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6 11:23
02:08
華聲在線12月6日訊(記者 葉思慧 通訊員 趙珊珊)走在大街小巷,越來越多的「綠牌」車映入眼簾。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新能源汽車維修師也逐漸成為行業「新寵」。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待遇如何?職業前景如何?發展趨勢如何?……近日,記者走訪了行業企業、協會及政府管理部門,嘗試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年輕人「入場」,但人才缺口仍大
在福運臨汽車維修車間,「00后」新能源汽車維修工鄭培生正在進行作業。「我在學校學習的就是汽車維修相關專業,報考的時候想的是學一門技術將來更有利於就業,但后來在實踐中也切實熱愛上了這個行業。」鄭培生説,剛畢業不久、還是一名行業新人的他正在跟着「老師傅」學手藝,計劃以后往智能網聯維修技術細分領域發展。
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像鄭培生一樣的年輕人,加入新能源汽車維修大軍。儘管如此,不少企業仍感覺「缺人」。
據工信部發布的《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到2025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需求總量為120萬人,人才缺口達103萬人。其中,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人才就佔了80%,相當於82.4萬人。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維修企業不到2萬家,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的技能人員不足10萬人。技能人員的短缺工種主要是電池檢測及維護、充電樁故障維修、大數據分析、輔助和自動駕駛。
湖南同樣如此,湖南省汽車維修與檢測行業協會祕書長易勁介紹,當前,湖南省汽車維修企業數量已破萬,但新能源汽車維修方面存在着地區差異大、人才緊缺等問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走向‘快車道’,維修需求勢必‘井噴’,在未來將是一個充滿機遇的職業選擇,適合願意學習新技術、適應行業變化的人。」易勁説。
問及年輕人才儲備如何,湖南創鴻立德維修集團教培事業部主任劉磊坦言,雖然目前有新能源汽車維修相關專業畢業的高校畢業生,但不少學生都會選擇在新能源車企就業,在第三方維修平臺就業的學生較少,期待更多年輕人加入維修行業。
80后「老師傅」努力「充電」,加快轉型
「我們店近30人,但是目前能夠承接維修新能源‘三電’系統的,只有三、四個人,如果能掌握‘三電’維修,月薪資基本在萬元以上。」湖南福運臨汽車服務公司董事長劉浪波告訴記者。
劉浪波提到的「三電」系統概指電池、電機、電控,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據劉浪波介紹,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是「電氣+電子」複合型產品,涉及動力電池、電子控制系統等。
劉浪波觀察發現,目前汽車維修行業的中堅力量多半是「80后」,他們入行階段主要接觸的是燃油車機械維修,轉行電動車維修對他們來説,難度不容小覷。
在市場機遇面前,越來越多「老師傅」正努力突破自我。
在湖南創鴻立德維修培訓服務中心,記者見到了正在新能源車輛維修班上課的王健,他原本在江西贛州經營一家燃油車維修店鋪,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主進店問可否承接車輛維修,他下定決心學習新技術。「邊干邊學,我相信能順利轉型。」王健對自己很有信心。
多方聯動,解決人才培養及缺口問題
記者採訪發現,新能源車汽修人才缺口大,還有一個汽車市場上下游間的原因。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現階段,許多專有技術仍集中在新能源主機廠手中,如果問題涉及「三電」系統故障,傳統汽修店往往不會修、也不敢修,更別提人才培養。
針對該問題,政府部門正在進行相應政策引導,湖南省汽車維修與檢測行業協會首席專家、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袁翔表示,目前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已聯合印發《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實施管理辦法》,要求相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將其新能源汽車產品相關維修技術材料公開,確保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除去技術公開與共享外,政府及行業也在人才培養上主動作為。
湖南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已聯合省交通運輸工會、汽車維修與檢測行業協會開展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能競賽、維修技能扶貧、大師工作室創建等活動,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人員技能提升,縮小地區間技術差距,推動新能源維修行業產業發展。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瞭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佈,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繫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