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化戰略夯實龍頭地位 科達利打開新成長空間

2024-12-09 02:05

 在新能源與智能製造的雙輪驅動下,國內電池精密結構件和汽車零部件研發及製造的龍頭企業科達利,正以其強大的自主研發體系和技術創新能力,深度融入全球客户的產業鏈,而隨着公司今年拓展人形機器人結構件這一全新領域,科達利新成長空間或將打開。結構件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作為全球電芯結構件龍頭,科達利已成為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行業具備影響力的企業。公司客户涵蓋全球知名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汽車製造企業,如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蜂巢能源、力神、廣汽集團及松下、LG、三星、特斯拉、ACC等。

  隨着下游客户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以公司為代表,服務於業界領先客户的第一梯隊企業的訂單量、業務規模和市場份額亦將呈增長趨勢。

  公司始終以客户需求為導向,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儲能電池精密結構件、消費類電池精密結構件以及汽車零部件,經營業績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新能源汽車以及汽車、儲能、消費類電子行業發展態勢密切相關。

  據瞭解,科達利近5年收入CAGR達39%。伴隨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動力電池裝機需求提升,公司2019年收入升至22.3億元,較2015年翻倍。2020年全球公共衞生事件壓制下游需求,且公司內部客户結構變化,致使公司收入下滑,2021年起下游行業重回高景氣,去年公司收入105.11億元,同比增長21.5%,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實現營收86億元,同比增長達10.6%。

  值得關注的是,科達利近5年淨利潤CAGR更是高達71%。2023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2.01億元,同比增長33.3%,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已經達到10.16億元,同比增長27.86%。

  在研發方面,公司基於不同的客户、產品形態等研發種類繁多的產品,比如圓柱形電池結構件也根據形態和材料細分為不同的種類。今年上半年,科達利研發投入 2.93 億元,同比增長13.41%,重點圍繞提升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安全性、輕量化、可靠性、容量空間等方面進行持續研究創新,以及在其生產工藝等方面持續優化,並取得了階段性研發成果。

  有券商機構指出,科達利龍頭優勢顯著,首先,公司擁有業內較優的客户結構,基本覆蓋全球主流電池企業,並保持領先的供應份額;其次,公司緊跟客户的產品設計、降本需求及技術迭代,長期與領先的設備廠商合作,不斷積累模具、設備、產線know-how,從而在產品開發能力和一致性方面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最后,公司一方面配合客户擴產,鞏固客户黏性,一方面基於高自動化水平和優秀的產線複製能力,通過規模效應建立成本優勢。

產品出海佔領先機

 在保持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科達利還佔據了出海先機。

  衆所周知,在全球化浪潮中,企業出海、拓展海外市場已成為追求更廣闊的市場機遇、高效利用國際資源、有效分散市場風險、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以及實現可持續增長而採取的重要戰略舉措。

  近年來,科達利積極響應全球化趨勢,出海戰略實施成效顯著,全球化佈局持續深化與優化。基於客户需求靈活佈局生產基地,公司現已在全球範圍內建設了16個生產基地。國內方面,公司已在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北、西南等鋰電池行業重點區域建設生產基地,已有13個基地的產能地域覆蓋。

  海外方面,公司目前在歐洲的德國、匈牙利和瑞典共建設了3個生產基地,分別配套當地領先的電池企業,為公司開拓全球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增強全球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科達利還佈局了美國基地。公司擬與匈牙利科達利共同出資在美國投資設立美國科達利,投資建設美國新能源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投資總額不超過4900萬美元,全部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約7000萬美元。

  不過,相較於歐洲3處基地已經實現投產,美國基地目前還處於初始階段,設備正在籌備中,未來公司將配合客户節奏釋放產能,並隨着客户產能需求的增加,在美國擴大生產。

  此外,爲了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公司品牌和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科達利今年10月還公告馬來西亞基地建設計劃,公司計劃投資不超過6億元在馬來西亞建設精密結構件產能,全部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13億元。

  不難看出,科達利貼近客户的產能佈局策略,加強了對客户的響應效率,提升了客户對公司的業務黏性,海外市場有望為公司持續增長提供支持。

  科達利也表示,公司未來將統籌兼顧市場拓展的迫切需求與生產效率提升的關鍵挑戰,以核心競爭力為基點,向周邊市場輻射影響力,通過加強與供應商、客户及行業夥伴的互利共贏關係,共同推動產業升級,穩步擴張市場份額。公司將不斷優化國內外工廠的佈局策略,確保全球化戰略穩健前行。

不斷擴寬新技術

 爲了滿足下游電池企業快充高能量密度的需求,科達利產品迭代也是保持行業領先,其始終與客户保持着緊密的聯繫,為客户開發各種形態的產品,包括快充、固態、半固態等,並且公司還通過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

  另一方面,科達利還針對提升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量空間、輕量化等方面進行持續研究創新,以及在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持續優化,並取得了階段性研發成果。

  例如,通過在動力電池頂蓋上設置一種熱失控控制結構,可以有效降低電池內部温度,提升安全性;通過在動力電池頂蓋上設置自動排氣結構,可以有效自動排出電池內部氣壓過大的氣體,調節氣壓,增加電池使用壽命;針對電池蓋板組件進行創新,對支持電動汽車快速熱啟動、電池高倍率快充技術進行研究;對動力電池蓋板的結構優化創新,提高動力電池空間利用率,從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等。

  值得關注的是,科達利在蓋板自動線技術上也具有顯著優勢。其蓋板自動線設備投資額較高,且在良率和生產效率上保持行業領先。部分海外終端車企和電池企業出於安全性的考慮,常對蓋板產品有較高的品質標準,科達利依託其技術優勢,成功進入了這些高端客户的供應鏈,進一步鞏固了其技術領先地位。

人形機器人打開第二成長空間

 在保持電芯結構件龍頭地位的同時,科達利今年還對業務進行外延拓展,公司今年與盟立、盟英共同投資設立深圳市科盟創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切入機器人賽道,佈局諧波減速器等產品。

  2024年,是行業公認的人形機器人發展加速之年,科技巨頭們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持續投入有望驅動行業迭代加速並不斷突破,人形機器人量產並實現大規模應用迎來曙光,商業化落地可期。

  由於人形機器人自由度更高,關節更多,諧波減速器用量也呈現數量級增長。根據賽迪顧問、中商產業研究院,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166億元,諧波減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33億元。

  資料顯示,盟英創立於2018年,專攻諧波減速器及機器人關節模組的設計及製造。憑藉積累母公司40余年的齒輪以及精密機械加工經驗與技術的綜合能力,公司成功打造出諧波減速器,產品於2021年通過機器手臂領導廠商的認證併成功使用在其SCARA及工業六軸的機器手臂上。2022年,盟英年產達3萬組減速器,2025年產能有望達10萬組。

  而科達利在精密結構件製造與銷售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合資公司能夠充分利用其相關經驗與銷售網絡,為機器人業務發展提供幫助。在強強聯合下,以諧波減速器為代表的機器人業務有望打開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

  隨后在9月21日,科達利又與偉創電氣、盟立自動化成立合資公司深圳偉達立,主營與機器人有關的精密機械零部件、機器人關節、控制器、驅動器、減速器等關鍵組件,進一步深度開發機器人科技領域。公司目前研發的產品已處於客户驗證階段,預計2025年有望形成規模量產。

  科達利表示,目前是產業及產品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各方的資源投入有助於提升綜合效益,因此以合資方式成立新公司進行深度的合作,進一步擴大整體的經營效益。

  業內人士指出,科達利戰略明確,在行業降價的同時始終嚴格控制成本,展現核心競爭力。公司此前已佈局德國、瑞典、匈牙利海外生產基地,進一步滿足海外客户產能配套需求。機器人業務主要聚焦諧波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預計未來逐步放量,開啟公司新增長空間。 文/江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