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7 02:43
低空經濟再次迎來政策助推。11月2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健全和優化管理標準規範,支持企業商業化創新應用。
今年以來,多地爭相打造「天空之城」,上海、廣州、珠海、深圳等地紛紛出臺政策,推動低空產業加快發展。
面對廣闊的應用場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商業銀行加強行業佈局,關注核心技術升級突破,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探索助力低空經濟「高飛」的路徑。
尋求金融適配最優解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發展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低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低空產業是低空經濟的物質載體,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發展低空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抓好頂層謀劃,謀篇佈局低空裝備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生態。要抓好重點企業,加強企業梯度培育,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培育更多低空產業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要抓好重點產品,大力發展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低空裝備,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全方位賦能低空產業體系。要抓好產融結合,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和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促進形成多元化接力式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
在政策的鼓勵下,今年我國多地啟動打造「天空之城」。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的《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製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聯合長三角城市建設全國首批低空省際通航城市,建成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引領區,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日前,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在珠海舉行,該屆航展專門設立低空經濟館,全方位展示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及應用場景。此外,珠海正式發佈了珠海市低空立體交通管理與服務系統2.0版,讓粵港澳大灣區無人機飛行「看得見」「管得了」「叫得回」,打造「天空之城」的具象化不斷展現。
業內分析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具備深厚的科技產業基礎、厚實的製造業產業基礎以及豐富的應用場景和金融支撐。
如何為低空經濟科創企業提供最適配的金融服務,護航企業成長,是值得金融機構深度思考的問題。
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按照國務院批覆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以通用航空產品為核心主業,協同發展通航運營服務和航空結構製造業務。2023年,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全球交付各型通用航空器700多架,其研發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先后實現陸上、水上、海上首飛,完成了投汲水滅火任務系統驗證,即將邁入實用化應用新階段。從該企業的金融需求看,單一銀行授信並不能完全滿足其發展需要,因此,中國銀行(601988.SH)在授信期間,還為其海外併購業務提供貸款支持,並聯動香港中銀為其旗下西鋭飛機在港交所上市提供金融服務。
此外,深圳智航無人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全球首款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載人「飛碟」 是專門應用於旅遊場景的低空飛行產品。在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過程中,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由於缺少抵押物,企業資信不足,讓企業在面對融資時遇到了難題。爲了解決企業需求痛點,浦發銀行(600000.SH)與保險公司合作,藉助信用保證保險產品為企業提供增信,化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低空經濟企業發展分為不同周期。對於低空經濟中處於初創期、成長期的企業,銀行較難識別企業風險,難以準確評估企業資產價值及成長潛力,從而給企業融資造成一定難度。
為破解該痛點,中信銀行(601998.SH)上海分行加強行業研究分析,通過專屬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為低空經濟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對於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通過普惠金融專屬產品、科創企業差異化審批,為企業解決資金瓶頸問題,同時引入上海市擔保基金擔保、知識產權質押等,增強增信緩釋信貸風險;對於成熟期企業,通過中信集團協同、「中信股權投資聯盟」為企業提供包括股權投資、併購重組、財務顧問等一系列方案,涵蓋「股貸債保」「人家企社」一站式金融供給。
抓住產業發展新極點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內,以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經濟的產業鏈包括:上游——主要為構建中游各類低空產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屬原材料、特種橡膠與高分子材料等)與核心零部件;中游——主要為低空產品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等;下游——主要為運營和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旅遊業、物流業、文旅業與巡檢業等)。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綜合化服務低空經濟產業鏈,有望成為未來產業新極點。以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目前已形成工業無人機「研發+製造+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實現在應急救援、航空物流、氣象服務等多個領域協同發展。日前,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聯動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為該公司落地了低空經濟領域首筆大型無人機融資租賃業務。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馬天嬌告訴記者:「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輻射範圍廣,涵蓋航空器研發製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多領域,需要充足的長期資金支持核心技術攻關、科研人才儲備、設備更新換代等。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將產生大量的資金缺口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給金融業的產品創新、跨境合作、綜合經營等帶來新機遇。」
興業銀行(601166.SH)方面表示,低空經濟涉及航空器製造、基礎設施建設、商業運營等多個環節。在政策支持和技術發展推動下,產業發展將加速,各個環節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針對處於初創階段的新型航空器企業融資難問題,商業銀行科創金融更加關注企業創新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提供與發展階段相匹配的融資服務。針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運營等前期資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長的環節,商業銀行也有豐富的「商行+投行」組合產品供企業選擇。
金融供給創新是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商業銀行可以圍繞低空經濟產業鏈較長的特點,在產業金融框架下進行業務模式、金融產品創新;圍繞低空經濟科技含量較高的特點,積極推進投貸聯動科創金融業務,圍繞產業孵化提供顧問式金融服務;針對低空經濟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併購金融服務以及Pre-IPO(準上市公司)服務等。」
馬天嬌建議,未來,銀行金融機構可從幾方面着手:「一是創新金融產品,開發面向低空經濟的純信用、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技術改造等貸款產品;二是創新授信及風險管理體系,為處於初創期、成長期的企業量身打造評價模型,滿足低空經濟產業科創企業的業務需求和全生命周期發展需要;三是利用綜合化經營優勢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加入,拓寬融資渠道,彌補資金缺口。」
不過,楊海平亦提醒道:「受限於發展階段,低空經濟的規制尚需完善,基礎設施仍需要提前佈局,市場主體的創新能力也參差不齊。在支持低空經濟的產品適配、業務模式創新和風險管理方面,商業銀行還需要進行持續的探索和佈局。」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