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12-05 10:33
低價時代,還怎麼生存?
最近,「窮鬼套餐」真是遍地開花,12.9元的漢堡王,12.5元的喜茶,9.9元的奈雪的茶和瑞幸,還有9.9元就能搞定的自助小火鍋,5塊9的宮保雞丁蓋飯,3元就能吃到的米村拌飯自助,甚至1分錢一杯的檸檬水……這些價格讓人直呼過癮,難怪網友戲稱連麥當勞13.8的套餐都不香了。不只是餐飲,這股窮鬼套餐的風席捲了吃喝住行的每一個角落。19.9元就能拍到的單人寫真券,85元就能搞定的周邊城市一日遊,16元團購秒殺的唱K觀影券,晚上超市里的半價折扣菜,還有2元一小時的超值共享健身房……如今,打工人的關注點已不再是如何精緻生活,而是如何低成本地維持生活品質。不同城市都出現了各自的「窮鬼生存指南」,指導着年輕人如何在快節奏的城市中精打細算。然而,這「窮鬼套餐」背后,可並非全然是美好。貨不對板、強買強賣、分量縮水、食材替換……這些問題,就像是一枚枚隱藏的雷,讓人防不勝防。有網友調侃説,這些套餐簡直就是「專坑窮人」,生動詮釋了什麼叫「便宜沒好貨」。年輕人總想着用低價享受到與高價對等的服務,說白了,就是追求性價比。但商家們可不會那麼輕易就讓你佔到便宜。從「XX刺客」的防不勝防,到「XX平替」的興起,再到如今的「XX窮鬼套餐」,其實都只是商家們新一輪促銷狂歡的噱頭。當然,商家們也不容易,記得看到最后。窮鬼套餐,好多坑周一麥當勞的免費麥樂雞,周二塔斯汀的買一送一,周三達美樂的七折特惠,周四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周五漢堡王的半價工作餐,周末則是團購秒殺的隨機驚喜,還有19.9元的星巴克10.9元的茶百道、CoCo、喜茶、霸王茶姬,9.9元的書亦燒仙草、桂桂茶、7分甜,6.9元的庫迪,以及3.9元就能搞定的蜜雪冰城和幸運咖……難怪有人説,年輕人一旦學會薅羊毛,就根本停不下來,因為窮鬼套餐真的太多了,能讓打工人少花不少冤枉錢。但是超低價背后,「坑」也是層出不窮。就拿麥當勞來説,2023年初,「1+1隨心配套餐」從12.9元漲到了13.9元,不僅價格漲了,產品也跟着「縮水」。有消費者反映,巨無霸的個頭越來越小,麥辣雞翅的脆片也快要消失了。同樣靠低價搶市場的塔斯汀,最近也陷入了「生肉風波」。海底撈也是如此,在各個平臺大肆推廣低價券的同時,客單價是下來了,但產品也縮水了。前段時間,筆者去海底撈消費發現,曾經調味台的牛肉粒不見了,變成了雞肉粒。再説説百果園的優惠券,看着4.9元一斤的香蕉挺誘人,去了店里才知道,那都是快要壞的香蕉。店員還一臉理直氣壯地説:「你想想這個價格,怎麼可能買到好香蕉?」還有5.9元一斤的火龍果,店員非給你挑大的,剩下的按原價補差價,算下來一個火龍果也將近10塊錢,一點都不划算!還有消費者反映,網上某品牌19.8元的烤全羊秒殺套餐,到店才發現需要買20斤肉,超出部分要按28元一斤另算。更別提那品質了,有博主實地考察后直言,「沒什麼羊味,部分肉還發黑」,讓人不禁懷疑,這究竟是羊肉還是別的什麼肉……而奶茶和咖啡領域,某些品牌飲品里的冰塊多就不多說了,一直被人詬病,「咖啡都快淡的沒味了。」類似的還有19.9元的孕媽攝影套餐,聽起來很划算,但去了才知道只能工作日用,洗照片還得另外加錢。85元一位的城市周邊一日遊,結果到了地方要聽4個小時的現場銷售,還不許離席、不許玩手機。老年大學興趣班也是,課程多樣價格便宜,但進去之后卻不停收費,讓人防不勝防。超低價背后,往往藏着大陷阱。有網友調侃説:「再也不會信這些離譜的價格了」、「感覺在米線中吃到了粑」「膨脹神券的時候被炸到腦袋了」……説實話,縱然價格可以應時而變,但商家們不會做永遠虧本的生意,為各種誘人的窮鬼套餐瘋狂剁手之前,不妨先想想這個價位與市場價差距是否合理,畢竟,時間也是金錢,少踩幾個坑,纔是真的賺到。窮鬼套餐風靡,商家也怕羊毛黨為什麼今年會有這麼多「窮鬼套餐」呢?筆者認為,這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餐飲消費承壓,消費者們的錢包都捂得更緊了。尼爾森中國發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顯示,對價格不敏感的年輕消費者明顯減少,從去年1月的30%降低到15%。大家都開始精打細算,尋找最低價的購買途徑。普華永道的調研也發現,超過半數的中國消費者正在減少非必需品支出,對於必需品則積極尋求打折和促銷。簡單來説,就是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得精打細算了。其次,餐飲店的競爭壓力也是愈演愈烈。看看那些財報,你就能感受到各家餐企的不容易。2024年半年報顯示,11家上市餐企中有3家虧損,8家淨利潤大降。中高檔餐飲如唐宮中國、上海小南國等也是盈利預警連連,虧損幅度不斷擴大。高端餐飲更是慘不忍睹,赤阪亭大面積關店,TIAGO集團全軍覆沒,連Opera BOMBANA這樣的頂級意菜也欠租閉店。快餐行業同樣不容樂觀,漢堡王兩個月前還在堅持不漲價,這個月就關了10家店。奶茶行業也是價格戰打得火熱,門店數量前十的茶飲品牌里,CoCo都可和書亦燒仙草的總門店數也開始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窮鬼套餐」就成了餐飲品牌們搶客的血拼手段。最后,線上平臺的推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抖音、美團、小紅書等生活服務平臺加大了優惠團購產品的推廣力度,讓「窮鬼套餐」的風靡更加勢不可擋。抖音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生服總交易額增長了256%,其中大量的成交都是由優惠團購套餐完成的。美團的直播也是單月就實現了超20億的GMV。還有窮鬼版外賣拼好飯,根據美團給出的數據,拼好飯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日均外賣單量已達到約500萬單,消費降級可見一斑。但所謂「窮鬼套餐」興起的背后,商家也是苦不堪言。很多做窮鬼套餐的商家,有些主動打折,有些是被迫降價。正如一些商家所言,「大家都這麼做,你不跟進折扣就只能等死。」「不做窮鬼套餐一定會死。但做窮鬼套餐會讓自己活得久一點,總而言之沒得選。」在全球氣候變化、農作物減產、國際貿易政策等影響下,餐飲業剛需的原材料成本接連上漲。但商家又不能真的虧本賣,於是部分商家就開始在產品質量和服務上動手腳。比如筆者之前採訪過一家9.9元自助火鍋店商家,爲了控制成本,商家會減少肉類、增加丸子和素食,提高酒水價格等手段。總的來説,「窮鬼套餐」的盛行是經濟大環境、餐飲競爭壓力和線上平臺推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消費者覺得自己賺到了便宜,但商家也怕羊毛黨,不得不設置一些套路。「窮鬼套餐」一時爽,商家如何長久活下去?在當前消費觀念趨於理性的大背景下,餐飲業界正步入一個折扣盛行的新紀元。面對不容樂觀的市場環境,商家們的首要任務已赫然變為「生存之道」。「窮鬼套餐」的出現,宛如一根救命稻草,被眾多商家緊緊抓住。然而,單一的低價策略猶如獨木難支,成本考量始終是商家心頭難以割捨的痛。畢竟,商業非慈善,即便是行業巨頭亦感壓力山大。以麥當勞為例,面對業績與利潤的雙重下滑,它毅然決然選擇漲價,即便因此登上熱搜風口浪尖也在所不惜。同樣,薩莉亞在營收與淨利雙豐收的佳績下,依舊選擇了漲價之路。在現在經濟下行,消費降級的趨勢下,「窮鬼套餐」仍將是未來幾年餐飲戰場上的關鍵棋子。那麼,如何在低價的旋律中賺到錢,活下去,不妨看看大品牌們是怎麼做的。眾多線上商家視「窮鬼套餐」為引流神器,其核心在於吸引流量。低價引流僅是第一步棋,商家更需佈局「引流后」的用户留存大計。第一種策略是低價引流,搭配正價產品一起賣。比如麥當勞在抖音直播間推出的 1 元乃至 0.1 元冰激凌、薯條兑換券便是典範,以低價產品吸引顧客到店,再借由炸雞、漢堡的誘人香氣激發消費者的「激情下單」,實現低價引流與高價盈利的完美結合。第二種策略則是利用門店的非高峰時段,引導「羊毛黨」錯峰消費。冰激凌品牌 DQ 便是此中高手,針對上午空閒時段,在抖音、美團等平臺推出限定優惠券,僅上午 11 點半前可覈銷。這一策略下,僅在抖音平臺,該冰激凌的銷量便逼近 20 萬單,成效顯著。第三種策略聚焦於私域運營。現在重多品牌飲品店都會在每個店設置一個入口,周邊用户可以加入粉絲微信羣,不定期獲得福利,規避各個門店之間的惡性競爭;有些餐飲店還會設置店長微信,店長會方便安排定位,甚至提供額外的贈品等福利,這些做法就是要穩定住周邊的忠實客人。還有一種策略是將「低價套餐」與熱門產品巧妙區隔,同時結合市場熱點推出特色套餐。如食材超市鍋圈食匯在露營熱潮中推出的「露營燒烤套餐」,中餐連鎖在春節期間的「年飯套餐」,均借勢平臺流量,助力自身業務增長。當然,商家亦需銘記,無論「窮鬼套餐」價格如何親民,品質始終是餐飲品牌的生命線。堅守品質底線,確保食材來源可靠、質量上乘,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方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安心。否則,不過是飲鴆止渴,自毀長城。除低價策略外,商家還需探索更多元化的營銷手段。社交媒體營銷、內容營銷可提升品牌曝光度與知名度;會員制度、積分兑換等促銷活動則能增強消費者忠誠度;與知名 IP、品牌的聯名合作更是拓展市場份額的有效途徑。同時,優化成本結構亦至關重要。商家應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為低價套餐提供可持續的利潤空間。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確保食材供應穩定且價格合理;引入智能化設備提升廚房工作效率與準確性;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餐飲行業應加強自律機制建設,規範市場競爭行為。此外,政府與相關監管機構也應加大對餐飲市場的監管力度,讓窮鬼套餐能夠少點坑。「窮鬼套餐」之所以火爆,皆因在消費者心中,它是最具性價比嚐鮮的選擇。消費者可以追求低價,但絕不能容忍被「宰」。2024 年,餐飲行業的「價格戰」仍將持續,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但一直低價始終也不是行業的出路。唯有那些堅守品質底線、打造自己特有產品,不靠卷低價的商家才能活得長久,活得滋潤。