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6 18:13
12月5日盤后,贛鋒鋰業(002640.SZ)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國際」)、Lithium du Mali SA(以下簡稱「LMSA」)與馬里共和國(以下簡稱「馬里」)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LMSA 35%的股權轉讓給馬里政府。
其中依據馬里國家礦業法的相關規定,馬里政府將免費獲得LMSA 10%的乾股;馬里政府以200.00億西非法郎(摺合約3200萬美元)的交易價格向公司收購LMSA 25%的股權。
LMSA擁有Goulamina鋰輝石礦100%權益。未來,贛鋒鋰業、LMSA及關聯公司將獲得馬里政府授予的投資優惠政策,馬里政府將積極支持Goulamina鋰輝石二期項目的開發建設。
馬里政府「持幣」入股兩家中資礦業巨頭項目公司
今年5月,贛鋒鋰業曾進一步增強對LMSA的股東Mali Lithium的控制權,后者此前由Leo Lithium和贛鋒鋰業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共同出資成立,以開發位於馬里的鋰輝石Goulamina項目。經過增資和收購,贛鋒國際持有Mali Lithium 100%的股權。
本次與馬里政府的轉讓協議完成后,LMSA將由Mali Lithium和馬里政府分別持股65%、35%。
截至2024年9月30日,LMSA的資產負債率為99.89%,淨資產為41.88萬美元。同時,LMSA旗下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已經建設完成並開始試生產階段。
此次交易並不讓人意外,此前,一位鋰礦行業專家曾向時代財經表示,近年來,這樣的模式在智利、阿根廷、非洲等地都有,「主要就是直接強制參股,換個方式收錢」。
依據馬里2023年《礦業法典》第78條、第80條、第82條的規定,馬里國家免費享有開採公司至少10%的股份,馬里政府或馬里政府指定實體有權以現金形式額外購入25%的股份(以下簡稱「現金形式股份」)。
根據該法第80條,現金形式股份的收購價等於國家選擇的百分比乘以由勘查公司在決定開採相關礦牀之前所承擔的礦牀勘查作業和可行性研究的全部費用,同時在投資周期內按照西非國家中央銀行(BCEAO)利率上浮兩個百分點計算利息。
如以馬里礦業法上述規定計算,國家有償收購LMSA25%的股份收購價格將僅為40.94億西非法郎(約650萬美元)。贛鋒鋰業經與馬里政府談判,其同意將一部分已發生的項目建設支出納入股權轉讓價格的計算,最終確定了本次股權轉讓價格200.00億西非法郎(摺合約3200萬美元)。
贛鋒鋰業稱,考慮到馬里政府税收優惠等承諾,公司認為本次交易價格合理,符合全體股東利益。
時代財經注意到,此次交易,馬里政府並非直接支付現金,雙方約定,這200.00億西非法郎以馬里政府未來從LMSA獲得的分紅中抵扣償還,在採礦證有效期內全部償還完畢;馬里政府承諾每年將其35%的股份對應分紅中的20%用於償還上述金額。
同時,馬里政府承諾對LMSA在特定產品特別税(ISCP)給予2%的減税優惠;對於礦業供應鏈本地化法律適用的豁免及特殊安排,馬里政府同意按照LMSA的申請逐項審批並給予豁免或放寬;馬里政府為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二期的開發和運營提供政策支持,協助公司推動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二期開發建設。
綜上來看,儘管贛鋒鋰業對LMSA的股份有所減少,但所獲頗豐,公司對LMSA的控制權和經營權也不會發生變化,影響主要體現在分紅方面,對鞏固公司與馬里政府的合作及促進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進展並實現預期經濟效益將產生積極影響。
目前,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已進行試生產。12月6日,贛鋒鋰業有關人士向時代財經透露,一期工程進度順利,規劃於今年12月正式投產。
除贛鋒鋰業外,同在馬里開發礦產的海南礦業(601969.SH)在馬里的礦權投資也同樣要向馬里政府出讓礦權。與贛鋒鋰業一樣的是,馬里政府總共擬獲得項目公司35%的股權,其中10%股權為免費獲得,25%的股權由馬里政府及政府投資人按照約43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獲得。
2023年1月,海南礦業全資子公司Xinmao Investment Co.,Limited(以下簡稱「鑫茂投資」)分別與Kodal Minerals PLC(以下簡稱「KOD」)及其全資子公司Kodal Mining UK(以下簡稱「KMUK」)簽署增發協議和增資協議及相關的股東關係協議,進而取得位於非洲馬里的Bougouni鋰礦項目的控股權。
此外,KOD還擁有馬里的Fatou、Nangalasso和Slam三個金礦探礦權,以及科特迪瓦的Dabakala、Korhogo和Nielle三個金礦探礦權。
按照馬里法律要求,KMUK將通過其子公司Future Mineral(以下簡稱「FM」))持有Bougouni鋰礦的所有探礦權,並新設子公司LMLB以持有Bougouni鋰礦的採礦權;馬里政府擁有參股該子公司10%~20%的權利。
2024年7月,馬里政府最終確定了新《礦業法》的實施法令。為遵循馬里政府對新《礦業法》的實施要求,儘快完成採礦權轉移,保障Bougouni鋰礦項目順利推進,KMUK及FM、LMLB於近日與馬里政府就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意見並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諒解備忘錄》中雙方約定,馬里政府同意在Bougouni鋰礦項目建設期內頒發項目需要的建設、開發及出口等證照,同時豁免徵收項目建設運營所需進口設備材料等物資的關税。
依據馬里當地法規政策的要求,KMUK和FM將向政府繳納合計1500萬美元的税費,該筆税費將分別於《諒解備忘錄》簽署后5日內及2025年3月31日前等額支付。根據鑫茂投資與KOD及KMUK簽署的增資協議的約定,該交易產生的相關税收由KOD承擔。因此,針對上述1500萬美元税收,KMUK保留向KOD主張的權利。
海南礦業表示,馬里政府和政府投資人蔘股事項完成后,公司對Bougouni鋰礦項目的實際控制權和運營決策權不會發生變化,但KMUK在LMLB的股權比例將由目前的100%降至65%,公司在Bougouni鋰礦項目中的權益也將相應被稀釋。
11月4日,海南礦業稱,Bougouni鋰礦一期計劃採用重介質選礦工藝,選礦設計產能為140萬噸/年,年產5.5%精礦10萬~12萬噸,預計第一批鋰精礦將於2025年3月運抵海南。2025年產量基本可以匹配氫氧化鋰使用。
中資礦企「出海」風波不斷
與馬里政府的「公私合營」事件落地的同時,海外項目方面,贛鋒鋰業在墨西哥還有一樁糾紛未解。
2023年8月,墨西哥礦業總局取消贛鋒鋰業在墨西哥持有的Sonora項目的9個礦產特許權,經數次博弈該糾紛仍未釐清。今年5月,贛鋒鋰業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以下簡稱「ICSID」)提請仲裁,該仲裁請求已正式登記,等待進一步審理。
該決定與墨西哥自2022年以來不斷呼籲礦業國有化有關。此前墨西哥政府對《礦業法》進行修訂,將鋰列為戰略性礦產,並宣佈禁止向私人授予鋰礦特許權,同時對所有已授予的鋰礦特許權進行審查。
6月24日,贛鋒鋰業公告稱本次仲裁請求已經被ICSID正式登記,下一步是組成仲裁庭,並在書面和口頭兩個階段向仲裁庭介紹各方的立場,這一步尚未開始。
北京雨仁(上海)律師事務所王南楠、楊婷告訴時代財經,ICSID,即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中心」),是根據1966年10月正式生效的《關於解決各國和其它國家國民之間投資爭端的公約》(「《ICSID公約》」)而成立的國際組織,屬於世界銀行集團的一部分,專門為國際投資爭端提供仲裁和調解服務,中國於1993年正式成為公約的締約國。
同時,《ICSID公約》第53條第1款規定,「裁決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不得進行任何上訴或採取除本公約規定外的任何其他補救辦法。除依照本公約有關規定予以停止執行的情況外,每一方應遵守和履行裁決的規定。」中心的裁決為最終裁決,對爭端雙方均有效,沒有上訴途徑,也不能採取公約外的辦法,裁決執行依照公約的規定,雙方有義務遵守和履行裁決。
除了贛鋒鋰業外,紫金礦業(601899.SH)也於近期向ICSID提請仲裁,因旗下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遭受非法採礦,而哥倫比亞政府未能根據其國際條約義務為項目提供全面的安全保護事宜。2020年7月,紫金礦業旗下波格拉金礦受巴布亞新幾內亞(以下簡稱「巴新」)政府拒絕特別採礦權延期申請影響停產時便曾尋求ICSID的幫助。
同樣,紫金礦業也曾向政府出讓股權,2024年初,紫金礦業向剛果(金)政府出讓剛果(金)科盧韋齊銅(鈷)礦5%股權。該礦資源量為銅251萬噸、鈷3.80萬噸。2023年礦產銅12.7萬噸、鈷2306噸,2024年計劃礦產銅、鈷分別為12.8萬噸、2305噸。
受制於礦產資源的地域特性,中國礦企出海勢不可擋,隨着全球能源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鋰資源,其他關鍵礦產資源如鎳、鈷、銅、稀土等的戰略價值也日益凸顯。
在此過程中,面對國際礦產資源爭奪的複雜性,以及海外投資中可能面臨的法律和政策風險,中國企業在全球礦產資源佈局中活躍的同時,應積極調整應對策略,以確保資源供應的穩定性和促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