、油氣井等多個領域大模型,並展望了大模型「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

李根生院士作主旨報告

李根生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合作了題為《如何破局AI大模型的思考》的報告,指出大模型必將推動油氣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但大模型應用需要從數據、算力、算法等方面做好紮實工作,切忌冒進、要合理有序穩步實施。

劉合院士作主旨報告

劉合院士作主旨報告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陳掌星作了題為《數據與知識雙驅動的油氣智能大模型: 蓋亞大模型》的報告,報告中提到知識與數據雙驅動的油氣智能大模型,在油氣勘探開發流程優化、降低成本、提交效率中,前景被廣泛看好。

陳掌星院士作主旨報告

陳掌星院士作主旨報告

  會上,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40余位專家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關鍵核心技術、場景化落地應用、人才隊伍建設等前沿內容作了豐富多彩的學術報告。

  此外,大會還設置了優秀論文展示及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與成果展,供需雙方交流分享,合作共贏,共同為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更好、更快在行業落地應用、創造價值,貢獻力量。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與成果展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與成果展

  本次會議由中國石油學會油氣數字化智能化專業委員會主辦,崑崙數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石油(北京)數智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技油聯石油化工科技中心共同承辦。來自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國家能源、中國中化、延長油田等能源企業數字化主管領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知名教授、學者和代表共計4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轉自:中化新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